双语分界地,古董又立体的瑞士弗里堡

双语分界地,古董又立体的瑞士弗里堡

弗里堡Freiburg,一个让我印象极深的小城,那个恍若仙境的清晨至今令我念念不忘。弗里堡是弗里堡州的首府,也是德语和法语的分界地。城市的名称分别有德语和法语的发音,法语是弗里堡,德语是弗赖堡。小城中流淌而过的萨林河自然就成了两种文化的分界线,而这里的人们几乎天生就会两种语言,大学讲义都同时有德语和法语版本。我突然想,这里的人们吵架用什么语呢?说梦话呢?

双语分界地,古董又立体的瑞士弗里堡

弗里堡建于1157年,它的历史在欧洲可是数一数二的。老城区给人以古老又宽敞的感觉,天主教曾经是这里的主宰,16世纪创建的天主教系的弗里堡大学神学部在世界上非常有名。我住的青年旅社就是弗里堡大学一部分,位置极佳,离火车站走路几分钟,对着车站一侧是现代化商业区,另一面则是学校和老城区,出门满是青春洋溢的笑脸,身处其中不由得活力焕发变得神采奕奕。

双语分界地,古董又立体的瑞士弗里堡

弗里堡是一座真正的古老而立体的城市,上城和下城就在山崖的两侧,中间靠一个原始水动力的登山车相连,上上下下的虽说不太方便,但也造就了城市奇特的立体景观。遥看清晨山间的晨雾,飘飘渺渺似仙境。

双语分界地,古董又立体的瑞士弗里堡

一出门就遇到这位玩滑板车的白胡子老哥从身边滑过,路面斜度很大,老哥认真的控制着速度,到了前面转角处收住了滑板,改走路,我的心也随之放了下来。真心话我是怕老哥摔倒了,但这把年纪玩滑板真是蛮酷的。

双语分界地,古董又立体的瑞士弗里堡

1481年弗里堡加入了瑞士联邦,城中的石板小道,斜坡,带屋顶的木桥,身处其中你就会觉得整个小城就是一座古董城市。我住在上城,昨晚在周围转了转早早睡觉了,今天决定把个小城从上到下走一遭,跨河过桥好好看看这座立体的古城。一定要计划好行走路线,如果只从平面图上确定景点而忽略了高度差,那你肯定会被累惨的。

双语分界地,古董又立体的瑞士弗里堡

沿着圣皮埃尔街行进,然后再沿着阿尔卑斯街继续走。渐渐地右侧可以看到萨林河的河水和对岸错落的美丽景致。崖边那个巨大而古老的建筑是市政厅,不远处还可以看到一座塔楼,那就是被誉为弗里堡标志性建筑圣尼古拉大教堂了。不管绕到河两岸的哪一处,抬头就可以看到这个大教堂,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地标啊。

双语分界地,古董又立体的瑞士弗里堡

双语分界地,古董又立体的瑞士弗里堡

过桥后右转100米就有走下河堤的石阶。缓缓走下数百级的石阶来到河边,又是另一番景象。下面很安静,你可以放声高歌一曲,一种周身解放的快乐。沿着小路一直走,经过猫塔来到带屋顶的伯尔尼桥,因为萨林河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大的U型弯,所以过了桥就又回到了河的左岸,再走就是中央桥,于是又回到了右岸,听着是不是有些晕?哈哈,找张地图一看就不晕了。

双语分界地,古董又立体的瑞士弗里堡

因为这里有山有水有悬崖,有云有树有河流,所以清晨观雾傍晚看霞绝对是一种享受。早上起的不晚,但是贪吃早餐,然后又办理退房和寄存行李,出了门也已经9点多钟,只看到了晨雾的尾声,但即使这样也让我兴奋异常,因为那飘渺的云雾在山间树林小屋间缓缓流淌,那种仙境般梦幻感久久挥之不去。

双语分界地,古董又立体的瑞士弗里堡

在树下草窝里休息的黑面羊傻呆呆的望着我,心想他哪儿来的?虽然说有推荐的经典线路,但我还是时不时的走出些自己的特色来。这不,本来该过桥了,但我又看到了远处一座更高的桥,高处风景应该更美更立体吧?于是沿着公路又多走了2公里去桥上看风光。

双语分界地,古董又立体的瑞士弗里堡

从大桥上穿过应该也可以绕回来的,但一怕会错过经典线路的几个景点,二怕这里都是山上山下的路,万一绕大发了,多走路是小事,时间就都搭进去了,所以在桥上拍了些照片又原路返回。

双语分界地,古董又立体的瑞士弗里堡

不用担心迷路,因为在河两岸走路,无论到了哪里,抬头一看就是那高达74米的圣尼古拉大教堂的塔楼。脚下的河水哗哗流过,生活却一如既往的平淡而真实。

双语分界地,古董又立体的瑞士弗里堡

走到中央桥,一侧有一家木偶博物馆,我走累了,决定买张票进去转转。5欧元一张票,老式木房子,上下三层,靠河一面有个院子,是家咖啡馆。展品是各个年代的老式玩偶亦或是布袋偶和剪影,有些还可以动手摆弄一下,有点意思。博物馆除了卖票女孩外就我一个人,所以走进一间间满是诡异木偶的房间还是有些怪怪的,很快转完就跑到外面的阳光下。阳光灿烂的日子真好。

双语分界地,古董又立体的瑞士弗里堡

有趣的木偶博物馆

双语分界地,古董又立体的瑞士弗里堡

继续沿左侧石阶路,上到高地看风景。前面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女孩,手里拿着个白板不时停下来在上面记些什么。好像之前跟这个女学生已经打过几次照面了,也像个旅行者的样子,只是那手里的白板是做什么的呢?继续走我的路。上面是一片大草原,后面是有围墙的蒙托儿日修道院,旁边还有一个小教堂洛雷特教堂。这大片绿色山坡,想起了电影《音乐之声》。山坡上万籁无声,偶尔有几声鸟啼声,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闭上眼睛感觉身体会飘起来。目光穿越空间,远处就是我住的上城,层层叠叠的房子沿着陡坡上下排列着,谷底就是静静的萨林河。我干脆百无聊赖地坐在草地上,任时间一点点流逝。远处又看到了那个拿白板的女孩儿。

双语分界地,古董又立体的瑞士弗里堡

起身沿着下山的路走去,走走停停就到了一个漂亮的广场。其间又遇到那个女孩,直到在广场水池前我们不约而同去喝水,终于相视一笑,算算这已经是我们短短半天里第八次遇见了。于是站着聊了起来,原来女孩是大学生,正在为一个企业做一些测绘数据,所以拿着个白板一直在这片区域里转悠。微笑告别,女孩祝我玩的开心。

双语分界地,古董又立体的瑞士弗里堡

走过了圣让桥,从早上到现在兜兜转转了一大圈,终于来到了弗里堡著名的水动力登山车站台。登山车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的驱动力是水!登山车的构造看起来很简单,上车和下车由一条缆索连接,上下车永远是同时相向而开。上面的登山车水箱注满后,重量驱使向下行驶,而与其联动的下车就被拖上去。然后下面的车排空水,上面的车再注满水,于是这个百多年的水动力缆车就这么周而复始的运转着,载着上城下城的人们来来往往。站前有自动售票机,2块7一张票,1小时内随便坐。

双语分界地,古董又立体的瑞士弗里堡

我觉得这个水动力车很有意思,于是上上下下的坐了两个来回,跟司机师傅闲聊,司机大叔还把我叫到了驾驶室,就差让我掌舵了。就在我最后一次乘着水车上山的时候,遇到了16岁的少年大卫。

双语分界地,古董又立体的瑞士弗里堡

少年一见到我就友好的打着招呼,问我是中国人吗?他班上有中国学生,是他的好朋友。少年就在弗里堡学校读高二,爸爸在大学教法语,妈妈是文学教授,而他明年要作为交换生去柏林一年。少年喜欢中国文化,希望有一天能去中国。少年很害羞,说到不会的英文词时就不好意思的摇着头说自己英文太差。我被少年的表情给逗乐了,说给你拍张照片吧?少年特别认真的把那一头乱糟糟的头发整理了一番,但好像越梳理越张扬的样子。下车时少年问我愿不愿去他的学校看看,我说好啊!走在路上遇到了他的同学,便骄傲的把刚刚认识的我介绍给他的同学们。

双语分界地,古董又立体的瑞士弗里堡

到了校园,少年说可以上到顶层看风景,于是我们乘电梯来到顶层,可惜上屋顶的门给锁上了,少年像做错了事一样一个劲的跟我道歉,我说能进到你的学校,看校园,看这些墙上的学生画作已经非常开心了,谢谢你带我参观你的学校!楼道里到处是少年大卫和他同学们设计的画作,非常好看。

双语分界地,古董又立体的瑞士弗里堡

出门旅行有好的风光当然重要,但是能够遇到一些有意思的人,那么旅行就会变得更加精彩,不是吗?弗里堡就是这样。关注我,《瑞法穿越之旅》精彩继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