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第一批外援瓦洛佳:请把我的祝福带给马明宇

中国足球第一批外援瓦洛佳:请把我的祝福带给马明宇

中国足球第一批外援瓦洛佳:请把我的祝福带给马明宇

萨沙、瓦洛佳

6月21日,圣彼得堡的白夜节。这一天,圣彼得堡的天空不会天黑。

目前,萨沙在一家俄罗斯大型手机企业工作,主要负责安保方面的事物,已经与足球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而他曾经在俄罗斯以及上海申花的队友瓦洛佳,则是从事着青少年足球工作。

6月22日,周五的晚上,他们在一起踢了一场球赛。这也是在过去几年时间里,他们一直有的习惯。那支球队里,大多人都是曾经踢过一些职业联赛,但却并不太有建树的球员。“就是一些像我这样老年人的比赛,每周五都有,我们踢着玩玩。”萨沙这样说道。

“我孙子对于我经历不感兴趣”

有不少人说,瓦洛佳是中国足球的第一名外援,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1994年,徐根宝到俄罗斯挑外援,第一个选中的是萨沙。那个时候萨沙已经33岁了,他的教练也劝他在职业生涯结束之前到国外去挣点钱。而在徐根宝到了圣彼得堡之后,又看上了才20岁的瓦洛佳。当时,还有另外一名外援库茨,结果没打两场比赛就离开了,以至于瓦洛佳和萨沙甚至记不得他的名字。在中国踢了一个赛季之后,萨沙回到了俄罗斯,而瓦洛佳也在三个赛季之后回归。在他们归国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对于他们的消息毫无所知。

实际上,瓦洛佳现在的工作没有离开足球,他是一家体育学校女子足球队的教练,也会教习五人制足球的球队。

一晃时隔20多年,一说到当年的那些细节,但两人似乎就像是在叙述一些发生在昨天的事情。

为什么会这样?“对于我们来说,那是人生中最好的时光,无论是球场内还是球场外。在申花的两年,我们得了一个第三名、一个冠军,这是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的”,萨沙说。

现在的萨沙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爷爷,孙子已经10岁,孙女才2岁。会告诉孙子自己以前在中国踢球的故事吗?“当然也说过,但他不是太感兴趣。他看到我的时候,只会说,爷爷,您的手机能不能借给我玩一下。”萨沙脸上的笑意让人感受到他家庭的幸福。

“记忆最深刻的是教练的鳖汤”

关于舌尖上的中国,萨沙有一份特别的记忆不得不提,“那时是在海埂冬训的时候,申花的一个教练在什么器具都不齐备的情况,就在酒店里给我们炖了一锅乌龟汤。他们都说喝了那个汤特别有劲,那个汤真是鲜啊。”

瓦洛佳则用他三年前回上海参加申花20周年聚会时的几个记忆深刻的瞬间举例:“当时我们一起去看姚明的上海大鲨鱼的CBA比赛,球场里就有球迷认出了我。还有我去银行换钱,包括去虹口球场排队进场时,都有人说,你是瓦洛佳吧。已经过去了20年,那里依然有人记得我们。”

“我把人生中最好的几年留在了中国,我不后悔,也给我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无论是在上海申花还是广东宏远效力期间,我都能够感受到人们的善意。所以如果有中国朋友来访,我永远是开心的,也不难腾出一些时间来。”瓦洛佳说。

“请把我的祝福带给马明宇”

对于当年在中国踢球时的队友,瓦洛佳的记忆非常深刻:“马明宇当时在广东宏远的时候跟我是队友,我记得,他踢得很好。后来我回国了,也就没有什么联系了,但是我知道1997年的时候,那时候的中国队很强,队里有很多我曾经的队友,范志毅、马明宇、黎兵,那支球队踢得非常好。还有,2002年,中国队踢得也很好,还进了世界杯,马明宇在队里还是队长!”

实际上,自从1994年申花率先引进外援之后,到了1995年各队都开始大力引进外援,当年最火的一个莫过于四川全兴球员马麦罗。这个来自巴西的球员以穿花般的过人被誉为“黑蝴蝶”,有意思的是,马麦罗还取了一个俄罗斯媳妇,目前在里约附近的小城卡波弗里奥过着包租公的幸福生活。不过,对于这只黑蝴蝶,即便是翻看当年的照片,瓦洛佳还是不太有印象,“我不太记得这个球员了,因为当年在中国有很多俄罗斯和巴西的外援在踢球,我并不记得所有人的名字,但是这个人……”他指着照片中的法比亚努,“这个人我还记得,他踢得很好。”

“俄罗斯足球与中国足球很像”

我们的话题当然也离不开正在俄罗斯进行的世界杯。

东道主俄罗斯令人惊讶的取得两连胜,提前锁定了一个淘汰赛的名额。但瓦洛佳关于俄罗斯足球的评价,令人很难不联想到中国足球。

“俄罗斯球员现在的收入太高了,这让他们安于现状,不愿意去欧洲大联赛挑战自己。而且俄罗斯好的球员也太少了,我们缺少天才球员。可能之前阿尔沙文算是一个,但要等到下一个新星涌现,可能又需要若干年。之前扎戈耶夫被捧上了天,但他的发展并不如人所想。现在又有了戈洛温,但未来谁知道呢?”萨沙说。

瓦洛佳也插了进来,“我前几天听说,中国球员一年的收入现在能够达到100万欧元,这已经远远不只是太高的问题,球员的收入和他们表现出来的水平严重不对等。俄罗斯足球和中国足球都一样,相比社会其他重要的行业,比如说医生、老师等,他们的收入已经严重不平衡,巨大的金钱投入对于足球行业同样带来了伤害。”

由于从事着青训工作,瓦洛佳显然对这个话题更有发言权:“像我们那个时候,都是自己从小发自内心喜爱踢球,但现在更多时候,是父母强迫孩子去踢,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最终取得成功,能够获得很好的收入,将来也能给自己更好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