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等於放棄中國國籍?原來80%的人對移民有誤解!

移民這個詞語在我們的頭腦中閃現的次數越來越多,慢慢的這兩年成為常客。剛開始,我們覺得出國務工就是移民,還包括去那邊生活,還有去那邊留學。

後來才知道,原來移民是有很多的附加值,它指的就是在不改變國籍的情況下,同時拿兩個國家的身份,同時享受兩個國家的福利待遇。

但在 2018 年 — 連 00 後都已經成年的時代,有多少人還在困惑著、迷茫著,因為“矇在鼓裡”而失去了本該早就屬於自己的生活?


移民等於放棄中國國籍?原來80%的人對移民有誤解!

移民=入外國籍?

這是關於移民的第一大誤區。很多人都以為移民就意味著退出中國籍、加入了外國籍。其實不然,“移民”與“加入外國籍”完全是兩碼事。

不同國家的移民政策各有不同,以加拿大為例,移民加拿大,僅意味著你取得了當地的“永久居住權”,也就是說,你可以去加拿大生活和居住,可以正常享受當地居民同等福利,但你仍然是中國國籍、中國人。

想加入加拿大國籍你還要達到另外的條件、走另外的申請程序才行。實際上,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移民,只希望保持外國的永久居留權,而不願加入外國籍。

所以,移民沒有改變國籍。

移民=定居國外?

移民就一定意味著定居國外嗎?當然不是。

移民只是某些國家向外國人簽發的一種身份的類別,你拿到了這種“移民身份”之後,仍然是可以回國居住和工作的。當然,有些國家對持有移民身份的人有一定的居住時間要求,只要滿足最低居住時間即可,這樣的居住時間要求被稱作“移民監”。具體什麼時間居住,每次住多久,完全可以自由支配。

移民等於放棄中國國籍?原來80%的人對移民有誤解!

即使是有所謂“移民監”的國家,也不會強迫你長期定居在該國。更何況很多國家甚至沒有移民監。歐洲的一些國家基本上沒有移民監,一般是指的沒有拿歐盟永居許可時。

移民=有錢人?

說到移民,很多人都認為那是富人的“特權”。這種判斷並不準確,現實中普通工薪階層移民國外的,遠比有錢人多得多。

世界上一些將“引進移民”視為“國策”的國家,比如北美的美國、加拿大,還有澳大利亞等,沒一個是缺錢的。這些國家之所以制定移民政策、吸引外國移民,主要是因為他們地域遼闊、資源豐富,但是相對來說,缺少可持續發展的人才。

不僅如此,很多移民國家也是不需要大額資金背景的。“輕移民”系列項目門檻都很低,移民費用都在 1、200 萬 RMB,例如希臘的房產投資移民就只需 25 萬歐元,投資的房產還可以租出去成為一筆額外的收入,這也成為很多人的移民首選。

移民=不愛國?

恐怕這是眾多移民者中槍最深的問題,誰說移民不愛國?

實事求是地說,國內環境、教育質量、醫療水平、投資環境等等可能並不是最適合每個人的… 在這種情況下,有能力的人選擇移民,為自己和家人爭取更好的生活條件,又有何不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由,選擇不同,僅此而已。

著名的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等等都是很好的例子,愛國和移民無關,和一顆愛國、愛民族的心有關。我們可以身在不同的國度,但是愛國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移民一樣可以愛國,愛中華民族。

愛不愛國從來不是取決於你身在哪裡。

移民=精通外語?

很多人去到陌生的地方,特別是語言不通,環境不熟的海外,心裡就發怵,感覺自己無法生活。其實並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難。

在不涉及專業領域的情況下,從日常生活的角度來說,只要具備 4000 左右的基本詞彙,就能覆蓋 80% - 90% 的普通文本,日常交流完全沒有問題。

移民等於放棄中國國籍?原來80%的人對移民有誤解!

阻礙你的,是對陌生語境的害怕。若你從未和其它語種的人對過話,那強烈的陌生感往往會阻礙你邁出第一步。但是你別忘了,人們可以藉助語境、表情、肢體動作等方式來交流。從語境入手,結合學習,交流會慢慢順暢,提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這也是俗稱的我們的自己的舒適區,哪怕是外語好的移民也要經歷這一過程,一般適應3個月左右,就可以充分感受到移民國度不一樣的美了,比如說,幾乎沒有霾的空氣、更放心的食品、注重素質教育的國外教育 如此種種,只需你經歷這一段短短的適應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