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鐵血著稱的俾斯麥為何反對德國開拓海外殖民地?

盧炳盛

我看了幾個高讚的回答,大多強調了俾斯麥對德國國家利益的清晰定位,即孤立法國,避免惹怒海洋霸主英國。還特別比較了威廉二世開拓殖民地,發展海軍政策對英德關係帶來的不可扭轉的損害。

但是這個解釋過於強調和誇大了俾斯麥和威廉二世個人在德國外交政策形成中扮演的作用,沒有看到他們所處的時代,以及當時德意志帝國的發展階段和利益需要對政策制定者帶來的影響。

比如,俾斯麥希望不要割讓法國的阿爾薩斯-洛林,以免和法國結仇,但是當時德意志民族主義者和軍方要求吞併此地的意願非常強烈,俾斯麥只能接受現實,開始孤立法國。

俾斯麥生於1815年,這一年英普聯軍在滑鐵盧徹底擊敗拿破崙。英國從此確立了海外殖民霸權,在英法百年戰爭中獲得最終的勝利。在1815年後的50年裡,因為法國被削弱,美國和德國尚未崛起,英國是當仁不讓的世界霸主,不僅是海軍領先,工業,殖民地同樣領先。大英帝國的強勢肯定給青年俾斯麥留下了深刻的映象。

再看看當時的普魯士,1815年擊敗拿破崙後,普魯士獲得了萊茵蘭,但是這個戰勝國地位有點名不副實。因為,普魯士參加反法聯盟,經濟上依賴英國的補助,軍事上嚴格意義上是被沙皇俄國反攻大軍所解放的。當時,德意志兩大強國普魯士奧地利都仰賴於俄羅斯的鼻息,特別是1848年

(當時俾斯麥33歲)沙俄出兵14萬幫助奧皇鎮壓匈牙利革命,扮演了歐洲憲兵的角色。

老年俾斯麥

總之,俾斯麥成長的年代,英國和俄國都是非常強勢的。普魯士經濟雖然在飛速發展,但主要任務還是整合國內市場。軍隊也一樣,主要目的在統一德意志諸邦,沒有能力和需要對外開拓。統一後,俾斯麥也主要處理天主教和社民黨問題,對於對外開拓並不熱衷,他認為鼓勵法國對外擴張和英國爭鬥更有利於德國。

再看看威廉二世,他跟俾斯麥根本不是一代人,他生於1859年,比俾斯麥小44歲!他出生的時候,俄國已經被英法在克里米亞戰爭擊敗,開始關注自身的農奴改革問題,對歐洲影響力大大減弱。在他幼年的時代,奧匈帝國和法國先後被普魯士打敗,成為德國統一的墊腳石。

英國,儘管仍然是世界第一強國,但勢頭明顯不如德國,已經展現出頹勢,工業產值增長速度緩慢。相反,德國統一後,經濟欣欣向榮,生鐵,鋼材,煤炭等核心工業產品在短短二三十年間翻了三倍。電氣,化工,汽車等第二次工業革命核心領域德國走在了英國前面。所以,英國的強大不會給威廉二世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威廉二世和俾斯麥的年齡之差類似祖孫

德國經濟迅猛增長後碰到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市場。當時沒有什麼WTO和歐洲經濟共同體之類的跨國聯盟。因為經濟危機的因素,列強主要和自己的殖民地進行內部貿易,對其他工業國都採用貿易壁壘。德國殖民地最少,但產值增加最快,工業界對於海外市場的渴求最強烈。在這種情況下,俾斯麥的不擴張海外殖民地政策已經無法滿足德國工業界的胃口。這是他下臺重要的歷史背景。

所以,威廉二世後期的德國首相都是對外擴張思潮的鼓吹者,比如伯恩哈特·馮·比洛(1900-1909),他聲稱“讓別的民族去分割大陸和海洋,而我們德國滿足於藍色的天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也要求陽光下的地盤。”

19世紀末擔任德國海軍元帥的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他要求建立大海軍,而新建“這支大海軍的目的,是要使最偉大的海權國家都不敢向它挑戰,否則就有使自己優勢遭到破壞的危險。”從此德國開始和英國進行海上軍備競賽。

這兩位都是威廉二世皇帝的左膀右臂,他們都認為德國的實力已經雄厚到足以爭取更大的海外市場。他們獲得高位與其說是皇帝的恩寵,不如說是當時德國產業擴張要求的必然要求。當時德國企業,媒體,大學有很多人都是持劍經商,殖民海外政策的鼓吹者。

所以啊,探討政治家的政見不能脫離時代背景,個人機遇和時代需求。俾斯麥和威廉二世的政見分歧其實是兩個不同時代的普魯士人/德國人如何看待世界的差異。


昭楊

俾斯麥反對德國開拓海外殖民地,也曾經在德國統一前發表過反對德國開拓海外殖民地的言論,但究其原因,“大正”認為要從當時的國際環境和歷史背景來解析。

(一)德國崛起的時候太晚,世界殖民地開拓時代已經進入晚期,已經沒有德國的位子。



鐵血宰相俾斯麥在德國統一前是普魯士王國的首相,其一生貫穿整個19世紀,也是德國統一的奠基人,曾經出任過駐俄公使,是個典型的歐洲老練的外交家,深知歐洲各國的政治態勢,而普魯士先後打敗丹麥、奧地利、法國,獲得德意志的統一,離不開俾斯麥的高超外交戰術。

但俾斯麥知道德國的統一來之不易,而且歐洲多個強國都是世界殖民地大國,鄰居法國註定是敵人,英國是如日中天的世界海洋霸主,如果德國在未統一前就開始叫囂開拓海外殖民地,就意味著跟法國、英國展開競爭,而沒有統一的德國將會遭受到歐洲兩個大國——法國和英國聯合打壓,很可能面臨統一進程就此打斷,以後的世界賽場上就沒有德國什麼事了,這也是德國難以承受的後果。



更重要的是德國統一時就已經是19世紀下半葉(1871年),世界主要殖民地早就被瓜分一空,那還有德國的分,最多隻能撿點殘羹剩飯,怎麼算都不划算,而俾斯麥發表反對德國開拓殖民地言論也側面代表德國政府來安撫英國、法國、沙俄,德國統一後會好好過自己的日子,不想和你們這些大國為敵,減少這些傳統強國的敵意。

(二)德國的地理位置不好,很容易受到軍事攻擊。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邊與強大的沙皇俄國相鄰,西邊是結下仇怨的殖民地大國法國,又和“日不落帝國”隔海相望。在地理位置上,德國面臨的軍事壓力非常大,很容易遭到東西方向的兩線作戰,而且海上還容易遭到英國的進攻。



歐洲在近代可是列強扎堆的地方,主要強國全部在這裡,地方太小,競爭力太大,少一不留神就可能衰落,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國都是前車之鑑,突然崛起一個德國,而且是有實力打敗法國的德國,怎麼不可能引起其他強國的警惕。

德國很可能遭受到聯合攻擊,因為德國的崛起太突然,已經打破了幾百年來歐洲各方勢力的均衡,其他歐洲列強肯定會對德國的突然崛起產生生理不適,最好辦法就是滅了他。

所以在剛統一的德國如履薄冰,安撫歐洲其他強國,發出善意的信號,表示出自己不會繼續擴張勢力,讓新生的德國通過時間的積累增強實力。



事實證明,在後來的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就是敗在兩線作戰上,所以德國成為強國的地緣策略一定是“強大在於固守現有邊疆,而衰落則因向外擴張”。

(三)海外殖民地統治成本太高,而且需要強大海軍。

在德國統一的時期,已經進入殖民地開拓的晚期,已經出現好多從殖民地獨立的國家,如美國就是從英國殖民地中獨立,而整個拉丁美洲絕大部分國家都脫離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統治,加上19世紀中期,英國最重要一塊殖民地——印度開始反英大起義,速來逆來順受的印度人都開始反抗殖民者了,英國可是費了老鼻子勁才鎮壓下去,還直接導致英國東印度公司破產,印度殖民地被直接英國政府直接管理。



種種事例表明,海外殖民地的統治成本越來越高,很多的時候獲得收益已經不足以維持擴張的開支了,殖民統治已經成為一門不划算的生意。海外殖民地維護還需要一支強大海軍,海軍更是燒錢玩意,需要非常強大財政才能夠維持。

作為19世紀偉大政治家、智者俾斯麥,怎麼可能讓德國走上一個毫無前途而且對德國非常不利的殖民擴張道路,俾斯麥早已經盤算好了政治賬和經濟帳。



但是事與願違,俾斯麥雖然設計好了德國以後要走的路徑,但人亡政息,俾斯麥晚年被新上臺德皇威廉二世罷免,實力不斷增強的德國讓威廉二世越來越不能容忍俾斯麥“膽小怕事”的政策,他要獲取“陽光下的土地”,要讓德國成為和英國一樣的世界霸主。

最後結果是膨脹的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一敗塗地,德國皇室倒臺,德國受到非常重的懲罰,真是“上帝欲讓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


大正看世界

曾經擔任美國國務卿的陸軍五星上將喬治·馬歇爾認為:“只要目標正確,連一個尉官也能制定戰略。”歷史證明,俾斯麥基於德國的實力,以作為歐洲大陸強國為目標,反對開拓海外殖民地的政策,這一目標是正確的。

1871年,鐵血宰相俾斯麥領導普魯士在普法戰爭中擊敗法國,建立了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在1871—1890年俾斯麥任首相期間,德意志帝國的對外政策具有一致性、連貫性和穩定性。這一對外政策,通稱“大陸政策”,核心是如何處理統一後的德意志帝國與英、法、俄、奧等大國的關係,運用外交手段使德國利益最大化。具體而言,“大陸政策”主要有三項內容。一、孤立法國,極力壓制法國,防止法國復仇;二、拉攏法國的潛在盟友,分別建立以德國為中心的德國、奧地利、俄國同盟和德國、意大利、奧地利同盟;三、在殖民地擴張問題上持謹慎態度,儘量不與英國海上霸權發生衝突,在對外事務中爭取英國的合作。不難發現,俾斯麥所奉行的大陸政策的立足點,是孤立法國。因為,只有孤立法國才能維持德國在歐洲的霸權。

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戰略家,懂得不能“得隴望蜀”。在發動統一戰爭時,普魯士大軍取得了薩多瓦戰役的勝利,本可以順勢拿下千年古都維也納。但是,俾斯麥卻堅決反對進軍維也納,力主與奧地利簽署停戰協定。俾斯麥非常清楚,統一是德國最根本的國家利益,德國統一的主要敵人不是奧地利,而是法國。他要確保奧地利在即將到來的普法戰爭中保持中立。俾斯麥很清楚,德國是一個陸地大國,地緣政治環境決定了德國的主要敵人是法國,主要資源應投向陸戰力量。這就是“以鐵血著稱的俾斯麥為何反對德國開拓海外殖民地”的根本原因。

1890年3月,德皇威廉二世革去了俾斯麥的宰相職務,並在5年內對德國政治軍事體系進行了大幅度調整。1895年,威廉二世在演講中聲稱:“德國的未來在海洋上”。兩年後,他又聲稱:“這個帝國必將是世界帝國”。威廉二世的外交政策被成為“世界政策”。德國從大陸政策向世界政策的戰略轉變,成為德國在一戰中戰敗並蒙受屈辱的重要原因。


馮瑋

我覺得很多人談了很多俾斯麥,但卻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

為什麼俾斯麥反對德國開拓海外殖民地,這個問題其實有一個非常簡單明確的回答,那就是俾斯麥是一個普魯士地主!

如果要給俾斯麥的平生功業貼標籤,那麼最好最準確的一個標籤就是普魯士地主,用我們更常見的一個音譯詞來說就是一個“容克”。

(俾斯麥身上最重要的標籤是容克地主而不是什麼白色革命者)

普魯士雖然名字叫普魯士王國,但它的真正核心地帶是柏林附近的勃蘭登堡。雖然維也納和約授予普魯士以廣闊的西部領土,雖然這些西部領土在之後的小半個世紀裡迅速崛起成為歐洲最大的工業區之一。但普魯士的東部領土遲至1850年代依然維持著傳統的狀態。雖然在斯泰因改革當中普魯士當局已經以立法的形式承認了國民不分等級自主擇業的自由,允許市民購買土地,農民購買城市的房屋,但是在一代人的時間裡這兩件被法律允許的事情卻幾乎沒有發生過。普魯士東部的大規模城市化和工業化是北德意志邦聯和德意志帝國建立以後的事。未來的工業城市埃森在1840年代只有三千人口,1910年代人口已經突破三百萬的帝國之都柏林,在1840年只有329000人口。

(1900年代令人眼花繚亂的帝國之都柏林?俾斯麥上臺的時代還不存在!)

這一點就說明了實際上在俾斯麥長大和登上歷史舞臺的時代,普魯士王國西部的工業化和東部的傳統的農業社會,幾乎是兩個彼此平行的社會。在西部信奉天主教的地區,崛起了近代的工業,城市開始擴大,人民開始爭取民主制度。而在俾斯麥長大的東部,絕大部分人依然生活在農村,掌握了東部大地產的容克們掌握著東部的絕大部分財富,同時也就掌握著社會上的主要權力。在西歐已經成為過去的領主權力,在普魯士東部省份依然是社會生活的一部分。

而俾斯麥在政治上剛好以一個露骨的鐵桿容克的形象出現就一點都不奇怪了。也正只有從他這個露骨到紅果果的地步的容克的形象和立場出發,才能解釋為什麼他在政策上反對擴展海外殖民地。

我們知道普魯士東部的大地產是以出售自己莊園的農產品為目的的。它和中世紀追求自給自足的領主莊園不同,它是一種帶有“農業資本主義”性質的莊園。但遺憾的是這種“農業資本主義”在16世紀曾經具有的那種進步性,到19世紀已經蕩然無存。普魯士莊園主們的利潤受到殖民地產品的嚴重衝擊。殖民地糧食嚴重拉低了歐洲地主的利潤,而且容克們雖然以銷售為目的的經營他們的莊園,卻幾乎不願意在最基本的水利和基礎設施建設上投資。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利潤會越來越低。當然說他們完全不爭取產業升級也是不客觀的,但容克們的產生升級被科技的進步抵消了。當糧價持續下跌的時候他們開始轉而經營畜牧業,但輪船的發明讓牛羊橫渡大西洋成為可能。於是容克們又開始經營乳製品,但船用冷藏庫甚至專業冷藏船的發明又把乳製品的利潤摧毀了。到俾斯麥擔任帝國宰相的末期,歐洲糧價已經跌落到這個境地,就是作為畜牧業大國向歐洲出口牛肉的美洲國家巴西,可以直接進口匈牙利的小麥來維持國內所需,歐洲的小麥橫渡大西洋都比巴西人自己種得小麥划算。可想而知當時歐洲地主的利潤已經低到了什麼程度。

而容克們用來保衛自己的唯一辦法就是普魯士政府。而普魯士政府能用來保衛他們的東西就是“保護關稅!”而俾斯麥剛好是保護關稅政策的堅定捍衛者。1920年代的德國總統興登堡如果不補貼救濟德國東部的容克們,就別想回自己的莊園了。俾斯麥在這個問題和興登堡一樣,他屬於普魯士東部的那個地主圈子,他從來不想也不能背叛他的鄰居和親戚們。因為他就是被這些人推出來的。

(被自己的容克鄰居折磨的老總統興登堡和俾斯麥一樣,他們名字裡真正決定性的部分是那個經常被忽略的“von”,我們翻譯成“馮”,這個詞兒決定了他們都是馮家人!)

如果普魯士開拓殖民地,那麼俾斯麥手裡就連針對外國的保護關稅這個工具也用不上了。所以在整個俾斯麥時期德意志帝國幾乎沒有在殖民地問題上採取任何積極政策。即使在俾斯麥之後的德意志帝國,除了出產花生的德屬非洲這種不會衝擊本國農產品的地方,德意志帝國也幾乎沒有推動什麼殖民地計劃。

俾斯麥反對殖民地計劃的另一個原因有其他回答提到了,那就是殖民地的基礎是海軍艦隊。而俾斯麥執政期內德意志帝國幾乎沒有像樣的海軍艦隊,這又是為什麼呢?從戰略的角度解釋是可以的,因為作為地主傳聲筒的俾斯麥必然支持德意志帝國作為歐洲陸上強國的角色。這樣可以把導致容克破產的殖民地農產品用保護關稅阻止在國門之外。但其實這還不夠。

因為容克的另一個身份是普魯士人。普魯士人的角色在他們身上遠比德意志人這個角色重要。在俾斯麥身上也不例外,威廉一世皇帝曾經對俾斯麥說“你終究還是一個德意志人”,俾斯麥的回答完全符合他的容克立場,他說“但我首先是一個普魯士人”。那麼這種普魯士與德意志的矛盾與德國海軍的關係何在呢?

我們至少稍加利益就會發現德意志帝國的陸軍和海軍的區別。這個區別總結起來就是德意志帝國其實根本沒有什麼陸軍,德意志帝國只有普魯士王國陸軍、巴伐利亞王國陸軍、符騰堡王國陸軍而沒有德意志帝國陸軍,實際上德意志帝國也沒有一個陸軍國務秘書。因為陸軍的徵募、組織、訓練權完全屬於各邦,只在戰爭爆發的時候各邦的陸軍應該按照1867年的秘密條約接受普魯士國王兼德意志皇帝的指揮。所以作為普魯士人的俾斯麥熱烈的支持普魯士擴張陸軍,因為這支陸軍也好,這支陸軍的總參謀部和戰爭部也好都是屬於普魯士王國的。

而海軍呢?尷尬的是海軍是屬於德意志帝國的,按照《德意志帝國海軍法》這支海軍屬於新生的德意志帝國,帝國宰相府有海軍國務秘書,建設海軍的經費按照法律也應該由帝國預算負擔。於是俾斯麥對待海軍的就和他對德意志國家一樣,採取了不聞不問的態度。

(別看日後德國海軍建造了俾斯麥號戰列艦,其實這位宰相有生之年對德國海軍的態度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海軍是什麼鬼?”)

如果考慮到這兩點,你就能真正理解,為什麼作為一個紅果果的普魯士地主的俾斯麥,無論從一個普魯士人的立場還是從一個地主的立場,都要反對德意志帝國開拓海外殖民地了。


克羅採和春天

徐棄鬱老師在《脆弱的崛起:大戰略與德意志帝國的命運》中已經對該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解析。在此,對其大意予以歸納敘述。

帝國主義浪潮在19世紀下半頁日益興盛,該潮流要求進行海外擴張,更多地攫取殖民地。傳統的德國人本來對海外殖民表現冷淡,但是,海外殖民地被塑造為一種促進社會發展經濟繁榮民族崛起的靈丹妙藥,因此德國也開始對海外殖民地異常渴望。

不過,對俾斯麥而言,殖民地“不僅沒用,而且是個累贅”,他在1879到1882年之間,堅決抵制政府與社會上的海外擴張壓力與呼聲,從而權力維護德國的總體對外政策,拒絕向非洲和海外其他地區派遣軍隊。這也是俾斯麥維持德國大戰略、避免國內政治和社會潮流衝擊的典型例子。

俾斯麥不願意摻和殖民地爭奪的原因有三個。

首先,殖民地獲取需要付出政治與經濟成本,殖民地管理也需要人力和財政支持,其收益與成本比較低,總體上是得不償失。

其次,俾斯麥認為,德國統一時間不長,得之不易,一統的民族意識尚未建立,在這種情況下追求殖民地無法促進民族意識的建立,並且會造成分立。

第三,追求殖民地實際上會讓德國自曝其短,他曾經認為殖民地是德國“虛弱的來源,因為殖民地只能由強大的艦隊來保護,而德國的地理位置並不適合發展成一個一流的海軍強國”。

當然,面對社會壓力的增加,俾斯麥實際上後來採取了一種“搶先”與“超出預期”的方式來滿足相關政治勢力的殖民地需求,然後再嫻熟地予以限制,欲擒故縱,從整體上使對殖民地的追求服從德國的大戰略。

歷史可貴~~~


南大毛維準

作為德意志統一的領軍人的俾斯麥的確不是殖民主義的熱衷者。

在普魯士不斷壯大的過程中,德意志境內對於海外殖民的要求日益提升,為此俾斯麥在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前夜還發表了針對海外殖民的看法。他說過:“我根本不想要任何的殖民地。”

作為國家利益的理性觀察者,他認為德國基於以下兩點考慮不應進行海外殖民:首先殖民需要付出的成本遠高於所謂的殖民帶來的對貿易和工業的好處,並且認為這種好處部分上說是一種幻想。其次,殖民意味著通過各種手段剝奪了他國主權,其後果就是更大的衝突,而這很可能並不是宗主國想要的。

俾斯麥的理念還闡發了一種考量,即德意志帝國不應像法國那樣給地球遠方帶去痛苦。同時,俾斯麥對現實的認識是非常透徹的,尤其是對於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國在歐洲所處的位置,所以其關注點不在於殖民,而是如果在歐洲內部維持與大國的正常割據,避免衝突。這點在他1878年召集的列強調停會上表現的最為明顯,針對英法俄對奧斯曼帝國分解後巴爾幹勢力範圍的爭奪進行調解,避免了一次歐洲範圍的戰爭。同時在法國意大利爭奪對突尼斯的殖民利益時,考慮到德國佔據阿爾薩斯洛林給法國帶來的傷痛,支持法國獲得了對突尼斯的殖民。

這點充分反映了俾斯麥的格局和重心在於歐洲,就算是參與了對國際殖民鬥爭的調節,其落腳點還是在歐洲。他自己總結過:你們(其他列強)在非洲的卡牌都很好,而我在非洲的卡牌放置在歐洲,我在非洲的卡牌是:這裡是俄羅斯而這裡是法國,我們在中間。

耐人尋味的是,俾斯麥恰恰又是德意志帝國海外殖民地的開拓者。1884-1885年,德意志帝國將多哥、喀麥隆、德屬南部非洲,德屬東非及德屬新幾內亞納入了德國保護範圍,德國海外殖民地迅速建立。德國海外殖民的高峰是於1884年由俾斯麥倡導召開的列強瓜分西非的柏林會議。

針對俾斯麥的轉變,有多種不同的理解:有從經濟利益上考量,考慮從海外貿易帶來的好處,同時漢堡這些航運和海外交易團體對俾斯麥進行的遊說;同時另一種說法是,當時英國在應對殖民地反抗中進入了防守階段,所以從對國際格局和爭取對國內保守勢力對自己的支持的考慮,俾斯麥轉變了對於海外殖民的看法。


陳皮果子

俾斯麥,人稱“鐵血宰相”,德國統一的大功臣。1862年成為普魯士王國首相後發表的首次演講“當代的重大問題並非通過演說和多數派決議就能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來解決。”聞名世界,從此以後俾斯麥用自己嫻熟的外交手腕,營造有利於統一戰爭的外交環境,最終通過普丹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三次大戰實現德意志帝國統一。

俾斯麥確實是一個非常出色的英才人物,但也難以擺脫自己容克出身的限制。他出任普魯士首相後,將德國統一的領導權抓在普魯士容克手裡,縱橫捭闔,排除干擾,堅決實行“鐵血政策”,終於達到目的,可以說容克階層的支持是俾斯麥執政的基石,俾斯麥自然也要為容克階層的利益考慮。可以說俾斯麥反對殖民政策與大量容克地主的反對很有關係。容克地主掌控大量土地和農民,影響力巨大,最重要的是德意志帝國賴以立國的軍隊軍官基本上都是出身於容克地主,而這些人的利益是和農業發展分不開的。

隨著歐洲各國大肆開發殖民地,最先受到影響的就是歐洲的農業,因為氣候和成本優勢,殖民地低廉的農產品大量湧入歐洲,使得歐洲農產品價格大跌,大量原本靠土地生活的人被逼著轉營工商業或者前往殖民地討生活,只有原本的普魯士後來的德國依靠高關稅政策保護了國內的容克地主的利益。而德國別看殖民擴張較晚,但是運氣還不錯奪得的多哥、喀麥隆等東非殖民地都是適宜發展農業的地區,一旦殖民地大開發,一是本國的產品不可能用關稅攔在外邊;二是國內農民能夠脫離容克地主掌控前往殖民地謀生,因此為了不失去容克地主支持,俾斯麥必須反對擴大殖民。

很多人說德國和英國的衝突是因為殖民地擴張,其實最核心的還是對於全世界貿易市場的爭奪。在德國崛起初期,英國為了制衡法國、沙俄,扶持德國,統一德國的商品在英國殖民地內售賣,但是德國依靠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和技術優勢,迅速的在世界範圍甚至於英國殖民地內搶走英國的市場,進而引起了英國的打壓。可以說只要德國還擁有超卓的工業實力,英德的戰爭就是不可避免的,只不過威廉二世莽撞的個性使戰爭提前爆發了。1890年俾斯麥被逼辭去德意志帝國宰相職務,除了新皇威廉二世不喜歡他之外,更多的是俾斯麥的政策已經阻擋了德國內部太多的利益集團,單靠容克地主已經壓不住了。


當狗容易做人難

首先我們得搞清楚一件事情,對於英法列強來說,第一次是大戰開始之前,他們搶奪殖民地搶的是什麼槍,人嗎?不可能!那人比他們還窮搶什麼東西?搶的是原料,還有市場。

但是對於當時的德國人來說。這兩樣東西恰恰是他們最不緊迫的東西。

當時全世界都在推行工業革命,工業革命的血液是什麼?是煤,工業革命的骨骼是什麼?是鋼鐵。對於德國人來說,自己有魯爾工業區進行煤的生產,至於說鐵礦,一開始是從法國的洛林地區進口鐵礦,到最後這個地方不生產鐵礦了,他們改向瑞典進口鐵礦,總的來講,資源要多少有多少,並且德意志第二帝國剛剛建立,這個時候德國整個市場並沒有飽和,還是有很多富裕空間的。

對於比賽來講只是知道,如果說德國真的想外圍擴展石名第搶不搶的到資源和市場這一點,另外倆說。對於德國人更加重要的是如何打敗英國人。兩個國家之間國力對比靠什麼?綜合國力什麼東西支撐起了綜合國力的基底?工業總產值,但是由於德國之前是一個鬆散的聯邦,所以之間內鬥不斷,對於德國人來講,這個時候。他急,需要時間來消化他經過三次王朝戰爭得到的那些賠款,以此來增加自己的工業總產值來追趕英國人的腳步。

這一點恰恰是俾斯麥在經歷過三次王朝戰爭之後,一直盡力去做的事情,利用普法戰爭得到的賠款,德國工業革命推向了最高潮,鄉村人口的大量湧入,使得整個德國的城市化人口急劇增加,工業產值一直在提高,德國一直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正是有俾斯麥在這段期間打下的工業總產值,這個底子,所以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才有勇氣跟英國人發起挑戰,否則他連一艘軍艦都造不起,大炮都造不起。

工業革命的推進使得人們的收入增加,鄉村人口大量湧入,又增加了人們的消費水平,這樣的話,工業生產的提高,(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造出了大量產品,也有了消費市場。總之就是一個良性的循環,德國人不斷地累積自己的生產成本和利潤,工業總產值也在這種良性的市場循環之下不斷提高。這樣的話,即使不出去搶奪殖民地,我們也可以增加自己的國民總產值。

最最重要的一點,我不會去挑戰英國人的權威信英國日不落帝國世界老大,誰都知道的事情,我去跟他打,簡直就是找死,俾斯麥雖然讓人熟知的是鐵血政策,但是這個人最佳擅長的就是他靈活的外交手段或者說的直白一點兒,俾斯麥表面看上去是一個一往無前的愣頭青,實際上就是在英國面前賣萌裝孫子,正是由於他的斡旋之下。英國人才允許德國人在歐洲這片土地上崛起,如果德國人在崛起之初得罪了英國人,英國人強勢介入,就算德國人把心血都給你流乾了,德國人也沒有辦法戰勝法國。

對於俾斯麥來講,普法戰爭結束以後,德意志第二帝國建立以後,最重要的兩件事情第一,穩定與英國之間的關係,這一點是他所有政策的核心。第二,提高德國國民生產總值增加德國實力,以備以後的大戰,有人會說這是胡說,但事實上我們去看史蒂芬計劃提出的時候,他是什麼時代,我們就可以看出俾斯麥對於整個德國戰略的總規劃的那種深謀遠慮,真的是讓人覺得敬佩。

但是這一點在熱血方剛的年輕皇帝威廉二世的主宰之下,可以說得到徹底的改變。德意志的征程是星辰大海,結果德國,英國兩個表兄弟就互相掐了起來。

造化弄人,俾斯麥千算萬算沒有算到自己培養起來的繼承人,會蠢到這個地步,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人為什麼會失敗,活生生被自己玩兒到失敗。


漩渦鳴人yy

俾斯麥,德國開國三功臣之一,有名的“鐵血宰相”。另外兩位是羅恩、毛奇,一個是戰爭部長,一個參謀總長。

1862年9月,他被任命為普魯士首相和外交家,開始了他在國際政治舞臺上的長袖善舞的時代,這一年,他47歲。

他在首次議會演講中,宣佈了他的政治理念:德國需要的不是自由主義,而是權力。德國必須要統一,然而統一不可能通過討論和選票來達到,不可避免的要通過鐵與血的鬥爭。

鐵血宰相因此而得名。

此後的十二年時間,俾斯麥左右逢源,縱橫捭闔,多次忍痛出讓了德國的核心利益,比如為了打擊丹麥時奧地利不至於偷襲自己,他把荷爾斯泰因送給奧地利;為了打擊奧地利時法國中立,他把盧森堡和洛林送給法國,甚至還承諾把威尼斯送給意大利;為了打擊法國,他以跳樓威脅國王和將軍們在和談時給了奧地利相當優越的談和條件,同時,他積極地經營與英國的友好關係。

因此,俾斯麥每次發動的王朝戰爭,在國際環境中,都讓德國處於十分有利的局面,不管是丹麥、奧地利還是法國,在戰爭爆發時,都處於孤立的國際環境。

1871年,德國統一,德意志帝國成立,從此法國一家獨大的局面被打破,歐洲大陸迎來了新的變量,新生的普魯士,用170年的奮鬥,將德意志從一個地理名詞打造成了統一的強大的民族國家,歐洲各國都在適應著這種變化。

德國地處中歐,四面都有強國,有些像戰國時期的魏國,地處四戰之地。因此,帝國成立後,俾斯麥的外交政策依然是極力維持與各個強國的關係。

當時的世界列強,無一不揚帆出海,尋找殖民地,開拓原材料產地和銷售市場,為了不刺激到各個殖民國家,俾斯麥反覆強調“只取未經他國開拓及無主之地”。為了與英國維持友誼,在海權論甚囂塵上之時,俾斯麥強調說沒有海軍的德國才安全,因此德國一直維持著海岸警備隊性質的海軍;為了孤立法國,德國對國力遠不如自己的俄國屢屢退讓,通過三帝同盟和再保險條約讓俄國保持了與德國的友誼。

這麼做極富成效。

奧地利因為德國在關鍵時刻沒有落井下石而心懷感激,一直到一戰,都是德國最堅定的盟友;英德關係在俾斯麥在任期間十分密切,英國下院領導人史密斯甚至將德國稱為“我們的盟邦和朋友”,因為英國傳統上有著“光榮孤立”的國策,才沒有和德國正式結盟;與俄國的結盟更是讓法國喪失了再歐洲唯一有可能的陸地盟友。

至此,俾斯麥完成的外交佈局,法國空有強烈的忿恨之意,卻不能不忍受德國逐漸坐大的事實。

德國在適當的時刻也開拓了殖民地,在非洲、大洋洲、還有中國的山東,德國開拓了一些殖民利益,但這些殖民地的開拓基本是在俾斯麥去職之後完成的。

威廉二世登基後,對於德國蒸蒸日上的國力與處處委屈求全的國策之間的矛盾感到難以理解,在與他的顧命大臣俾斯麥發生多次衝突後,罷免了俾斯麥。

為了強調自己的權威,威廉二世幾乎是有意與俾斯麥對著幹,凡是俾斯麥的主張,他都背道而馳。他強調明確的敵人和朋友,不是我們的朋友,便是我們的敵人,把國家之間複雜的利益關係簡單化的結果就是德國四面樹敵,法國絕處逢生,順利建立了三國協約同盟關係。

威廉二世時的德國,在海洋上與英國競爭,比拼海軍實力;在陸地上與法國軍備競賽,以一己之力,橫挑原世界第一、第二殖民大國,絲毫不落下風,其國力強勁於此可見一斑。

1914年,自認為羽翼豐滿的德意志帝國,寄望於通過一次戰爭達到歐洲霸主的目標,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戰爭中,德意志戰車分崩離析。

歷來參與歐洲爭霸的國家都不可避免地面臨霸業中衰的困局,這是歐洲現實地緣政治所決定的,不管是西班牙、葡萄牙、法國、俄國,抑或是英國,只要動了在歐洲大陸尋求霸權的主意,必然會被群起而攻之。如此有些像中國的戰國時期,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能夠形成類似於中國戰國後期秦國的絕對實力。而且,歐洲境內多個河流流域,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多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不具備形成一個統一國家和民族的條件。(要怪就怪,當初的查理曼大帝為什麼沒有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了,要知道,公元前後的羅馬帝國,就已經開始了車同軌的建設,到了蠻族時代,全都退化了。)

俾斯麥在歐洲這樣的現實政治面前(1853年至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對俾斯麥的影響肯定很深),選擇了現實主義,對德國這個後發的國家來說,是明智的,小狗策略(京東初起時的物流策略,讓淘寶帝國認為其必然被重資產拖垮而掉以輕心,如此得到差異化競爭發展的時間)的完美實施,讓德國贏得了夢幻般的開局。

世事如棋,一著爭來千古業。柔情似水,幾時流盡六朝春。德國,必然還要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洗禮,才能明白俾斯麥當時的預見。

我是而知而行,喜歡可以加關注,持續為大家解讀歷史風流人物。


而知而行

為什麼要開拓海上殖民地?

為了成為海權國家。

為什麼要成為海權國家?

為了成為世界霸主。


可惜德國雖然當時是經濟工業大國,是陸權國家,但是德國地緣政治簡直世界最差。

德國作為陸權強國,被法俄兩個陸權強國夾在中間,而且德國統一成為集權帝國太晚了,德國抬頭看世界的時候世界各地都讓英達等老牌殖民帝國分的差不多了。

俾斯麥的意思是反正殖民途徑已經鎖死了,不如專心攻略歐陸,穩住俄國,打擊法國,成為歐洲霸主。

但是威廉二世和鐵血宰相不和,最終俾斯麥下臺,德國走向海洋。

俾斯麥的外交政策被改的一團糟,德國俄國分裂,一戰德國不得不兩線作戰。

一戰爆發,英法海軍封鎖了德國的出海口,海外殖民地成了無根之水只能等待失敗。

俾斯麥認為德國不發展殖民地一是因為殖民地已經不剩多少了,二就是德國即使有一支強大的海軍,也不可能打破英法的海上牢籠。

海外殖民地,對當時的德國,只是雞肋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