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國產芯片技術能追趕上國外嗎?

手機處理器芯片長久以來都是中國信息產業的軟肋,現在已經有所緩解了,不管是華為的麒麟芯片還是紫光、聯發科等芯片,都在芯片領域嶄露了頭腳。

淺析:國產芯片技術能追趕上國外嗎?

尤其是華為海思麒麟處理器,可以說已經進入了全球移動芯片行業的第一階梯。至於聯發科的芯片,其實兩三年前已經有不少企業使用聯發科芯片了,但是很多網友將聯發科或是其他國產芯片與“低配高價”捆綁。造成了很多國產廠商的巨大壓力,迫不得已投奔高通。

淺析:國產芯片技術能追趕上國外嗎?

說到這個就想起來之前接的一個手機任務,要求居然是淡化聯發科處理器。芯片是信息安全的重要一環,如果不將話語權掌握在自己手裡,是很不放心的,這也是我國大力發展芯片產業的原因所在。而沒有技術、沒有遠見的手機企業,卻試圖通過與高通站隊,來提高自己的身價,這種打法已經過時,也得不償失。可以說,能用錢買來的技術,都不是核心競爭力。況且,被強勢的高通拿走了大量的利潤。

淺析:國產芯片技術能追趕上國外嗎?

好像跑題了...其實國產芯片這幾年進步十分明顯,尤其是麒麟處理器。華為早早意識到問題所在,自從2004年以來,投入數百億元用於芯片研發,經歷過被嘲諷、被質疑,到今天終於得到消費者認可。麒麟970芯片,在魯大師的評比中,戰勝了高通驍龍835。麒麟970是全球首款人工智能芯片,它首次搭載了神經網絡單元(NPU),率先將智能手機拉入智慧時代。雖然說了這麼多,但是要說起與國外芯片的差距......芯片製造業的核心技術長期被控制在Intel、AMD等行業巨頭企業手中,國內芯片產業從產業規模、技術水平、市場份額等方面都與英特爾、三星、高通等國際領軍企業有較大差距。說句我實在不想承認的話,我們確實還沒法跟國外那些大廠相比,但是我為國產芯片打call,衷心希望國產芯片能有更快的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