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納爹”的世界盃神撲,皇馬的門前不需要德赫亞

看了“纳爹”的世界杯神扑,皇马的门前不需要德赫亚

納瓦斯封堵內馬爾射門。

哥斯達黎加沒能延續四年前的奇蹟。終場哨響,他們的俄羅斯世界盃之旅就此結束。

帶著隊長的袖標,身穿1號球衣的納瓦斯從門線慢慢走向球場,和他的隊友一一致意。

在足壇,被稱為“大腿”的球員有很多,能被稱為“爹”的,只有納瓦斯。他是哥斯達黎加和皇家馬德里的“納爹”,無可取代。

看了“纳爹”的世界杯神扑,皇马的门前不需要德赫亚

對陣巴西,納瓦斯精彩撲救。

我們只會兩個西語單詞

如果沒有納瓦斯,哥斯達黎加隊到底會丟幾個球?簡直不可想象。

對陣塞爾維亞,對陣巴西,納瓦斯高接抵擋,如有神助,他只是敗給了神奇的任意球和巴西最後的嗜血狂攻。

看了“纳爹”的世界杯神扑,皇马的门前不需要德赫亚

對陣塞爾維亞,納瓦斯門前攔截。

“四年前我們挺進了四分之一決賽,只可惜在點球大戰中輸給了荷蘭隊。我們嘗試保持低調,但是又不能失去自己的激情和活力。”

納瓦斯說,至今他都記得4年前的場景,他在5場比賽裡只丟了2球,面對23次射正的打門,他成功撲救21次,高達91%的撲救成功率。也正是在那屆比賽裡,他證明了自己是“世界級實力”門將。

正因如此,在這次隨隊來到俄羅斯之後,納瓦斯吸粉無數。

看了“纳爹”的世界杯神扑,皇马的门前不需要德赫亚

哥斯達黎加0-1塞爾維亞,納瓦斯雙拳擊球。本文圖片 視覺中國

哥斯達黎加一直在聖彼得堡的巴甫洛夫斯克小鎮訓練,在這座俄羅斯南部的小城裡,孩子們經常聚集在訓練場外,而他們口中能夠喊出的西班牙語單次只有兩個——凱洛爾·納瓦斯(Keylor Navas)。

而當他們訓練結束走出球場時,俄羅斯當地的孩子們總是會激動地鼓掌。

這份榮譽,是納瓦斯用自己的努力換來的。

當他在四年前的巴西世界盃上鋒芒畢露之後,他也叩開了皇家馬德里的大門。

四年裡,他跟著球隊三次捧起歐冠的獎盃。也正是在這四年時間裡,他從一名替補成為了球迷口中的“納爹”。

看了“纳爹”的世界杯神扑,皇马的门前不需要德赫亚

納瓦斯一夫當關。

有信仰的男人

雖然哥斯達黎加的世界盃之旅結束了,不過納瓦斯在世界足壇的故事還在延續。

在世界盃之前,美國媒體ESPN曾經做過一篇關於納瓦斯的特寫,在文章中有這樣一句話,“納瓦斯是一個有信仰的男人”。

看了“纳爹”的世界杯神扑,皇马的门前不需要德赫亚

納瓦斯撲出單刀。

其實,在納瓦斯的職業生涯裡,更重要的信仰是那份自信,甚至連梅西都曾經稱讚納瓦斯,“你看來就像是擁有超能力的人。”

在皇馬的這幾年時間裡,納瓦斯就是如此,特別是今年的歐冠淘汰賽和決賽。

在對陣拜仁的歐冠半決賽第二回合裡,他多次化解了對手的絕佳良機。8次撲救也成為了納瓦斯個人歐冠生涯的紀錄,同時創下皇馬門將近10年的單場歐冠淘汰賽撲救紀錄。

那場比賽結束後,甚至連拜仁俱樂部都在社交媒體上寫道:“納瓦斯,你怎麼什麼都能撲出來,真是太神奇了。”

“我永遠不會放棄努力。”這是納瓦斯經常提的另外一句話。他總是說到做到。

看了“纳爹”的世界杯神扑,皇马的门前不需要德赫亚

哥斯達黎加對陣巴西,納瓦斯撲救。

馬德里的門前不需要別人

其實,納瓦斯在世界盃和歐洲聯賽的經歷,能算是世界足壇最有意思的勵志故事之一。

因為來自足球小國,且自身商業價值不足,在皇馬球門前的這四年裡,他一直飽受著“換門將”的流言蜚語。

早在2015年夏天,弗洛倫蒂諾就曾經打算把納瓦斯賣到曼聯,換取本土門將德赫亞,然而在轉會窗口最後一日,“傳真機故障”令他陰差陽錯地留在了皇馬。

在門將位置上“無人可用”的球隊,也被迫把唯一“可用”的納瓦斯,推上了主力門將的位置。

看了“纳爹”的世界杯神扑,皇马的门前不需要德赫亚

納瓦斯高接抵擋。

而此後的每年夏天,甚至是今年夏天,都會有德赫亞、阿利森等多位門將加盟皇馬的傳言。

納瓦斯的遭遇,也折射著足壇一個無奈的現實。來自非主流足球國度的優秀球員,往往在俱樂部賽場上,無法得到匹配他們實力的待遇。

納瓦斯曾經以世界級的實力,常年委身於西甲保級球隊萊萬特。他的哥斯達黎加前輩、同為傳奇門將的科內霍,他的俱樂部生涯,也只能混跡於徘徊兩級聯賽之間的球隊阿爾瓦塞特。

看了“纳爹”的世界杯神扑,皇马的门前不需要德赫亚

納瓦斯捧起歐冠。

不過,納瓦斯也是幸運的。在流言中,總有力挺他的人。齊達內在位時就多次表示過,“我從來沒有告訴教練和俱樂部,讓他們換掉我們的門將。”

而納瓦斯自己也說,“我的合同到2020年到期,但我一直強調在馬德里生活和為皇馬效力讓我感到快樂。我希望繼續跟隊友們合作,付出100%的努力,我也希望能夠在伯納烏完成我的職業生涯。”

這是納瓦斯的理想,一個幾乎“不佔流量”的樸素理想。

看著“納爹”的高接抵擋,請問弗洛倫蒂諾,馬德里的門前為什麼還需要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