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兒子(民間故事)

也不知是通過什麼關係,池小強破常規調來我局,這來之渠道很是值得研究。但一直沒人研究,因為研究不通。

至於學歷,他一會兒說是大學,一會兒講是高中,還說過中專。到底是啥?有無文憑?沒人透露過,一般人也不好問。

池小強剛來時,先是在辦公室打雜,後安排開一部機動車,也就是替補用車。之所以沒讓他開領導專用車,是因為經常找不到他。他這人,似乎屁股上長刺,老坐不住,也不知都跑哪裡去幹些啥。

他其貌不揚,話也不多。乍然看去,不是那麼靈活,但又不屬傻乎乎的那種人。

池小強來局裡二年有餘。官運不算亨通,連個小負責人也沒當上,看著他也不像那塊料。但其運氣還不錯。

一次節假日,他私自偷偷出車,違規與另車相撞,明明是他的責任。我們康局長顧全大局,很負責任,幾經說情、活動,與對方協商,是局裡拿上近萬元,補償了對方損失。

又一次,他在飯店醉酒,大打出手。非但傷及老闆,還把人家碟、碗、瓶、盤砸了個稀巴爛,後被抓進派出所。康局長特別重視,最後還是親自出面陪情道歉,好說歹說,單位付上損失費、保釋金,才把他領了回來。

那天,全局出動,去院子外邊清理汙水溝。大家一不怕髒,二不怕累,三不怕苦地幹著。池小強忽然說肚子疼。現場指揮的康局長,一反一向嚴肅、冷漠的常態,忽然變得熱情、和藹起來。平時本可指示別人處理的類此之事,他卻親自表態並十分關切地說:“先治病要緊,快去看醫生。”接著就被人扶了回來。據護送的人反映,回來後小強只是喝了杯水,換上衣服,就騎電車搖頭晃腦地出去了……

池小強是單職工,被按排住一單間,吃、睡、玩、樂在裡邊,很舒服,也很自由。

一天晚上,王科長出發回來,正在局長家彙報情況。忽聽院子裡一個熟悉聲音在問:“乾爹在家嗎?”王科長無意中抬頭向窗外望去,原來是小池在和局夫人說話。心中不由“噢”了一下。

一天中午,幾個準備下班的人聚在局門口閒聊。一個小夥子突然闖入,口口聲聲找“石頭”。

有人問:“什麼石頭?”

小夥子似帶驚訝地道:“啊,你們不認識石頭?石頭就是康局長的乾兒子!”

“那他姓甚名啥?”

“他,他他,只知道他姓池,叫什麼來著?”

還是門衛老侯耐得住心煩,他不緊不慢地說:“我們這裡有三個姓池的,一個叫池衛國,一個叫池兵,一個叫池小強。”

老侯剛說完,小夥子略有所悟地忙接話尾搶言道:“對,對對,就是池小強!”

啊,大家這才更加進一步明白:原來池小強就是石頭,他就是康局長的乾兒子。難怪近日大家正風言風語地議論他呢?

可謂沒有不透風的牆,沒有打不開的內幕,保密也是有對象有時限的。加上王科長對“乾爹”信息的傳播、擴散,天長日久,事情漸而真相大白。這事被來找人的小夥子道出了原委:原來,池小強的父親與康局長是中學時代的老同學,關係一直很好。隨著時間的推移,便發展成了親密無間的好朋友;再以後,轉為結拜幹兄弟。照這麼論下來,那康局長是小強的乾爹便名正言順了。而後,池小強在諸多追詢、盤問下,也不得不供認了這個事實。

小強的父親現任本市某單位“一把手”。於是,倆老同學經常湊在一塊吃喝、聊天。經二人精心策劃,託關係、找熟人、走門子等頻繁活動,最終各把自己既無文憑、又無甚能力的兒子分別按排在相互所在單位。這也就是所謂池小強的來歷。

其實池小強詭得很,當著眾人之面,左一個康局長,右一個康局長的稱呼;可在家裡,卻一口一個乾爹地親切喊著。

至此,池小強來局後的種種表現、所作所為及大家給出的那一串問號,也就迎刃而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