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他们的考验才开车合格,这群人作用非凡,夸他们的人却不多

刚拿到驾照的一哥们,咋咋呼呼打电话来:我要向你爆料,驾校太黑了,教练太欺负人了!你组织下材料去反映下。

切,这不废话吗?现如今哪个行业没有些蝇营狗苟吃喝回扣,哪个生态圈没有些幕后操作利益互联?

笔者不置一词,对他的所谓要揭露嗤之以鼻,甚至在心里笑他太大惊小怪,因为那些看上去很荒唐、很离谱的奇闻怪象长期没有改观,被人说了不计其数次,听的人早已麻木,失去了一探究竟的兴趣,也就不以为然、习以为常了!

好比上了分数线拿到录取书才能上大学一样,通过知识、操作的考试拿到一个证,才能被允许开车上路,所以才有了驾校的遍地开花,才有了教练的用武之地,才解决了相关联无数人的就业问题。

通过他们的考验才开车合格,这群人作用非凡,夸他们的人却不多

考驾照,任你是呼风唤雨的商界名士,还是端茶递水的泊车小弟,都会从教练那里获得一些挫败感,因为到了驾校,你的身份就是学生。

驾校教练,是一个令很多人艳羡、令从事者大呼过瘾的职业;驾校教练,是很多人人生道路上的一难,是让人怎么也喜欢不起来的一群人——因为他们实在是太难搞定了,实在是太阴晴不定了,除非你像练武奇才一般,在学车的过程中发挥如神人,无需他们怎么指点,轻轻松松把一关一关攻克,就能把总是一副臭脸的他们惊得一愣一愣的。

可是,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应付自如的厉害角色太少太少,好比能练会如来神掌的人是万中无一,很多人只能苦逼哀叹:臣妾做不到啊!

坊间戏言曰:驾照拿到手,教练不如狗!十字评语,很是为学驾照过程中受到的鸟罪出了口恶气!

通过他们的考验才开车合格,这群人作用非凡,夸他们的人却不多

学车时信誓旦旦:我哥,以后你到了XX地,一定来电话,让小弟好好招待你。拿到驾照以后的某天果然接到来电,直接翻白眼问:先生你哪位?

学车时就像立于别人屋檐下,就像有求于人,平日里再嚣张的人都会对教练客客气气,就算教练很不客气地吼叫乃至于大骂,你也得受着,还要控制情绪保持微笑,这一点跟读书有一比,都是花钱买不到舒坦。

对教练的评价,很多学车的人心里只有呵呵,这是背地里非议无数次后无可奈何的看淡,更是尝尽苦头后无声的控诉。

先意思意思,送点礼品或是请吃饭,甚至简单粗暴直接给红包,是很多人学车时的第一步:对教练示好。

整着整着,施行的人一多就形成了风气,似是形成了无需人明言的行规:要想驾考一帆风顺、要想驾照尽快到手,得送礼啊!

通过他们的考验才开车合格,这群人作用非凡,夸他们的人却不多

很多过来人纷纷表示,他们教练的车是宝库,后备箱里装满了上等香烟好酒、滋补佳品。由此可见,“教练”真是一个很有油水儿的职业呵!

笔者在驾校练车场,曾见一个大妈,练习结束后拉住了教练,从背包里拿出两条“印象”递过去,戴墨镜的那男子摇摇手,不收,大妈笑笑,走几步过去拉开车后备箱,把烟放了进去。像是一出水到渠成的戏,他们的演技令人称奇,这样的戏码每天都在上演,仿佛所有人都早就习惯并沿袭着。

很多教练德性差、脾气臭已是不争的事实,在驾校练车场,常可见精进缓慢或是动作笨拙的女孩子被恶狠狠吼哭,其中不乏素质较低者脏话如泼粪般涌出,令听者花容失色、愤恨不已。

提起教练,2011年学车的他就恨得牙痒痒,因为他被吃拿卡要了多次。一次他们几个学员AA请教练吃饭,上菜后,他问教练要不要来罐王老吉,教练说,要。他于是就去拿了一罐来,教练见状不高兴了,大声说,你是不是打发要饭的?说完,自己起身去拎了一箱来。有一天他多嘴,说了自己家可以弄到野生鱼的话,于是此后,那教练就一直不依不饶了,多次让他一定要整些来尝尝。但是那段时间,在江里打鱼又难又危险,于是他迟迟没意思意思。教练不爽了,天天给他小鞋穿,平白无故找各种理由让他难堪,甚至让他丧失了不想再继续学下去的信心。等到终于捕到了一点鱼送给教练后,学车过程中才少了很多磨难,他才舒了一口气。

通过他们的考验才开车合格,这群人作用非凡,夸他们的人却不多

另一个则是,刚到驾校练车一天,被教练骂得火冒三丈,本来就是暴脾气的自己开足火力回骂,于是两人大吵一架,最后,他要求退款,自己不学了!

笔者是2014年底到驾校报到开始学车的,这时距离交钱报名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教练是亲戚推荐的,去报名交钱时,按亲戚交待,老早就揣着了一个三百元的红包。本打算见面时就意思意思,到了驾校门口打电话约他吃饭,好说歹说,他一再推辞,说自己忙着,只好作罢。

直到练了几天车后,我们几个学员才提议一起吃个饭。吃的是带皮小黄牛,喝了点酒,花费300多元。喝高的教练当时豪情万丈,争抢着要买单,被几人拖住,另一哥们连忙跑去付了款。出了门,待教练走远,付款那哥们儿叫住了大家,说是咱们按规矩来,AA,每人50元。

当自己练了好几天车,却仍是很生疏时,恨铁不成钢的教练嗓门变大了,每次指导都大声大声说话,想到接下来有可能会被刁难,笔者打算意思意思,于是趁某个间隙递过去了一包“印象”——跟人家一条一条的送相比,这真是太寒酸了。跟预料的一样,他挥挥手表示,别整这些俗套的东西,关键是要把车练好,争取一次就拿到驾照。没辙,只好把那一包香烟放他车里。

通过他们的考验才开车合格,这群人作用非凡,夸他们的人却不多

有一天练车到六点,教练说去城里溜溜,于是我们四人一路观光一路转悠,最后到了个较偏僻的地方。去吃饭,点了个中锅排骨焖土豆。四个人吃得很撑,这一顿,笔者坚决请客,去付款,被告知是80元,以为听错,再问,还是80元,便宜得付钱都有点不好意思,想曲靖这城市真是无法想象的消费低。

从报名到拿到驾照,用了四个月时间,练车的时间约摸两周,总共花费满打满算6600元,跟那些动辄上万开销的人比起来,这真是太九牛一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