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3000+適合買車嗎?仔細看看吧!

很多人有車,可以開著自己的車行駛在大街小巷,可以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也有很多人馬上就要買車了,迫切的想要享受擁有一輛車的喜悅。還有一些人在糾結,給我們留言,希望得到建議,這部分人也很幸運,最起碼買車已經在計劃中了。還有一些人,可能目前的生活比較拮据,買不起車,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沒有自己的汽車夢。那麼月薪到底多少錢,才能買得起、養得起一輛車?月收入5千能買麼?月收入4千能買麼?月收入3千呢?2千行麼?彆著急,咱們好好分析分析,到底月薪多少才能買得起車。

月薪3000+適合買車嗎?仔細看看吧!

很多人買車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在追求【性價比】。用車成本+方便成本+時間成本÷3>沒車時的成本,在這種情況下,買車的意義才比較大。所以如果你沒有很強烈的【汽車夢】,買車更多的是考慮性價比問題,那麼往下看。如果你有一個汽車夢,那麼也往下看,最重要的是看最後一段。可是“最便宜”的車究竟多少錢呢?為什要加引號?因為車不是越便宜性價比就越高的,就比如下面這些車,你敢買麼?

月薪3000+適合買車嗎?仔細看看吧!

其實,1萬以上的車才有買的必要,你可以買到十年車齡的雪鐵龍愛麗舍和富康,可以買到比亞迪F3,可以買到1.4手動的大眾polo,然後可以買到一大堆捷達,甚至十幾年車齡的帕薩特也行。但1萬以下的車,要質量沒質量要配置沒配置,而且大多都是老弱病殘。為了你的安全著想,還是繼續坐上百萬的公交車和幾千萬的地鐵吧。

月薪3000+適合買車嗎?仔細看看吧!

車的使用成本是所有成本中最貴的,保險的話10萬以下的車一年在3000以內,而油費則取決於你每個月跑多遠。還有,永遠不要高估你的燃油經濟性,年輕人開車不會很老實的。如果是1.5L以下排量的車,外加一個月跑不了多遠的情況下,姑且算作一個月加兩箱油共500塊。保養方面很便宜,一年保養一次的話,街邊小店要不了200塊錢,長城潤滑油+機油機濾沒有那麼貴。一共是多少?(3000+200)÷12+500=750元,沒錯,除去視情況而定的油費,你買車的成本是250元一個月,而如果你每天開車上下班,一個月加兩箱油的話,妥妥的大一千塊錢,而這還是除去了維修成本的數字。所以如果你的月薪是2000元,養一輛車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你的月薪在交過房租後還剩3000,那麼恭喜你,一輛車的月花銷你是能負擔得起的,但買車的本金要自己存。如果你有5000的月薪,房租便宜還沒女朋友,如果實在喜歡車,就分期買輛5萬左右的車吧,相信這輛車能給你很多樂趣和便利。

月薪3000+適合買車嗎?仔細看看吧!

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許多車型也不免以價格來爭取更多客戶的認同。當然,這並不是近幾年的趨勢,畢竟,某些售價親民的個性車型,早在汽車市場開始細分的時候,就問世了;而縱使在國內,這些車型的價格也並不貴。畢竟,對這些不走量的個性車型來說,捨棄了一部分實用性之後,就必須在某些方面用越級的水準來追回這些不足,正如吉姆尼的越野能力,又如BRZ的路感回饋。而在這些毫無性價比付出的背後,往往需要廠家投入相當大的資源進行測試、研發和調整...因此,甚至有些豪華品牌的入門級車型,實際售價都會比這些車型要便宜一些...而縱使這些個性車型的車價與同品牌中熱銷的車型相同,它們依舊很難享受到相應的優惠金融政策。比如,斯巴魯訂BRZ一律要5萬人民幣作為訂金,而熱銷的森林人只需要支付車價的10%即可,還有相應的購車金融政策優惠。除此之外,如果你選擇了豪華品牌車型,琳琅滿目的選裝件想必又成了一個大坑...但不選嘛,似乎又沒有豪華車型應有的樣子,畢竟,現在許多10萬級別的車型都有LED大燈、無鑰匙進入等配置了。前幾年,奔馳等豪華品牌的維修和保養費用就被各大媒體進行了曝光,但縱使不少零件進行國產化之後,這些豪華品牌的維修和保養費用依舊較同價位普通品牌車型略高。而對那些在國內不走量,需要完全依賴進口的個性車型來說,維修和保養費用自然更為誇張;但好歹,根據國內的相關法規,這些個性車型(前提是,通過廠家進口而非平行進口)會在國內準備相當部分的零件,讓你不需要在修車的時候等太久。或許,現在你也不難理解,為什麼總有些同齡人在本該展現個性的年紀,卻拿著同樣的錢去買一臺爛大街的家用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