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字當頭才是幹部本色

幹,不僅是一種形象,一種精神,更是一種信仰,一種追求,一種境界。古人有云: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種紅薯。當今也有說: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這些都足以說明,作為黨的幹部,就要把“幹”字當頭,真真正正為人民幹事,這樣才配得上“人民公僕”的光榮稱號。

實踐證明,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幹出來的。把“幹”字當頭,其次要知道如何去“幹”。一是要腳踏實地幹。要立足做好本職工作,在平凡崗位上爭創不平凡的業績。如果一味喊口號,沒有立足於當前工作和實際,這樣的“幹”是浮躁的,絕對不會真正幹出什麼對人民群眾有利的實事來。只有默默無聞,無私奉獻,腳踏實地去為人民辦實事做好事,才真正贏過人民群眾的滿意和肯定。二是要開拓創新地幹。要敢於解放思想,跳出常規思維,敢於碰硬,敢為人先。尤其是針對一些瓶頸問題,更是要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採取操作性、針對性強的措施,有必要甚至要大刀闊斧地改革,開創工作新局面。三是要問心無愧地幹。要處於公心,以人民群眾答應不答應、滿意不滿意為標準,看準了就要“幹”下去,要有一干到底的精神和氣魄。要以“幹”為榮、以“幹”為樂,保持不減的工作幹勁和熱情。

藍圖已繪就,關鍵在落實。廣大黨員幹部群眾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堅持幹字當頭,不僅要想幹事、肯幹事、敢幹事,還要會幹事、能幹事、幹成事,要埋頭苦幹、拼命實幹、科學巧幹,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在增進民生福祉、提升治理能力等方面做出新的貢獻。

我們要有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實幹勁頭,要沉下身子、不尚浮華,注重實踐、真抓實幹,真正把心思放到幹事創業上,把功夫下到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上。(射陽縣委組織部 袁建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