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火力發電

火力發電,顧名思義就是把天然氣、煤炭等燃料燃燒產生的熱能轉換為電能。目前,在我國火力發電仍是主要的發電形式,火力發電量約佔總用電量的70%,火力發電的主要燃料是煤炭。提起煤炭燃燒,首先在我們腦海裡出現的就是它對環境的汙染吧。

你不知道的火力發電

燃燒的煤炭會釋放大量的有害物質

在常人看來,火力發電廠對環境汙染很大,走在火電廠附近你會看到煙囪裡的滾滾“白煙”一直冒個不停,給人一種將汙染物直接排到大氣中的感覺,特別是到了冬季這種現象更加明顯,在火電廠周圍經常出現灰濛濛的天氣,讓常人覺得火電廠這個“玩意兒”真是夠招人討厭的。然而,火電廠真的就是常人想的那樣嗎?

你不知道的火力發電

煙囪裡的“煙”是什麼玩意兒?

事實上,我們平時看到的火電廠中的“白煙”並不是煙,而是遇冷空氣液化的水蒸氣,而且這種白煙基本不含灰塵,只有極少量的有害氣體。根據業內人士瞭解,現階段國內的火電機組基本上都進行了超低排放改造,對環境的汙染程度大幅降低。所謂的超低排放就是對火電機組煤炭燃燒產生的煙氣進行除塵、除有毒有害氣體後再排入大氣。主要工藝有脫硝、脫硫、靜電除塵、溼式電除塵等,經過處理後的煙氣中有毒有害物質和粉塵含量非常低,就拿西北地區第一家實施超低排放改造的華能銅川照金電廠來說,該廠排出的煙氣中硫化物每立方米低於35毫克,氮氧化物每立方米低於50毫克,粉塵每立方米低於5毫克,排入大氣的煙氣比天然氣燃燒產生的廢氣所含的有害物質還要低。

你不知道的火力發電

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後的火力發電廠

隨著火電產業鏈的延伸,火電廠不僅可以發電,還可以對城市供熱,這樣不僅節約成本,還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同時也可以替代小的燃煤供熱鍋爐,降低對環境的汙染程度。此外,火電也可以和水電進行互補,比如四川和陝西電力市場早已實施水電、火電互補。四川以水電居多,陝西以火電居多,在枯水期,陝西將火電送入四川,在豐水期,四川將水電送入陝西,這樣可以充分利用水能,減少在火電方面的投資建設,進一步可降低煤炭資源的消耗,減少汙染物排放。隨著風電、光伏發電的容量增加,火電機組也可以與風電和光伏發電進行互補,達到節約自然資源,降低環境汙染的效果。未來的火電將不會以個體的形式存在,將以產業鏈的形式與其他發電形式和供熱等相結合,在國民經濟和民生領域將會一直保持舉足輕重的地位。

你不知道的火力發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