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日本人拍攝的清末列強使館區


本組照片選自日本攝影師兒島鷺麿拍攝編輯,1909年天津山本照相館出版的《北清大觀》一書。本組照片重現庚子國難後的駐北京的各國使館。圖為法國公使館。法國公使館原址位於東交民巷與臺基廠交口的西北角。這裡原是純公府的宅地。清咸豐十年8月英法聯軍攻佔北京,法軍佔領了肅王府,11月簽訂《北京條約》,允許法國在北京設使館。1861年3月25日,法公使由天津抵京,進駐純公府。

圖為俄國公使館。1861年,俄國在中國設立公使館,地點就在東交民巷,其位置被包含在之後大大擴展的使館範圍之內,而佔地面積較後來的面積要小很多。 1901年《辛丑條約》條約簽定之後,俄國在大大擴展使館原有地盤的基礎上,規劃並修建了新的公使館。圖中公使館剛剛落成,大門外右側的簡易棚架還沒有拆除,兩名沙俄官兵依在大門框的石柱上休閒,大門頂部的旗杆下方有上下兩個沙皇俄國的裝飾徽記。

圖為日本公使館。1900年前,位於江米巷路北的日本舊公使館,在義和團圍攻使館區時雖未被破壞,但在《辛丑條約》後,卻藉口原址狹小,不敷使用,趁機迫使清政府將西北面的詹事府、肅王府、柴火欄衚衕及部分民宅劃為新使館用地。用地北部建使館,南部為日本兵營。


日本使館大門樓坐東朝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總長14.74米,中央門洞淨寬4.56米。大門樓兩側有弧形牆,形成長24米,深3.34米的門前空地。門樓為二層,兩側門房皆有小樓梯可上至二層。總體風格為西方近代折衷風格。立面由三部分組成,兩側為灰磚砌的碉樓式墩體,三段式處理,古典簷部,女兒牆帶巴洛克式渦卷裝飾,上為方錐形鐵皮屋頂,總高9.35米。兩樓之間大拱形門洞中部腰線以上為石牆,拱券之上再套山花。

圖為日本駐紮在北京的兵營。《辛丑條約》簽訂後,外國軍隊可以駐紮於北京和從北京到山海關沿線的12個戰略要地。實際上,早在《辛丑條約》簽訂前,日本政府就以護僑、護路為名,宣佈成立“清國駐屯軍”,司令部設於天津海光寺,兵營分別設於海光寺和北京東交民巷,兵力部署於北京、天津、塘沽、秦皇島、山海關等地。

圖為英國公使館。英法聯軍侵佔北京後,《北京條約》規定英法各國可以在北京設使館。1861年,英國以每年一千兩白銀的價格租下樑公府作使館,並以該府修理工程甚巨為藉口,未交前兩年的租銀。奕梁則被迫從淳親王府遷出。該王府與臨近的翰林院、鑾駕庫、鴻臚寺的一部分,全被納入英國公使館範圍。在庚子國難期間,英國公使館被攻擊最為厲害。


圖為意大利公使館。1869年,根據與清廷的協議,意大利國比照列強在東江米巷與臺基廠交叉口東北角的民宅裡設立自己的公使館,與其相隔對面東交米巷衚衕的路南正是清大學士徐桐的住宅。1900年,清軍和義和團圍攻使館時,意大利前使館處於東江米巷地區各使館東部防線之外,因此被戰火損毀嚴重。1《辛丑條約》簽訂後,意大利趁機擴大用地另建使館,佔據堂子全部及總稅務司以北、肅王府之一部份及其東部之民宅。

圖為俯瞰北京使館區。這個角度拍攝使館區的照片很多。在照片中,可以清晰看到遠處英國公使館的建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