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蓮花池:風雲變幻八百載 一池碧荷鬧市開

古蓮花池,座落在歷史文化名城保定市老城中心,始建於元代,初名雪香園。作為一座延續八百載的古典園林,古蓮花池曾入選“中國十大名園”,同時它也是一方風起雲湧的歷史舞臺,一處具有江南風貌的北方名勝,和一所名滿天下的省級書院。作為幾乎和保定城同期而建的園林,古蓮花池的命運和古城保定緊緊連在一起,甚至成為保定歷史發展的一個縮影。

古蓮花池:風雲變幻八百載 一池碧荷鬧市開

古蓮花池 王新義攝

眾所周知,保定一名始自元朝,取“保衛大都,安定天下”之意。“古城”是對保定歷史和文化的一種讚譽。1227年漢族將軍張柔主持重建因軍事被毀的州城,“畫市井,定民居,置官衙”,奠定了保定的網狀城市格局,並沿用至今。同時修建了四座園林,其中一座“雪香園”就是古蓮池的前身。如今作為保定八景之一的古蓮花池,成為張柔重建保定城留下的最有名的印記之一。

1289年,保定發生有史以來唯一一次地震,震後保定城內損失嚴重,官署民房傾圮殆盡,民生凋敝。雪香園內也是殘垣敗瓦,唯獨蓮花池卻蓮萼亭亭,荷葉田田,呈現出富有生機的別樣之美,“古蓮花池”的稱號開始在民間流傳。

古蓮花池:風雲變幻八百載 一池碧荷鬧市開

古蓮花池

明代,古蓮花池為官府佔據,並以“水鑑公署”的雅號盛稱於世。將古蓮花池命名為“水鑑公署”的人是時任保定知府的査志隆。同時査志隆還為堂題額四個字“正大光明”。在蓮池門前增建一門,上懸“水鑑公署”四字橫匾,意為將蓮池湖塘作為一面“水鑑(鑑即是鏡子),來驗照自己度量是否寬宏,志向是否凝定,施政是否清廉,行為是否符合堂上所掛“正大光明”的匾額之意。同時告誡來此的官吏不要徒事遊玩,也要以此水鑑身鑑心,看是否有負皇恩和蒼生。

古蓮花池:風雲變幻八百載 一池碧荷鬧市開

蓮池書院牌匾

時至清代1733年,直隸總督李衛奉旨在省會建立書院,於是把書院建在“林泉幽邃,雲物蒼然,於士子讀書為宜”的古蓮花池裡,名曰“蓮池書院”。蓮池書院為清王朝培養出很多官僚、文人和學者,在晚清名聞遐邇,譽滿京南,使保定成為直隸文化教育中心。1745年,乾隆十年,為了滿足皇帝西巡駐蹕的需要,保定使館被改建為行宮,稱蓮池行宮。蓮池行宮十二景建成後的四十三年間,乾隆皇帝又先後五次來保定駐蹕。

古蓮花池:風雲變幻八百載 一池碧荷鬧市開

古蓮花池 李文祥攝

清末、民國和抗戰時期,因為保定隸屬京南重地,在一百多年來遭受列強侵略和軍閥混戰之苦,古蓮花池也未能倖免。不少建築為焚燒,文物被洗劫,後幾經修繕,在保定解放後,古蓮花池也進入了新的時期。

如今保定古蓮花池以一池蓮花、一塘碧波駐守鬧市,成為保定的城市蓬萊與文化名苑,更成為古城的文化符號,受到後人的敬仰,更在2009年經百萬網民網上投票,被評為中國最美的十大園林之一。古蓮花池經歷了八百年的滄桑鉅變,見證了古城保定的興衰起落,未來必將與古城一起,見證新時代更加輝煌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