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詩經》古樂展演亮相古蓮花池

6月9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全國多個城市舉辦了主題活動,遼寧瀋陽故宮外的“皇城大巡遊”和廣東1000多人進行的嶺南文化巡遊活動,都通過多種形式的非遺展演表現了我國悠久而具生命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詩經》古樂展演亮相古蓮花池

展演現場

千年華夏藏瑰寶,文化遺產看古城。在古城保定,一場《詩經》古樂演奏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日於古蓮花池恢弘上演。保定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延綿3000多年的悠遠文化薪火相傳,沉澱了多元豐厚的文化底蘊,積累了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詩經》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詩經305篇,無一篇不可歌”,詩樂展演是中華珍貴的優秀傳統文化藝術。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詩經》古樂展演亮相古蓮花池

展演現場

活動中,40名樂工身著紅色漢服,在有近800年曆史的古蓮花池內,按照固定儀式,進退起坐,在編鐘、編磬、壎、箎、古琴、博附、柷、敔、笙、簫、舂牘、建鼓等二十餘種雅樂樂器的伴奏之下,眾聲齊詠《詩經·有狐》篇章,氣勢恢宏、莊貞古雅,配合古蓮花池林泉幽邃、雲霧蒼然的園林環境以及八百年來積澱的深厚文化底蘊,令遊人如痴如醉。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詩經》古樂展演亮相古蓮花池

展演現場

河北省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和保定市陶壎文化研究會會長於連軍表示,中華民族自古是禮儀之邦,而禮和樂不可分離,只強調禮忽視樂會導致秩序和等級的過分強化,從而離心離德,而樂對於禮儀的教化更為潛移默化。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詩經》古樂展演亮相古蓮花池

展演現場

此次在古蓮花池內開展的《詩經》古樂展演,不僅豐富了古蓮花池的文化內涵,也展示了保定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利於文化遺產得到更好的傳承、保護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