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0年後或將不再進口芯片,澳門發揮重要作用!

由於美國國會橫插一腳,中興事件再起波瀾,而在此事件中,民用領域國產芯片的弱勢成為不少網友關心的話題,期間也有網友擔心:在軍用領域的電子設備上,芯片應用同樣廣泛,中國如此依賴美國芯片,是否也會被美國卡脖子?

事實上,由於軍用芯片的需求和民用截然不同,中國軍用芯片領域的實力並不差,而中國也想改變軍強民弱的現狀,為此也在進行佈局,而澳門在其中的作用凸顯出來,讓不少人感到意外。

中國10年後或將不再進口芯片,澳門發揮重要作用!

中興制裁案讓中國社會前所未有的關注芯片產業

軍用芯片和民用芯片由於使用環境不同,存在著很大差別,比如軍用芯片的使用環境更加苛刻,因此過於精密的製程方式反而可能並不適合軍用。例如,雖然民用芯片的製程已經發展到了5納米,但是美軍的軍用芯片基本上依舊停留在65納米的階段,因為先進的製作工藝反而會使芯片的抗電磁干擾能力變差。

事實上,中國在軍用芯片的領域一直有著不錯的競爭力,俄羅斯因為克里米亞事件被歐洲制裁後,其難以從歐洲獲得軍用電子元件,因此轉向中國進行採購;俄羅斯宇航局曾公開表示,中國提供的宇航級芯片,完全可以滿足俄羅斯的需求,並且替代歐美產品。

而就在前不久的某次展覽會上,電科14所展示的華睿二號高端軍用芯片,在滿足軍用強電磁環境抗干擾能力的前提下,突破了歐美普遍的65納米制程工藝,實現40納米制程,這已經是一次重大突破!

中國10年後或將不再進口芯片,澳門發揮重要作用!

據消息人士透露 國產反隱身雷達性能強勁 跟芯片優秀關係密切

但民用芯片被卡脖子,同樣關係到國家的經濟安全,隨著“中國製造2025”規劃的逐步推進,中國在芯片領域的雄心也正在展現出現;有軍事觀察員認為,中國在芯片領域一個重要的發展途徑就是“軍轉民”項目,例如前不久亮相的魂芯-2A,這款芯片很有可能就是軍用領域向民用領域發展的典型:該芯片有電科38所自主設計,除了軍用的雷達、通訊、電子對抗等領域外,還可以在民用的醫療電子、工業機器人等行業發揮重要作用,最重要的是,這款芯片的性能是目前國際上同類產品性能指標的4倍!

中國10年後或將不再進口芯片,澳門發揮重要作用!

“軍轉民”是改變國產芯片軍強民弱的現狀的重要方法

另外據《南華早報》的報道,澳門在國產芯片研發規劃中的作用或許很快就顯現出來,澳門大學副院長馬許願表示,澳門正在系統培訓研究人員發展自主創新,而不是複製進口芯片,他認為“也許在10年後,中國就不需要再從美國進口芯片”。

事實上,澳門不僅僅只是我們印象中的賭城,他還擁有兩個國家級實驗室,今後至少還要再興建兩座國家級實驗室;從2010年開始,澳門便將集成電路和空間研究作為重點的科研方向,這不僅獲得了澳門特區政府的支持,也獲得了北京的大力扶持,報道稱,澳門大學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已成為研究成果最多的亞洲機構之一。

中國10年後或將不再進口芯片,澳門發揮重要作用!

澳門大學副校長馬許願教授 他同時也是澳大集成電路實驗室的負責人

或許,若干年後我們回過頭來看的時候,可能要感謝一下特朗普,如果不是他打醒了中國人,國內可能還沒有認真意識到在芯片領域的巨大差距;正如當年奧巴馬宣佈禁運超算芯片,迫使中國自己開發出先進的超算芯片一樣。

中國10年後或將不再進口芯片,澳門發揮重要作用!

神威·太湖之光的芯片就是美國逼出來的 下一代E級超算的芯片也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