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長不容易,在教育方面尤其要注意這5個方面

根據有關調查顯示,四分之一的單親家庭孩子在父母離婚的頭半年時間裡有強烈的恐懼、憤怒和羞愧感。近半數的孩子常出現哭鬧等不良行為反應,有的甚至對他人懷有敵意或具有攻擊性。近三分之一的孩子因為父母的離異而冷漠,凡事無動於衷。

相比較普通家庭的孩子們,他們或許略微敏感、或許略微孤僻、亦或許更加堅強和自立。這些,都離不開家庭的影響。

單親家長不容易,在教育方面尤其要注意這5個方面

著名教育心理學家胡波老師認為,單親家庭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主要有以下五個:

羞辱心理

單親子女一般對自己的身世有羞辱感,總是迴避談論家庭問題,將家庭的事視為隱私,不願意外露。羞辱感本是人懂得廉恥的一種良好心理品質,但表現在單親子女身上便被扭曲了,變成了一種自我封閉的情感體驗。

自卑心理

單親子女將自己現在的家庭與原先的相比,與周圍的家庭相比,難免產生孤獨和自艾的情緒,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缺乏心理支撐,缺乏自信心,情緒低落,常常將自己封閉起來,缺乏主動追求精神。

單親家長不容易,在教育方面尤其要注意這5個方面

冷漠心理

當單親子女長期感受到的是家庭生活中不美好的東西時,便對生活美感意識遭到破壞,從而逐漸失去對生活的美好感受,表現出冷漠、缺乏熱情和向上的精神。這種對生活不經意的態度積澱便形成冷漠的心理。

報復心理

單親子女在父母離異後,只能跟隨一方生活,被另一方冷落。有的離異父母為尋求新的生活,將孩子寄養他方,都不要孩子。於是孩子視這些為生活對自己的不公,是父母給自己帶來的不幸,繼而產生報復心理,要報復父母,報復生活。與報復心理併發的是自暴自棄、玩世不恭心理。這些心理併發後,便表現為對生活失去信心,失去責任心,不求上進,甚至敢於做出違法亂紀的行為。

單親家長不容易,在教育方面尤其要注意這5個方面

人格偏差

孩子人格形成的重點環境在家庭,父母是孩子人格的教育者。父親代表著理性、權威、堅毅、成就的一面;母親代表著感情、關懷、溫柔、親切的一面。在孩子的人格形成中,父愛和母愛缺一不可。單親子女由於得不到完整的父母雙親的愛,其人格形成環境不利,在人格形成上往往出現人格偏差。

單親家長不容易,在教育方面尤其要注意這5個方面

單親父母在教育子女時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六個方面問題:

1、不要無原則地遷就、溺愛孩子

單親父母往往更加憐憫孩子,一切都任由孩子擺佈,不願讓孩子受一點“委屈”。其結果常常導致孩子處處以我為中心,變成自私、專橫和任性的“小霸王”,缺乏同情心和責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往往瞧不起含辛如苦養育他們的父母。

2、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有許多單親家長與對孩子的生活包辦代替,還採取種種辦法來限制孩子的活動,生怕孩子出問題。孩子事事不能獨立,沒有機會親自去體驗一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風險”,這樣的孩子缺乏獨立意識,一旦離開了家長,便不知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了。

單親家長不容易,在教育方面尤其要注意這5個方面

3、簡單粗暴不可取

與特殊照顧和過度保護相反,有的家長對孩子教育方法簡單、粗暴,動不動就又打又罵,使孩子整日生活在驚恐不安之中,個性發展受到嚴重的壓抑,容易形成膽小、孤僻、倔強、缺乏自信心等不良品質。

4、給孩子多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單親家長要注意多和孩子進行交流和溝通,重視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多給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教育孩子自尊、自強、自愛、自勵,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集體活動,要主動與人交往,培養健康、開朗樂觀的性格。

單親家長不容易,在教育方面尤其要注意這5個方面

5、注意性別角色教育

沒有父親的男孩或沒有母親的女孩,在性別角色的學習中缺乏最直接的模仿榜樣。所以,單親家長應注意調動親戚、朋友中的性別資源,給孩子適宜的影響,讓其性別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現和發展。

單親家長不容易,在教育方面尤其要注意這5個方面

單親家庭的家長,既要當媽媽,又要當爸爸,在子女的教育問題上,尤其要講究方式和方法,要將愛和管教適當結合,使孩子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

*淘兒學,專注K12教育,分享有理有趣的教育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