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坦克為何還保留裝填手?

jinye1

對於美國及西方坦克大量的不使用自動裝彈機,有不少朋友給出了多種答案,有自動裝彈機故障率的問題,也有降低坦克高度的問題,還有坦克主炮的俯仰角問題,更有人種問題,當然這些因素也是有的,但我想從別的角度來分析一下,美歐坦克為什麼一直保留人工裝彈,而不使用效率更高的自動裝彈機!



坦克誕生於一戰,成名於二戰,至今坦克技術已經發展到了新的高度,並且在一些傳統的坦克大國如俄羅斯,如今新一代的坦克也已經裝備部隊,但作為世界軍事大國的美國,卻壓根沒有研發類似的裝備的意思,唯一的做法就是不斷的升級上世紀末裝備的M1系列坦克!



細心研究一下美國裝備坦克的歷史及使用情況,就很容易發現美國軍隊實際上一直沒有坦克集群的作戰的戰術思想,這種二戰時期蘇德雙方使用的作戰模式,最終成為主導蘇聯二戰後陸軍架構的主要思想,而美國及歐洲盟國對坦克使用的方式則主要是防止歐洲面臨龐大的蘇聯坦克群而形成的,他們更注重坦克的性能,而不是批量生產能力,因而每當新的蘇聯坦克問世,西方坦克也會相應的出現新的型號,但裝備數量卻嚴重少於同時期的蘇聯及盟國!



美國及西方盟友實際上是在打造一種對付裝甲集群的作戰模式,利用裝備數量不多,但更為精良的坦克,遲滯對方坦克集群的突擊,再以立體戰的模式使用武裝直升機和固定翼強擊機對對方坦克集群進行打擊,再以優勢空軍阻隔對方後續力量,並掌握制空權,以後方遠程火炮鋪助打擊,從而實現消滅對方坦克集群的目的!



所以如我們看到的,在蘇聯挖空心思大規模生產和裝備坦克的時候,美國卻在打造立體化的作戰模式,同時期的美國坦克顯得並不是太優秀,美國有別的作戰模式進行配合作戰!這也是美國等西方坦克不使用自動裝彈機的原因,與其挖空心思投資開發新的裝彈機,不如完善立體作戰的其它裝備的能力,效果會更明顯!



這裡不妨看看海灣戰爭,大量的69和T72被摧毀,但若分析這些坦克是怎麼被擊毀的,相信絕大多數並不是美國及盟友的坦克所為,而是被強擊機攜帶的未敏彈,又或者是武裝直升機的反坦克導彈擊毀的,剩下的一部分驚弓之鳥被後續美國坦克如戰場補槍一樣打掃一遍!



而如今的坦克更是發展到了極端,不管是機動性能,、裝甲防護和攻擊能力,幾乎都達到了物理極限,雖然俄羅斯推出新的阿瑪塔主戰坦克,但客觀的來說,並不見得比最新的豹二先進多少!


嘟嘟超

先來說中蘇為什麼用自動裝彈機,為了減小中彈面積,中蘇的坦克設計都要交給坦克高度,坦克的面積,這樣不容易被發現,發現也不容易擊中。

坦克的裝填手站姿工作,這使得車輛高度難以降低,沒有了這個裝填手高度可以明顯下降,而且少一個人,內部空間可以再縮減一點,更多的用於坦克的裝甲。

而且為了節省內部空間,中俄坦克手都比較矮小,不像美軍那樣高達,在59坦克這種100mm後期改進105mm炮彈還能靠人裝填,後來的t72t80中國的96.99坦克都是125mm炮彈,顯然人的體力已經跟不上坦克炮的發展了。



美軍M1A1實際上早期也有自動裝彈機的設計的

M1A1坦克自動裝彈機的旋轉式彈倉,排列十分密集,設計結構緊湊

M1的彈藥選擇方式是自動化的,僅僅是沒有完成從彈倉到炮尾

最終美國仍然選擇不用自動裝彈機,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是裝彈機有故障的可能,雖然那時候故障率其實也在千分之五以下,但是以防萬一嘛,美國可沒有中蘇那麼迫切的需求

其次,自動裝彈機需要有坦克炮固定的角度才能裝填,而人動的就沒有這個要求,自動裝彈機的射速是8發每分鐘,但是人動的能夠在短時間內爆發體力,能夠實現20發每分鐘以上的射速,當然之後體力下降就很慢了

第三,最核心的因素還是,坦克的日常維護工作十分繁重,一般情況,誰駕駛,誰維護。到了保養期限再送工廠。所以對於車組而言,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量。




實際上我覺得四人車組維護坦克比三人好的意義真不多,因為這年頭坦克其實是相當複雜且精密的武器裝備了,對於大頭兵來說,換個履帶什麼的還是沒問題,至於其他有些更難的問題,還是得靠專業維修組,甚至要廠家人員跟隨保障,在伊拉克戰爭時,每一名美軍,就有三名民間廠家人員保障…多不多一個裝填手真沒有多大區別的。


木榮雨北

目前世界上各個主戰坦克都向著自動化技術發展,中國的VT-4和俄羅斯的T-90都少不了自動裝彈機;日本的自動化水平更高最新的10式坦克僅需要3各成員,它降低對成員依賴的方式就是使用自動裝彈機;韓國的黑豹K-2和德國的豹2也都是在碩大的炮塔裡安裝了裝彈機;俄羅斯最新的T-14阿瑪坦主戰坦克更是取消了炮塔裡的所有成員,實現了首例使用無人炮塔的坦克。但是隻有美軍的M1坦克穩穩地堅持手動裝彈。

這並不是說美國人掌握不了自動裝彈機的技術,而是和一個國家的軍備政策有關。美國一直強調空軍致勝論和海軍優先論,在不斷的裁軍縮編風潮之下只有陸軍的規模不斷壓縮,空軍還不間斷的發展五代機、海軍甚至還不斷地推出“新千艦計劃”其實就是變相的擴軍。這恰恰說明美軍是對機械化、高科技最依賴的國家,坦克這種戰術老舊、技術停滯不前、可用度不高的裝備已經不在美軍軍工部門的發展計劃裡了。

因此說對於裝甲部隊那是能省就省,將裝彈機改為人工會節省一大筆採購經費,而且美軍現役的坦克數量才1600多輛,封存的數量也只有1000輛而已,使用填裝手裝彈的用人壓力不像我國和俄羅斯那麼大,我國常備裝甲力量是3390輛第3代主戰坦克、400輛第2代主戰坦克和2850輛1代坦克,而俄羅斯也就2500輛的裝甲規模罷了,顯然對於中國這樣的國家降低成員數量是節省軍費的關鍵一步。

再者說M1坦克的造價已經高居850萬美元排名第4,再增加機械化設備勢必會進一步增加維護和採購成本,這是不重視陸軍發展的美軍不能接受的,在美軍眼中發展先進的主戰坦克很難在未來戰爭當中發揮價值,反倒是先進武裝直升機的價值更高些。近幾年。美軍軍費緊張、軍隊裝備面臨大規模更新換代,這個時候軍費只會像先進戰鬥機、軍艦等項目傾斜,陸軍的坦克還是隻能用人工方式裝填彈藥。


利刃軍事

對於常規炮塔坦克來說,自動裝填系統並不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其乘員的手可以接近炮尾,美軍坦克還保留裝填手。

實際上大多數常規炮塔坦克,例如M1A2.“豹”2-改11、“挑戰者” 2坦克都沒有自動裝填系統。迄今,只有俄國的T-64. T-72, T-80和T-90主戰坦克,日本的90式和法國的“勒克萊爾”主戰坦克裝有自動裝填系統。

給常規炮塔坦克安裝自動裝填系統主要是為了取消裝填手,從而減小炮塔乃至整個坦克的尺寸和重量,而不是因為其彈藥的尺寸和重量接近或超過了人工裝填的極限。

當然安裝自動裝填系統,能明顯提高野戰條件下坦克炮的裝填速度,從而提高連續射擊目標的速度。站立於常規炮塔內的裝填手及其搬取和裝填炮彈所需的車內空間約為1m3,而自動裝填系統的取彈和推彈機,如T-72坦克的提彈與推彈機只需0.2m3~0.3m3的空間(無論是自動裝填還是人工裝填,都需在車內存放一個彈藥基數的彈藥,因此無需比較兩者的彈艙尺寸)。這正是90式、T-90和“勒克萊爾”主戰坦克比MIA2、“豹” 2一改11和“挑戰者”2主戰坦克輕而且小的主要原因。


總說裝甲

(M1坦克曾設計過自動裝彈機)

美軍M1坦克不裝自動裝彈機,並不是技術有問題,而是M1坦克設計上的思路不同。自動裝彈機是有可能出問題的,雖然現代的自動裝彈機故障率很小,但是自動裝彈機要是在實戰中發生故障,那麼使用自動裝彈機的坦克等於失去了絕大部分的戰鬥力,這會使坦克自身難保,並且自動裝彈機的坦克在設計上為了體現自動裝彈的優勢,採用了分裝 彈藥的方式,因此在結構上不適合人工裝彈,人員分工上炮長和車長也無法一個人裝彈一個人承擔其他所有任務,因此M1坦克,從可靠性出發,一直保留裝彈手,雖然無法保證持續射擊速度,但是M1爆發射速很快,這對於有著先進火控並且追求首發命中的現代坦克來說非常重要,再者就是人工裝填可以在保證裝彈可靠的同時多了一名車組成員,這可以在車內有成員負傷後可以頂替負傷成員繼續戰鬥,還有就是美軍人高馬大,裝填重量相對輕的120mm坦克炮彈並不吃力,並且,M1坦克在取消了結構複雜重量體積大的自動裝彈機後在炮塔尾部設置了洩壓倉,這大大提高了坦克被命中擊穿後成車組員的生存幾率,還有一點就是美軍從大量實戰中總結,四人車組在戰時對坦克的維護、修理、保養時都要比三人車組有優越性,俄軍也經常反映其坦克三人車組在維護車輛時人手不夠用(俄軍主戰坦克均採用自動裝彈機),這也是美軍坦克採用手動裝彈的一個原因。

(蘇聯坦克設計更低矮)

蘇聯坦克用自動裝彈機可以節約本就不寬裕的車體空間,並降低坦克高度,給防護帶來好處。但是蘇聯坦克並沒有可靠優秀的車內抑爆滅火裝置,所以經常可以看見蘇式坦克被命中擊穿後“飛腦袋”的情形,具體案例可以查看第一次車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T64,T80,T72的表現。

(中國99式坦克)

中國現在的99坦克用自動裝彈機完全是出於人力不足的考慮,雖然中國也使用了原理類似T72坦克的自動裝彈機,但是因為中國有可靠的抑爆滅火設備,所以對成員的保護是要強於蘇式坦克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125Mmm的穿甲彈重量太大,一枚炮彈重約25千克,這對於東方人的體格來說是非常不利的,這可以從韓國搭載120MM炮的K2主戰坦克擁有名車組成員可以看出,所以,中國搭載的125mm炮的主戰坦克必須要用自動裝彈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