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種群若沒滅絕,當今的“人類”,將不再是唯一的“高級物種”

每當我們仰望星空之時,我想很多朋友都跟小袁一樣,有過這樣的“奇思妙想”,難道“人類”是迄今為止全宇宙唯一的“高級物種”嗎?

該種群若沒滅絕,當今的“人類”,將不再是唯一的“高級物種”

對於這個問題,歐洲考古學家們用實物給了我們一個很明確的答案“還真不是”,在德國的尼安德特山,專家們在一個空曠的山洞裡,發現了一個區別於我們當今“人類”的頭蓋骨。

根據DNA技術比對,該頭蓋骨可以基本確定跟我們現代人類沒有任何直系關係。目前主流的生物進化論解釋,我們當今“人類”都歸於非洲“智人”的後代,而通過大量類似這種頭蓋骨的遺骸進行分析。

這種“頭蓋骨”所代表的物種,跟我們“人類”的先祖非洲“智人”雖然生活在同一時期,且都是從“猿”進化而來,但從生活形態上看已經天差地別了,至於差了多少,可以類比貓科裡的“貓”和“老虎”。

與此同時為了將其與“智人”區別開來,學術界按最早的發現地“尼安德特山”,將這種區別於當今“人類”的新物種稱呼為“尼安德特人”。

該種群若沒滅絕,當今的“人類”,將不再是唯一的“高級物種”

而在進一步的發掘中,專家們驚奇的發現,這群尼安德特人除了鼻子比“智人”大以及眉骨大到沒有額骨外,進化水平並不比同期的智人低,並且有了配帶各種裝飾品的習慣。

大約10萬年前,非洲智人趁大陸板塊漂移以及全球氣候洗牌,亞歐大陸開始從冰封狀態“甦醒”的大背景下,開始了他們“走出去”的大遷移之路,其中一支就來到了今天的歐洲,並跟當地的尼安德特人有過長期交流。

而由於遠古時期的歐洲,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處於冰雪覆蓋的極端氣候,直接造成當地的尼安德特人,雖然在歐洲繁衍了數幾萬年的時間,但當智人來到歐洲之時,數量遠遠不及對方。

且由於數量的限制,尼安德特人普遍存在近親繁殖的現象,而這種現象的結果不言而明,生出的後代除了少數的“天才”外,絕大部分都有各種身體機能缺陷。

該種群若沒滅絕,當今的“人類”,將不再是唯一的“高級物種”

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證明近親繁衍讓尼安德特人喪失了進一步進化的能力,但專家根據對骨骼化驗,尼安德特人雖然強壯,但是普遍靈活性極差,雖然使用工具,但是近萬年的時間裡都停留在初級階段,即對石塊和樹木直接“拿來使用”。

而來自非洲的智人則完全不同,不但身子骨依舊保持先祖“猿”的敏捷,且學會了怎樣加工工具,譬如他們只要時間充裕,就不會將木棍直接使用,而是要將木棍的一頭弄成鋒利的“尖頭”或者是捆綁上鋒利的石塊。

以此來提高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生產效率,而如此一來的直接結果,即為智人在和尼安德特人爭奪生產資源時日益佔了上風,尼安德特人陷入不是被同化,就是被迫繼續向北部的極寒地帶遷移。

如此一來尼安德特人徹底喪失了在良好氣候環境下,大量繁衍後代的機會,主體逐漸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至於那些留下的尼安德特人,造成的直接結果為當今歐洲北部很多現代人的基因,都普遍含有1%-4%的尼安德特基因。

最後做個假設,假如當年“智人”沒能絕對壓倒性的將尼安德特人趕走和同化,說不定當今世界的“高級物種”,就不止我們由“智人”進化而來的“人類”還有“尼安德特人”。(袁載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