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勇士,82歲科學家深潛南海1410米海底八小時

大國勇士,82歲科學家深潛南海1410米海底八小時

5月13日8時10分,在眾人關切的目光中,一位年逾八旬的耄耋老人,穩步爬上扶梯,登上了不滿週歲的“深海勇士”號載人深潛器。載人深潛器在潛航員的駕駛下,順利抵達目標海底。他們在海底進行了長達8個多小時的觀察研究和採樣工作,最大下潛深度1410米。

大國勇士,82歲科學家深潛南海1410米海底八小時

這位到訪地球海底1410米深處年齡最大的耄耋老人,就是我國著名海洋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汪品先教授,一位82歲高齡、依然擁有一顆“赤子之心”的科學大家。

大國勇士,82歲科學家深潛南海1410米海底八小時

汪品先正在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探索一號”科考船上,參加“南海深部計劃”西沙深潛航次。該航次共有來自全國14個單位的60名科考隊員參加,主要聚焦於南海西沙海域的冷泉、沉沒珊瑚礁和深海濁流三大科學主題開展科學研究。

大國勇士,82歲科學家深潛南海1410米海底八小時

16時40分,紅白相間的“深海勇士”號順利浮現在蔚藍色的海面上。走出載人艙,汪品先精神飽滿,笑容滿面。他介紹說:“今天下潛的西沙海區獲得了重要發現。深潛器剛到海底,就發現了以管狀蠕蟲和貽貝為主體的冷泉生物群。此後又在玄武岩區,發現了以冷水珊瑚和海綿為主體的特殊生物群,堪稱西沙深海的‘冷水珊瑚林’。這非常值得今後進一步深入研究。”

大國勇士,82歲科學家深潛南海1410米海底八小時

“20多年來,這是我第4次南海科考航次,都是進行國際前沿研究。但前3次都乘坐外國的船,這次乘坐我國自己的船、自主研製的載人深潛器,親眼觀察到南海的海底,真為我國海洋科學技術發展感到驕傲。這趟海底的旅程,真像愛麗絲漫遊仙境,我剛從仙境回來。”汪品先說。

大國勇士,82歲科學家深潛南海1410米海底八小時

汪品先個人簡歷

著名海洋地質學家,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科院院士。

1960年畢業於莫斯科大學地質系;

1981-82年獲洪堡獎學金在德國基爾大學進行研究。主要從事我國海域古海洋學、海洋微體古生物學及和我國環境宏觀演化古環境的研究;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999年春在南海組織中國海區首次的國際大洋深海科學鑽探(南海ODP 184航次;

獲獎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二等獎;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二等獎、四等獎;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

何梁何利科學進步獎等獎項;

歐洲地球科學聯合會獎;

聯合國政府間海洋委員會專家指導組成員;

倫敦地質學會名譽會員;

曾任國際海洋地質委員會委員,國際海洋研究科學委員會副主席;

現任中國海洋研究委員會主席;

中國科學院院士

研究成果

在國內外發表論文百餘篇,專著及論文集十餘種。

系統分析我國近海沉積中鈣質微體化石的分佈及其控制因素,發現南海在冰期旋迴中對環境信號的放大效應,和西太平洋邊緣海對我國陸地環境演變的重大影響,對我國海洋地質學發展做出了創造性貢獻;

在我國率先開展了微體化石定量古生態學和微體化石埋藏學的研究,促進古海洋學和古湖泊學等新方向在我國的開展,開拓和發展了古海洋學研究。

致力於推動我國的深海研究與海洋地質、推動我國參加大洋鑽探的國際合作,於1996年領銜提出“東亞季風史在南海的記錄及其全球氣候意義”大洋鑽探建議書,在1997年全球評價中獲第一名,並應邀擔任首席科學家;

成功地主持了1999年春在南海中國海區首次的國際大洋深海科學鑽探(南海ODP 184航次),取得了西太平洋區最佳的晚新生代環境演變紀錄。

目前是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項目)“地球圈層相互作用中的深海過程和深海記錄”的首席科學家、國家重點學科“海洋地質學”和上海市重點學科“海洋地質”的學科帶頭人。

近年來積極推動中國地球系統科學研究,強調地球圈層之間的相互作用,從海陸結合的角度研究新生代東亞宏觀環境格局的演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