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房價穩定 助力安居樂業——四論促進長沙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城市的幸福感和吸引力,不僅在於“住有所居”,還要“住有宜居”。長沙作為湖南省會,要成為宜居宜業的幸福之城、創業之都,保持適度穩定的房價是基礎。這就需要堅決貫徹“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理念,重拳打擊炒房行為,嚴格整飭市場亂象,著力健全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切實穩定市場預期,保持長沙房價穩定在合理區間。

自2016年10月以來,長沙市先後出臺多項樓市調控政策,對炒房行為的限制力度很大,社會各界尤其是剛需消費居民是非常支持的。必須堅持房地產調控方向不變、目標不降、力度不減,用最嚴格的調控措施,打掉投機者牟利的預期,讓他們無利可圖,鎩羽而歸。

對有意擾亂市場的“炒房團”實施精準打擊,就要細化現有調控措施,及時打好政策補丁,讓投機炒房者無漏洞可鑽。當前,要把落戶監管作為打擊炒房、強化市場監管的重要一環,堅決查處假借人才引進之名、假借他人身份證明等違規落戶的炒房行為;重點對到周邊縣市區購買小門面、車庫、雜物間落戶,鋪面分拆產權落戶等進行專項清理,通過嚴格整治,打消其他潛在炒房者抱有的僥倖心理。

一部分房企是市場亂象的重要推手,要下大力氣規範房地產企業的開發經營行為,尤其要約談那些故意捂盤惜售、人為製造供需緊張氣氛的企業,公開曝光一批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採取列入“黑名單”、限制辦理項目審批、禁止在長沙市範圍內拿地等措施,對其發出清晰的警示、震懾信號。

一些唯利是圖的中介機構是長沙房地產市場亂象的源頭之一,應當對全市房產中介機構展開專項整治,查處中介機構捆綁銷售、哄抬價格、散佈虛假信息、有意組織炒房等種種違法違規行為,堅決打擊炒房的幕後推手、黑手,公開曝光中介機構擾亂市場、有意誘導購房者的手法、“套路”。

擴大市場有效供給,是穩定市場預期的“殺手鐧”。新中國成立之初,一些不法資本家試圖通過囤積居奇、哄抬物價、擾亂市場秩序,挑戰新生的人民政權,人民政府通過調集米棉等重要民生物資,集中供應市場,一舉打掉了他們的幻想。現在政府的實力比當年強多了,政府有能力穩住房產市場價格。從加快預售審批、加快報建手續辦理、督促加快在建項目施工等關鍵環節入手,有效擴大市場供應量。加強制度創新,增加以剛需者為主體、以低收入群體為重點的“平價房”“廉租房”的供應。善於藉助權威主流媒體,用權威信息、權威數據說話,消除購房者的恐慌情緒,達到穩定市場預期的目的。

促進長沙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還必須完善市區兩級調控聯動,真正動真格、下硬招,形成打擊炒房的強大合力。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穩定長沙房地產市場,關係市民幸福指數、關乎城市長遠發展。為了對這座城市的未來負責,不負這座城市百姓的期盼,我們應保持定力,攻堅克難,採取堅決有力舉措抑制炒房、控制房價、穩定預期,讓每一個市民安居樂業的夢想都能照進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