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細胞說,活下來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癌細胞說,活下來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想象一下你若是一個小小的癌細胞,好不容易母體成長到1毫米大小。回想在成長初期,要捱過宿主免疫細胞的攻擊,釋放出誤導周圍細胞的訊號,讓附近的生物組織為你們佈置出適合生存的環境。

癌細胞說,活下來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現在這裡有些擁擠,你想要離開,轉移到其他地方。這是漫漫長路,你如此微小,預定流浪的路程可能超過1m。你要突破原本母體的外緣,將命運交給癌細胞界的上帝,祈求不要被路過的巨噬細胞一口吞下,然後停留在適合你的地方,附著、繁衍,伸出微血管的觸腳,定居下來。

癌細胞說,活下來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用癌細胞的角度來看,活下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能要有數百次失敗的嘗試,才能再往前踏出一步。如果能增加癌細胞的失敗率,就可以延長病人的壽命。

壓力,癌細胞轉移最明確因子

不會轉移的腫瘤細胞,會被稱為「良性」,不容易害死人;會轉移的就稱為「惡性」,不趕快切除、化療,恐會危及性命。癌細胞的致命性,絕大多數來自於「轉移」。科學家投入許多心力,想找出能廣泛阻止癌細胞轉移的共同因子。現在最明確的,就是「壓力」。

癌細胞說,活下來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最早期的研究顯示,罹患乳腺癌的女性病人,如果參加支持性病友團體,統計上非常顯著地可以延長生命。後續許多研究推論,慢性壓力、抑鬱、孤獨感、缺乏社會支持,都會讓癌症病情更加惡化。

於是許多人鼓吹,癌症病人要適度運動、維持正常社交、增加社會參與,儘量保持好的心情。打坐、禪修、呼吸吐納,只要能讓人放鬆,都適合癌症病人練習。不過,一旦癌症發現時已經轉移,要靠這些方法,能達到的成果有限。

癌細胞說,活下來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讓癌細胞儘可能不要轉移、推遲轉移,或許是下階段延長人類壽命的重要里程碑。即使帶著惡性腫瘤的基因,只要癌細胞不轉移、或每次嘗試轉移都宣告失敗,癌細胞跟良性腫瘤就沒有太大差異。

拜科技進步之賜,現在已經可以拆解癌細胞成長、擴散、登陸其他器官的步驟,一步步推估「壓力」產生的各種激素變化,如何協助癌細胞的轉移。

高壓,癌細胞轉移速度恐加快30倍

癌細胞說,活下來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近幾年一些小動物研究顯示,高壓力的環境,可能會讓癌細胞轉移的速度加快30倍。有些研究則顯示,壓力造成的交感神經過度亢奮,或俗稱「自律神經失調」,也可能加速癌細胞蔓延。

理論上,讓大家過著快樂、無壓力的日子就好啦,但現實世界從來不是這樣運作,雖然地球人這20年來脫貧的速度很快,但生存壓力還是籠罩著廣大的中產階級。不過,當你面臨重要人生抉擇時,或許可以思考一下:如果帶給家人美好的經濟生活,可能要以抑鬱症、癌症、免疫系統疾病來交換,是否值得?不過,還是得說清楚,「壓力」只能解釋癌症的一部分成因。並不是無慾無求、練氣功、吃有機,就一定能對抗癌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