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業填表多怪事,檔案管理傷人心

轉業填表多怪事,檔案管理傷人心

當“3.31”轉業批覆的節點一步步逼近時,無論是天上飛的“鳥”、地上跑的“鹿”、水裡遊的“魚”,還是山溝裡的“二踢腳”,都在陸續做著一件事——填表整檔案,只有這個時候,你才會發現,原來這份平日束之高閣、無比神秘的檔案,竟然管的那麼“爛”。

“不翼而飛”的卡片

老王,某部助理員。當年老王還是義務兵的時候,就因“骨骼驚奇、天生神力”,五公里跑進16分、400米障礙1分35秒、手榴彈70米而名聲大噪,下連後他果然不負眾望,參加各級比武摘金存銀,在第7年“順利”提幹。雖然老王提幹後也是幹勁不減,無奈學歷偏低、年紀偏大、進步偏慢,今年也在“戀戀不捨”中無奈轉業。

好不容易等到填表,才發現最重要的提幹材料居然不全了,裡面的兩張“三等功”卡片竟然不見了,Why?詢問整理檔案的人力資源幹事,答案只有三個字“不知道”,再問以前的幾位經手人,要麼就是“不知道”,要麼是 “記不清了”,反正是歷史問題,只能交給歷史負責了!

無奈之下,老王只能輾轉幾個單位的保密室查通令、出證明、複印、蓋章,看著別人檔案裡完好的“三等功”卡片,老王突然想起當年,有個單位年終評功評獎,為照顧平衡、皆大歡喜,竟然能想到把一個優秀士兵的獎勵分成三份,一人給獎章、一人給卡片、一人給喜報,難道……

“無處可尋”的印章

老李,某部副教導員。當年響應學校號召,懷揣“將軍”夢想,攜筆從戎報效祖國,經過十幾年的拼搏奮鬥、兩地分居後,今年終於在打了5年轉業報告,幹了7年的副教導員崗位上“光榮”轉業。

當他欣喜的準備填表時,神秘的人力資源幹事告訴他,1份至關重要的檔案資料缺少學院印章,如果沒有會直接影響他檔案移交。老李當場就懵了,經過幾輪的改革和撤降並改,當年的學院早已物是人非,連個落腳的營房都沒了,當年的印章更是不知身在何處,老李四處求爺爺告奶奶,打了不知多少電話也沒有個準信。

看著填表時間一天天臨近,老李急在心頭。有“過來人”給老李悄悄支招,讓他到路邊電線杆、火車站廁所門、老小區樓道里看一看,也就半個小時、200塊錢的事,可老李心裡老是犯膈應,這檔案從入伍到轉業,個人都沒機會看過一眼,結果這出問題了,就成個人的事了,這萬一刻個假章的事被發現了,是誰來負這個責呢?

“廢紙一張”的獎勵

老張,某部資深副營長,“優秀機關幹部”“優秀基層幹部”“優秀帶兵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參謀”“團嘉獎”“營嘉獎”“連嘉獎”“安全管理先進個人”“裝備管理先進個人”“**比武第一名”“**演習先進個人”……,17年軍齡、30多張獎勵證書,牛不牛逼,耀不耀眼,可沒什麼卵用……

整理檔案時,人力資源幹事就一句話,除“三等功”以上獎勵和受大軍區級以上單位表彰情況外,其它一律不進檔案,獎勵欄裡一律不體現!“草泥馬”,為什麼?上級規定!好吧,“辛辛苦苦十七年,檔案裡面畫鴨蛋”,老張實在想不通,都是組織表彰,都是歷史證明,憑什麼要分個三六九等,偌大一個檔案袋,難道就裝不下幾十張薄薄的紙?

過去17年流的血、流的汗就連個念想都沒了?不是天天教育我們要“崇尚榮譽”嗎?哪怕這些獎勵進了檔案,轉業安置不加分,但至少留在檔案裡以後吹牛逼也有個證明啊?萬一回到地方,組織上要“重用”我們,查看檔案,至少當兵的這段歷史也光榮的啊!

“誰來報銷”的費用

老畢,某部技術員。雖然職務等級不高,但任職經歷卻很豐富,當新兵時在雲南邊陲,下連第二個月就因“機智靈活”被選入某大單位勤務隊,後來發憤圖強考入某西北地區軍事學院,畢業後分配到某海防單位,雖然之後的十來年裡,因改革經歷了三次分流,但好歹在現單位功成身退。

本來是件開心事,結果整理檔案時,徹底傻了眼。這個表不全、那個章沒蓋,反正呆過的每個單位都給他留下了“遺憾”,怎麼辦?把缺的表抽出來寄給老單位辦怎麼樣?鐵面無私的人力資源幹事不同意,認為不符合規定,你說郵寄個《團表》啥的也就算了,可《黨表》《入學通知書》都有唯一編號,萬一丟了怎麼辦?那到外面“照貓劃虎”刻個章、做一份怎麼樣?

鐵面無私的人力資源幹事更不同意,被抓了你說報告我了,我可負不起責。好吧,那就跑吧,可幾千公里的飛機、火車,幾千塊的差旅費誰給報呢?人力資源?你做夢吧,他自己的還不知道找誰報呢。

聽說,前幾年轟轟烈烈搞過什麼“幹部大檢查”,可檔案這麼多問題怎麼就沒人發現呢?還是發現了沒人解決呢?難道管檔案的就永遠不轉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