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管清友的“現在抓緊買房,十年以後買不起”是否有道理

剖析管清友的“現在抓緊買房,十年以後買不起”是否有道理

4月8日至11日,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將在海南博鰲舉行, 本次年會主題為“開放創新的亞洲,繁榮發展的世界”,論壇設置四個板塊,共60多場正式討論。

在11日下午的“樓市:這次真的不一樣”分論壇,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認為,抑制房價的做法值得商榷,建議抓緊時間買房,“因為如果你嫌貴,十年以後更買不起。”

總結管清友的講話,大概可以提煉到幾個關鍵點,第一,中國的房產價格沒有泡沫,也不會走兩極分化或者富含泡沫的路子;第二,國家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以降低房價為目的的方式是不正確的;第三,區域分化將越來越嚴重。

剖析管清友的“現在抓緊買房,十年以後買不起”是否有道理

其實縱觀全國樓市,經歷了將近20年的高速發展之後,現在的發展已經有些畸形。房子從最開始的解決剛需,到後來資本炒作把房子作為一種投資工具。房地產行業也從最初的解決居民的住房需求變成以搶地為主的資本運作,甚至有些地方政府把房地產也做為一個城市開闢新區的手段,房子已經偏離了它本身應有的價值,導致很多地方的房子有價無市。

購房者也從最開始的剛需,變為恐慌性購房。周圍的人都在搶房子,如果自己不搶,房價會不會越來越高,以後會不會越來越買不起房子,於是勒緊褲腰帶一套、兩套的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買房、囤房,導致房價陷入了惡性循環,進入了高速上漲的區間。好在國家及時發現了這個問題,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觀點。在政府的調控下,各地的限購政策紛紛出臺,各地的房價漲幅減速明顯,甚至有些地方還出現了房價下降的情況。

以前房價的上漲,剛需佔了很大的一部分原因,而我國目前的房子剛需情況也有了一定的緩解。相關數據表明,2007年,我國的城鎮化率是40%,而2017年底,我國的城鎮化率已經達到了60%,已超過世界平均51%水平。目前我國大部分城市的房子其實是供大於求的,特別是一些城市為了開闢新區,採用各種政策吸引房地產商去進行投資建房,然而新區的房子房價高、配套設施落後,特別是教育資源、醫療資源在新區幾乎處於空白,導致購房者的購買慾望並不強烈。在樓市限購的情形下,有些城市開始引導購房者去新區購房,提出了去庫存的目標,由此來看其實部分區域的房子已經供大於求了,房價上漲的空間並不大。


剖析管清友的“現在抓緊買房,十年以後買不起”是否有道理

參照發達國家的發展情況和我國經濟發展的情況來看,未來十年,特大城市比如北上廣深市中心的房價由於受制於供求關係,房價將繼續保持在高位,但是二三線城市隨著交通的發達、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衛星城也將逐漸的發展起來,衛星城的房價將逐漸的向二三線的中心城市靠近,而由於衛星城的分流,二三線的中心城市房價漲幅也將放緩。

所以在未來的十年,房價肯定要漲,但是不會如同過去的二十年一樣的瘋漲,而是會維持一個合理的漲幅。如果是剛需購房者,那麼趁早買是正確的,畢竟房價會逐步的上漲,早買可以節省一部分的資金。但是受制於限購政策、金融成本的增加和漲幅的降低,投資性購房的收益將逐漸收窄,以炒房為目的的購房者如果要買房就要慎重的考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