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十二期《放學別走》後,對蛋蛋後有了重新定義

首先,淡寫君看這個節目的最大吸引力是主持人是撒貝寧,輕鬆幽默,逗趣詼諧。

看完十二期《放學別走》後,對蛋蛋後有了重新定義

特別是他對20年前的自己說的一段話,“如果我看到當時那個在校園裡瞎逛、無所事事的那個我,我會對他說:你知道北大有一個地方叫做圖書館嗎?”

看完十二期《放學別走》後,對蛋蛋後有了重新定義

在節目的最後一期,小撒提到蛋蛋後最大的已經18了,完全可以自主承擔法律責任了,

但淡寫君還是希望,在這個如花似玉的年齡,每個蛋蛋後都能珍惜求學階段。

看完十二期《放學別走》後,對蛋蛋後有了重新定義

《放學別走》節目中,蘿蔔(16歲)、饒子豪(16歲)、朱子然(11歲)、陳柯帆(16歲)、朱佳煜(12歲)、李欣瑞(16歲)、絲琳(13歲),七個11—16歲的蛋蛋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個人都具備獨立思考能力,這些也許和家庭的薰陶有關,亦或是整個社會大環境對他們的影響,但無論是那種因素影響的,都是一個積極的影響。之前80後90後對蛋蛋的看法大概是這樣的:時尚的一代、不在三次元的一群人、熊孩子、豬隊友、養尊處優、非常有錢、情感早熟、特立獨行、網絡大時代出生,接受新事物能力極強、垮掉的一代。

看完十二期《放學別走》後,對蛋蛋後有了重新定義

作為90後,看到他們這麼優秀,已經不敢說他們是垮掉的一代了。80後說90後是垮掉的一代,90後說00後是垮掉的一代,而00後又把這個鍋甩到了10後身上,10後表示20後馬上就要出生,這個鍋可以繼續甩。節目中小撒對這個問題也有了一個完美的解讀,與其說是垮掉的一代,倒不如說是對下一代的嫉妒。因為下一代年輕,正經歷著人生最美好的而我們已經不可能回到十幾歲那段美好的青春時光了。我們唯一對付看著我們牙癢癢的青春靚麗、滿臉膠原蛋白的人,我們唯一能對付他們的方法就是就是貼上一個標籤:你們是垮掉的一代。其實,每個人都不會把他們看作是垮掉的一代,因為他們承擔著下一代國家的未來。蘿蔔在節目中就表示:00後羽翼未滿,但不代表沒有能力,未來需要各個年代間通力合作。

看完十二期《放學別走》後,對蛋蛋後有了重新定義

一般蛋蛋後的母親是80後,亦或是70後,對於他們所不理解的還有一件新鮮事物是cosplay,也就是蛋蛋後對二次元文化的追隨,其中90後也有這種現象,並且偏向於鄰國的二次元文化,也許是因為鄰國的動漫領域暫時比過內較為突出吧。出現了對日本二次元文化的追隨,這個本身也無可厚非,每個蛋蛋後都有追求各種文化的權利,但作為蛋蛋後的父母可能就無法接受這種行為了。作為父母反對二次元,主要有四種看法:說話陰陽怪氣、用詞稀奇古怪、奇裝異服、幼稚。

對於自己的孩子瘋狂看漫展更是無法接受,時代的快速發展才造就了家長與孩子這之間鴻溝的出現,不過作為蛋蛋後追隨二次元文化的也只是少數,即使不接受這種文化,有些家長也會本著愛孩子的角度,來支持他們的這種想法或者做法。

看完十二期《放學別走》後,對蛋蛋後有了重新定義

第一期中有一個傑出的零零後——喻言,諾亞大陸創始人以及諾亞大陸CEO。

作為一個00後,有一家估價為1250萬的公司,還是值得許多人學習以及參考的。不過,這其中她的能力只是一方面,更多的還是父親為他做出的貢獻,雖然節目中表示他父親是作為他的下屬,但不能忽略父親在這個公司中存在的價值。創業這個課題對每一個年齡段都開放,取得成功的也存在於每一個年齡段。即使不成功對於以後的成長也是有好處滴,對於各個方面的問題將會考慮的更加周到。

這些只是零零後的一種縮影,即使沒有這麼優秀,但也足夠優秀。在網絡科技發達、資源共享、經濟共享的情況下,蛋蛋後面臨的機會也將越來越多,但危機也將越來越多。任何事物都具備兩面性,所以在這時父母對子女的教育以及培養就顯得至關重要。

最後,希望每一個蛋蛋都能夠珍惜當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