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食品添加劑色變?沒有必要

談食品添加劑色變?沒有必要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會直接接觸到食品添加劑,但每天都間接的接觸到了,像麵粉、米飯、油鹽醬醋茶都含有食品添加劑。油裡面含有抗氧劑;醬裡面含有防腐劑;鹽裡面含有抗結劑;醋裡面含有防腐劑。有些人可能會有這樣的生活常識,食味精不宜於身體健康,會使用雞精或其他替代品,在製作雞精的過程中會用到味精恐怕鮮有人知。可樂會有酸味,是添加了食用磷酸和磷酸二硫酸共同發揮達到的效果;染色饅頭裡面添加了檸檬黃和著色劑;口香糖裡面添加了複合食品添加劑,有的人在嚼口香糖的過程中會出現誤吞的情況,甚至有人說口香糖吞入腸胃中,無法被消化,其實不然。淡寫君不建議吞食口香糖,但誤吞口香糖是無害的。總之,我們日常生活中經過加工的食品,基本上都含有食品添加劑。

談食品添加劑色變?沒有必要

談食品添加劑色變?沒有必要

有些人可能會有這樣的疑慮,我們食用的食品都有添加劑,還能放心的吃下去嗎?其實這種疑慮是多餘的。食品添加劑是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質,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目前我國食品添加劑有23個類別,2000多個品種,包括酸度調節劑、抗結劑、消泡劑、抗氧化劑、漂白劑、膨鬆劑、著色劑、護色劑、酶製劑、增味劑、營養強化劑、防腐劑、甜味劑、增稠劑、香料等。

防腐劑——常用的有苯甲酸鈉、山梨酸鉀、二氧化硫、乳酸等。用於果醬、蜜餞等的食品加工中。

抗氧化劑——與防腐劑類似,可以延長食品的保質期。常用的有維C、異維C等。

著色劑——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紅、莧菜紅、檸檬黃、靛藍等。它可改變食品的外觀,使其增強食慾。

增稠劑和穩定劑——可以改善或穩定冷飲食品的物理性狀,使食品外觀潤滑細膩。他們使冰淇淋等冷凍食品長期保持柔軟、疏鬆的組織結構。

膨鬆劑——部分糖果和巧克力中添加膨鬆劑,可促使糖體產生二氧化碳,從而起到膨鬆的作用。常用的膨鬆劑有碳酸氫鈉、碳酸氫銨、複合膨鬆劑等。

甜味劑——常用的人工合成的甜味劑有糖精鈉、甜蜜素等。目的是增加甜味感。

酸味劑——部分飲料、糖果等常採用酸味劑來調節和改善香味效果。常用檸檬酸、酒石酸、蘋果酸、乳酸等。

增白劑——過氧化苯甲酰是麵粉增白劑的主要成分。中國食品在麵粉中允許添加最大劑量為0.06g/kg。增白劑超標,會破壞麵粉的營養,水解後產生的苯甲酸會對肝臟造成損害,過氧化苯甲酰在歐盟等發達國家已被禁止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

香料——香料有合成的,也有天然的,香型很多。消費者常吃的各種口味巧克力,生產過程中廣泛使用各種香料,使其具有各種獨特的風味。

談食品添加劑色變?沒有必要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劑可以防止食品腐敗變質,保持或增強食品的營養,改善或豐富食物的色,香,味等。實際上,不使用防腐劑具有更大的危險性,這是因為變質的食物往往會引起食物中毒的疾病。另外,防腐劑除了能防止食品變質外,還可以殺滅麴黴素菌等產毒微生物,這無疑是有益於人體健康的.

談食品添加劑色變?沒有必要

2009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受到汙染導致千餘名嬰幼兒受到傷害;

2011年3月15日,雙匯使用瘦肉精餵養的豬肉事件在央視曝光;

2013年5月,湖南省攸縣3家大米廠生產的大米在廣東省廣州市被查出鎘超標事件經媒體披露。

……

談食品添加劑色變?沒有必要

每年爆出的食品安全事件,都造成了大眾的恐慌,但是,食品安全問題多數是源於非法使用添加物或是超量使用添加劑。合理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劑,不會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正確的看待食品添加劑,有利於行業發展和百姓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