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都不想上班了?

《圓桌派》有一期節目中,談論到現在年輕人普遍不想上班的事情時,嘉賓說了這樣一段話:“年輕人不是不想工作,是不想上班,因為上班是那種組織環境底下的生活,而且還有組織化的時間表。”

簡而言之,就是上班和工作,完全是兩回事。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都不想上班了?

上班和工作的區別

如果時間倒回20年前,你跟人討論「上班和工作的區別」,他們只會覺得你腦子有病。那個時候上班=工作。

那麼為什麼到了現在「上班」和「工作」有了明顯的區別呢?

因為互聯網出現了,在互聯網時代人與人之間,人與世界之間的關聯變得異常緊密,這是之前幾千年都從未有過的。

在沒有互聯網的時候,人們生活相對簡單,只是活在自己的圈子裡面,不瞭解外面的世界是怎樣的。

互聯網的出現打破人們原本的生活圈子,我們能更直觀的看到比我們富裕的階層的生活現狀。

攀比心、羨慕、嫉妒、追求在這一刻被無限放大,所有人的目標變得一致,向更好的階層進擊。

也就有了「上班」和「工作」的差別。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都不想上班了?

上班,更像是那些活在自己的圈子裡的人做的事情,在規定時間內到規定地點去做規定的事情。

工作,則是一種有奮鬥目標,實現自身價值並且能讓人產生成就感的事情。

說白了,現在社會上班的人只為生存,而工作的人為了實現自我價值。

寧為工作折腰,不向上班低頭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想上班呢?

因為我們中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哪種生活,在剛畢業的那幾年裡是我們一生中最混亂的時間。

有多混亂呢?我們羨慕著別人的生活,卻又無力改變自己的生活,想要努力可是又缺乏鬥志。

於是只得一邊抱怨著“不想上班”,一邊埋頭幹活。

突然想到自己剛畢業的那兩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不知道該幹什麼,就在電視臺混日子,每天出庫電影,上電影,上圖片,千篇一律,工作稍微有點變動,我就驚慌不已、手忙腳亂。

因為,固定的事情做多了,人就變得沒有應變能力了。

那段時間我極其厭惡上班,我覺得那就是面“照妖鏡”,照出了我的無能和無奈。

不想上班的年輕人,不過是在掙扎罷了!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都不想上班了?

從「上班」到「工作」,我們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斜槓青年、淘寶店家、網紅直播,這些新興職業的興起,貌似是在這個不穩定的時代,給自己多一條退路。實際上,正是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表現。

我一個朋友在畢業後3年時間裡,換了5份工作,基本上是每半年就換一份工作。

她跟我說,她這樣換工作就是因為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做什麼,所以每一樣都試試。

遇見這份工作後,她就像換了個人似的,我很少聽到她抱怨工作、吐槽同事的話了。

轉而我們聊起了彼此業務上的事情。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都不想上班了?

之後她的轉變讓我真正認識到,什麼叫“如魚得水”。她很適合這種與人打交道的工作,上手很快,也很快摸清了這個行業的套路,今年她已經與北京的一家早教中心,合夥在成都開設分店了。

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你才能能感覺到什麼是為自己而活。

不過在這兒之前,你得扛得住“痛”。

還是我那個朋友的故事,她在找到適合自己做的事情前,經歷了兩年的迷茫。

這兩年期間,父母不理解她的行為,覺得她就是作,和父母在家裡三天一大吵兩天一小吵。

她自己也曾懷疑過自己,有時候也想著自暴自棄。

不好在,這些“陣痛”她都熬過來了,她的父母現在也覺得她當初的想法是正確的。

再回憶起,那兩年的經歷,她這樣跟我,那個時候她也並不清楚自己想要做什麼。

可她覺得,在自己最艱難的時候,都不想去做的事情,一定是自己不想做的。

清楚自己不想要什麼之後,也就能慢慢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都不想上班了?

不想上班的年輕人,是一群處在“十字路口”的人,既不能以“孩子”自稱,又沒有底氣做一個真正的“大人”。

從「上班」到「工作」,要完成的是對自己的重塑。

是從為生活努力,到為自己努力的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