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判斷自己是不是跟對了領導?就看這6個字!

有時候,有些事情,真的不是自己得問題。

一個人走會走得很快,但一起走才會走得遠。身在職場就要依附於群體之中。

因此,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換句話說,就是什麼樣的領導才值得你待下去?

怎樣判斷自己是不是跟對了領導?就看這6個字!

一、喜歡做這3件事的領導不要跟

1.無謂的加班

鼓勵什麼,就會得到什麼。鼓勵加班,那麼得到的就是工作量。

那麼一個公司,最終需要的是工作量嗎?顯然不是!

公司需要的是結果,是產出!

現代企業的一個特徵就是:有大量的腦力型勞動者。對體力型勞動者來說,做的工作都是流程和規則非常既定的,幾乎不需要任何思考,比如流水線工人,比如客服,多花 1 個小時就多產生 1 個小時的成果。

可對於腦力勞動來說,比如一個市場經理,他付出 8 小時和 12 小時,你很難說,哪個產出更大。因為你無法控制他的思維。

在這種情況下,鼓勵加班、鼓勵工作量的文化一旦建立,就會非常可怕。因為所有人會覺得那就是好壞的衡量標準,然後不斷加班,做著無用功。

舉個例子,《紐約客》曾經刊登過一個漫畫,畫中的辦公室門上寫著「XX 公司銷售經理史密斯」,牆上只有一個標語「思考」。這位經理兩腳擱在辦公室桌上,臉超天花板,口吐菸圈,門外經過的兩位長者走過,互相交談說:天知道他是不是在思考我們的銷售問題!

因此,真正有管理能力的領導,不會鼓勵加班,而是鼓勵結果。

怎樣判斷自己是不是跟對了領導?就看這6個字!

2.維持關係靠團建

很多管理者都喜歡搞團建,認為這是促進團隊協作的良藥。看著團隊打成一片、其樂融融跟大家庭一樣,的確會緩解自己的很多焦慮。

但實際上,一個理智而成熟的人才,會懂得如何高效地溝通與合作,完成自己的工作目標,根本不需要先通過團建讓大家玩在一起,把關係弄好,再因為團隊成員之間的私人關係好了,所以就更加配合工作。

舉個例子,一家公司的 HR 部門員工,不僅一起上下班、一起逛街、一起吃飯,連上廁所都要手拉手一起。但這家公司的業績呢,真的很一般,人員效率比行業老大低了一大截。

另一些公司,初看一下,覺得好像死氣沉沉,每個人都面無表情、來去匆匆,只顧著自己手頭的事情。我們去做訪談的時候,他們也就是回答問題,都不寒暄,就又回去工作了。但是,他們團隊卻非常高效。

那是因為互聯網時代,壓力大、節奏快、需要創新、需要執行力,多數是喜歡高效、獨處、深入思考的,他們對工作的最大需求就是:

跟同樣聰明的人一起工作,一起碰撞出更酷的想法,不會有任何人拖累他們的進度。能夠有人一起吃飯、一起唱 K、一起各處玩,並不是他們對一份工作的需求。

團隊看起來一片和氣,可能只是管理者的安慰劑。

怎樣判斷自己是不是跟對了領導?就看這6個字!

3.過分依賴某個員工

你有沒有聽你的領導說過這樣一句話,“xxx是不可被取代的,我希望大家都向他學習。”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我手裡能用的資源,比如升職名額、加薪額度甚至我自己的時間等等,幾乎都被對方佔用了,我沒有資源可以提供給團隊其他人,那其他人就很難成長,這又加劇了我對這個人的依賴,形成惡性循環。

舉個例子,

我一個前同事,從諮詢公司去了甲方 HR 部門,他的老闆作為 HRD(人力資源總監),之前一直不被 CEO 待見,因為 CEO 覺得他思考高度不夠,總是關注細節,沒有大局觀。

我同事進了團隊之後,幫 HRD 做了多次彙報 PPT,被大老闆大加讚賞,覺得 HRD 進步很快、思路清晰。自此,這位 HRD 就極其倚重他。但實際上,他的存在,是掩蓋了這位 HRD 本身能力不足的問題。

沒有人是絕對無法替代的,如果有,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

怎樣判斷自己是不是跟對了領導?就看這6個字!

做到這6個字的領導值得你跟隨

1.有能力

這個能力是廣義的,即,能夠帶領部門或者公司走向成功。

邏輯容易理解,我跟著你,是因為有前途,能成事。你當了皇帝,我才能做大將軍;你成了上市公司董事長,我才能財富自由、身家千萬。

我希望我的老闆是劉備、曹操和孫權,而不是劉表、袁術和嚴白虎。

看看建國前的黨史,你會很有啟發。長征初期,毛主席還只是個被冷落的邊緣人物,後來迴歸政治舞臺,接著重掌權柄,最後成為了絕對的領袖,享有廣泛擁戴和至高的權威,為什麼?原因很多,但有一樣是肯定的:逆天的個人能力。

“能力”是判斷老闆好壞的第一要素。你越崇拜老闆,你越容易跟隨走到最後。

怎樣判斷自己是不是跟對了領導?就看這6個字!

2.懂分享

人性很容易在這個環節出問題。歷史上太多這樣的事,足夠寫一本《兔死狗烹案例大全》;日光之下無新事,同樣的故事,也在職場商場中循環上演,古今無異。

以前看過一則新聞,《優酷上市,員工發財?》,唏噓不已。

俞敏洪拉人入夥做新東方的時候,每人負責一塊業務,各做各的,賺到錢交一部分給總部,其餘各自拿去。裂土封疆,每個人的動力就上來了,老俞也合適。

從純粹利己的角度,合理的分享,能夠凝聚人心、激勵團隊,把事情做得更大,最終受益的還是老闆。華為的任老闆深諳此道:事情做起來了,切一小塊也很牛逼;事情沒做起來,股份全是你的又有卵用?

利益驅動才是做事業的基石,合理的責權利才能把事情做得穩定長久。

怎樣判斷自己是不是跟對了領導?就看這6個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