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嚮往光明,越要默默地紮根於黑暗!(黑白先生)

越嚮往光明,越要默默地紮根於黑暗!(黑白先生)

越嚮往光明,越要默默地紮根於黑暗(黑白先生)

人為什麼害怕黑暗?

知乎上說,對黑暗的畏懼應該是人類從祖先那裡繼承到的,深入基因的習慣。首先人類沒有進化出夜視的能力,這是畏懼的前提。

在遠古時代,人類還沒有到達食物鏈頂端的時候,人不僅是獵食者,更是獵物。而很多獵食者都是夜間出來覓食,人類在黑暗中更容易遭受到猛獸的襲擊。此外,在夜間人類更加難以獲得周圍環境的信心,更容易遭受到諸如懸崖、沼澤等危險因素的威脅。

還有一些永久黑暗的環境,比如洞穴,在這些環境裡往往生存著毒蛇、毒蜘蛛等致命的存在,久而久之,人類對這些絕對黑暗的場所也敬而遠之。

與其說人類懼怕黑暗,倒不如說是人類懼怕在黑暗中的不確定因素帶來的威脅。

因為害怕,所以不敢在黑暗中前行。可是,沒有人能一直呆在象牙塔,也沒有人能一直住在雲端的城堡,世界也不會一直有避風港。想要成長,就要走進黑暗迎接不確定因素帶來的焦慮。

讀過一個故事:

有一位商人在翻越大山時,遭遇到一個攔路的劫匪,這個商人見狀掉頭便跑,劫匪在後面緊追不捨,慌亂之中他們雙雙進入一個山洞,然後迷失在裡面走不出來了。

在山洞中,商人先遭到劫匪一頓毒打,並被搶走了隨身攜帶的所有財物,其中,包括最重要的東西:一把用以照明的火把。

幸好劫匪沒有傷害商人的性命,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遭劫的商人無奈的在山洞中摸黑尋求出路。其間,他四處碰壁,舉步維艱,頭面和四肢被刮蹭的傷痕累累,鮮血直流。最終,他憑藉著堅強的毅力,和適應了長時間黑暗的敏銳視覺,仔佃的辨別著方向,終於捕捉到了黑暗裡的一絲微弱光芒,逃出了山洞。

而劫匪自從奪得商人的火把,他便點亮火把,為自己照明瞭道路,照亮了四壁,在行進之中,沒有受到任何的磕碰刮蹭,但在山洞之中,始終也無法找到出去的路,他走來走去,又不知走了多少次的回頭路,最終在恐懼和飢餓中力竭而亡。

此事是何等的譏諷,又是何等的滑稽。沒有火把的人最終走出黑暗,走向光明;而有火把的人卻永遠葬身於黑暗的山洞之中。

周圍的光芒太亮反而影響我們看遠方,猶如在燈紅酒綠中更容易迷失自己。

尼采說:“其實人跟樹一樣的,越是嚮往高處的陽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越嚮往光明,越要默默地紮根於黑暗,一個人要想成熟進步,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勇氣來審視自己和足夠強大的靈魂來剖析自己。

一個社會也一樣,敢於面對,勇於改變,這才是一個社會進步的體現。魯迅先生早就說過:“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大膽地說話,勇敢地進行,忘掉一切利害,推開古人將自己的真心話發表出來,將中國變成一個有聲的中國。” 可是,只要有人批評,曬出社會的陰暗面,總有一些人就會站出來罵街說,這是社會的負能量。

曝光黑暗真的是社會負能量嗎?我不這麼認為,因為:正能量肯定不等於只能說好話,不能揭露陰暗面。因為社會需要的正能量必然包括正義感和良知。

美國開國元勳傑斐遜有一句名言:“異議是愛國的最高形式”,所謂愛之深恨之切也正是這個道理。社會不是不允許讚美,但若要比較,竊以為,批評具有更高價值。鑑於權力對社會資源的全面掌控,讚美的好處不言而喻,而批評卻需承擔更大風險。本人更贊同不違背良知發言。 其實中國這片土地,高人有的是。從來不缺乏批評能力,缺乏的是批評的環境和精神。缺乏的是接受批評的胸襟。

顧城說,黑夜給了我一雙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很喜歡顧城詩中的意境。越接觸黑暗越嚮往陽光,越接近黑暗越珍惜陽光,越明白黑暗越懂得陽光,越能描繪出光明的美好。所以一個讚頌光明的詩人投入了死神的懷抱,因為儘管曾經無限接近可終究還是黑暗的底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