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與危機並存,海螺水泥能否成為下一個板塊龍頭股?

機遇與危機並存,海螺水泥能否成為下一個板塊龍頭股?

資本市場中水泥板塊一直以來都備受資本的青睞,此前無論是景氣度高漲的2011年,還是水泥總產量創歷史新高的2014年,全國各地水泥企業都呈現一片歡慶的氣氛,到了2017年和2018年水泥又一次迎來了輝煌時代。

營收與淨利潤雙增長,業務發展迅速

海螺水泥(00914—HK,600585—CN)作為水泥行業的龍頭,其主營業務為水泥、商品熟料及骨料的生產、銷售。

根據公司年報數據顯示,按中國會計準則,2017年海螺水泥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為735.92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較上年同期增加34.2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58.5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85.87%;每股盈利2.99元,較上年同期上升1.38元╱股。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制的營業收入為753.1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34.6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58.9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85.43%;每股盈利3.00元。

機遇與危機並存,海螺水泥能否成為下一個板塊龍頭股?

(圖片源自:港交所)

雖然水泥行業近年來發展強勢,但受供給和需求的影響,南北方水泥企業出現了明顯的分化,相對於南方地區水泥企業盈利新高,北方企業則遜色了不少。

從需求方面看,由於水泥涉及到的下游基建、地產和農村建設,一定程度上都和經濟發展有很大關係,因此從需求變化來看,近年來人口大幅流出,經濟發展停滯不前的華北、東北地區,需求呈明顯下滑的態勢;而南方地區人口呈淨流入的狀態,導致南方成為水泥需求的主要趨勢,並且呈延續的狀態。

從供給方面看,水泥行業已經進入產能過剩的階段,錯峰限產是控產量的最有效的方式,北方限產情況明顯強於南方,隨著整體行業整體供給收縮,水泥迎來漲價的契機。

由於南方地區產量被限制的情況較少,再疊加需求量又充裕,就使得南方區域的水泥企業盈利能力要明顯優於北方,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海螺水泥業績發展如此迅速的原因。

資本市場中,由於近期華潤水泥受高位折價配股消息的影響,股價一度下跌。然而看好水泥的資金還需尋找一個出口,這時海螺水泥或是首位選擇。

從海螺水泥的股價走勢上看,受水泥悲觀情緒的影響,海螺水泥在6月12日跌至-2.2%之後迅速組織反攻並一路上行至收漲2.13%,打出了港股市場50.45港元的歷史新高,當日A股市場大漲4.18%後也打出了37.84元人民幣的歷史新高。

海螺水泥評級上調

根據港交所6月13日資料顯示,Schroders Plc於6月8日在場內以每股平均價49.3976港元增持31.4萬股,涉及資金大約1551萬港元。增持後,Schroders Plc持有股份最新增至6524.3萬股,比例由4.99%上升至5.02%。

除此以外,海螺水泥強健的業務和財務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受中國水泥供給側改革的影響。同時,得益於自身自給自足、擁有大規模生產設施及毗鄰便捷的水路運輸等條件,海螺水泥在市場上佔據龍頭地位,並擁有成本優勢。並且這一良好的狀況在可預見的未來將保持不變。另一方面,海螺水泥在收購和分紅派息方面實行非常保守的財政政策,適度的資本支出需求,即便水泥價格從當前高點下降,公司仍將繼續生成高自由現金流。

因此,惠譽評級將海螺水泥的長期發行人違約評級和高級無抵押評級從“A-”上調為“A”。

海螺水泥在各種環境下的盈利能力和自由現金聲稱能力都優於國外其他水泥生產企業,在成本有很大的優勢。例如,2015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低迷,海螺水泥仍實現了25.9%的EBITDA利潤率和1.5%的自由現金流比率,相比之下,投資級國際建材同業公司的平均EBITDA利潤率為19.5%,自由現金流比率為-1.4%。

不僅如此,海螺水泥還擁有持續的現金流生成能力,強健的利潤率、謹慎的收購策略、適度的股息支付和低資本支出,讓海螺水泥在2015年身處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週期性下滑的環境下,公司依然能從2011年至今一直保持良好的現金流生成能力。根據公司財報數據顯示,2017年分紅後自由現金比率為14.7%,且自由現金流生成能力未見任何顯著變化。

海螺水泥財務狀況一直穩健,即使在行業低迷時期,其公司的運營資金流調整後淨槓桿率為0.6倍,投資建材同業公司大約為3.5倍。由此看來,海螺水泥無論是在實體方面還是在資本市場中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 作者|劉玲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