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業分佈式光伏如何實現平價上網?

5月3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發佈《2018中國市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合理把握髮展節奏,優化光伏發電新增建設規模。嚴控光伏發展的基調,引發了全行業前所未有的市場大震動。該文件指出,2018年暫不安排普通光伏電站指標,分佈式光伏發電安排10GW左右的規模,僅5月31日前併網的才能納入中央財政補貼範圍;自6月1日起降低度電補貼0.05元/千瓦時至0.32元/千瓦時。6月1號後併網的分佈式頂目,由地方政府依法予以支持。

國家發展光伏的方向是堅定不移的,國家對光伏產業的支持是毫不動搖的,國家對於技術先進、發展質量高、不需要中央財政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規模是放開的,地方可根據接網消納條件和相關要求自行安排建設。事實上,在廣東、吉林、浙江、江蘇、上海、北京,天津等省市,工商業平均電價超過0.8元/度,在工業商用電側,光伏發電完全具備平價上網的基礎。

工商業分佈式光伏如何實現平價上網?

各省市工商業平均電價

判斷一個項目達到平價上網的條件,還有投資價值,我們設定三個標準:

1、光伏度電成本低於電價

2、投資收益率大於12.5%

3、成本回收期低於8年

我們以浙江某工業廠房為例,安裝一個400kW的光伏電站,該廠房平價電價0.86元,早上8點開工,下午18點收工,開工期間光伏用電可以全部自用,正常工作日8點之前和18點之後和休息日餘量上網,以脫硫電價0.36元賣給電網公司,綜合計算自發自用比例為80%,餘電上網比例為20%。

先計算成本,531新政策出臺後,組件和逆變器等設備廠家下降了價格,400kW的光伏電站原材料和安裝成本可降到4元每瓦,EPC利潤也會下降,算0.5元每瓦,這樣整個系統初裝費用為180萬元。

再計算收益,400kW在浙江地區,平均每年發電40萬度,自用比例為80%,按0.86元每度價格算,每年收益為27.52萬元,餘量上網比例為20%,以脫硫電價0.36元賣給電網公司,總費用為2.88萬元,加起來為30.4萬元。

再來算度電成本,光伏電站生命週期20年以上,加上運維的費用,算5.0元每瓦,再加上前期財務成本,總費用為240萬元,算上組件衰減,20年總髮電度數為800萬度,平均度電成本為240/800=0.3元,已經低於脫硫電價。

最後比較一下自用電各比例的投資收益率和成本回收期

工商業分佈式光伏如何實現平價上網?

由上圖可以看到,在三類地區,平均每天峰值日照時數大於3.3小時,自發自用比例超過40%,即使沒有國家補貼,依然有投資價值。建議各位提前佈局,搶佔市場先機。

我國中東部工商業發達。利用閒置的工廠屋頂,安裝光伏發電系統,有兩個方面高度契合,光伏發電就在企業屋頂,和用電負荷相契合,節省了傳輸成本;二個光伏發電的高峰期和企業用電的高峰期相契合,節省了峰值電費開支。而且,光伏電站建設於廠房之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溫的效果,在夏季尤為明顯,降低了降溫電費開銷,減少企業的能源消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