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鍾情於生活又忠於生活的畫家——敬庭堯

一位鍾情於生活又忠於生活的畫家——敬庭堯

敬庭堯

敬庭堯一九四九年生於四川省射洪縣。一九六五年入伍,一九八五年三月至一九八九年七月入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深造四年。解放軍總後勤部政治專職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北京美術家協會理事、全軍美術高級職稱評委。被中國文聯評為“中國畫壇百傑”畫家,享受國務院特殊貢獻津貼。曾榮立三等功三次,嘉獎六次。

作品《重逢》、《月朦朧》、《雪域魂》、《長纓•長纓》先後入選第六、七、八、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另有《窯洞》、《盼牧歸》、《公元一九九七》、《生命之堤》、《風雨同舟》、《寒夜》、《戈壁風流》、《紅軍長征驛站》、等十餘幅作品在全國和全軍美展中獲獎。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國畫研究院、軍事博物館、中南海、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中央軍委八一大樓收藏。《重逢》由鄧小平作為國禮贈送日本中曾根首相,並收藏於日本東京博物館。

出版著作有《敬庭堯速寫集》、《敬庭堯人物小品集》、《百傑畫家敬庭堯作品精選》、《敬庭堯畫集》、《敬庭堯素描》、《敬庭堯水墨人物》、《西藏風骨》、《國墨風範》、《大匠之門》、《丹青典藏》等。

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電視臺、中央數字書畫頻道、四川電視臺、西藏電視臺等先後拍攝並播出《大地之戀》、《根深蘊厚大地情》、《老敬過年》、《青藏高原之旅》、《西行阿里》、《心中有朵格桑花》、《太陽鳥飛翔的地方》等多部反映其藝術和藝術活動的電視專題片。

2007年在中國美術館成功舉辦大型個人畫展《西藏風骨》,隨後在瀋陽、珠海、常州、拉薩、成都、濟南、上海、廣州、香港等城市巡迴展出。

20多年來,先後40多次深入藏區採風,曾三次穿越西藏。從唐古拉山到珠穆朗瑪峰,從崗仁波齊神山到可可西里無人區,從古格遺址到布達拉宮都留下了他探索的足跡。數十次到邊防哨所、兵站等人跡罕至的地方體驗生活,收集創作素材,對雪域高原的風土人情情有獨鍾。近年來運用中國畫傳統繪畫材料與藏畫礦物顏料相結合,創作出一大批既傳統又獨特的反映西藏風情的作品,得到美術評論家的充分肯定和行內人士的高度關注。多年來資助藏族貧困失學兒童三名、藏民小學校一所,被藏族同胞譽為“高原之子”。

一位鍾情於生活又忠於生活的畫家——敬庭堯

山風MountainBreeze 2003年紙本 200cm×140cm

庭堯是一位鍾情於生活又忠於生活的畫家。

他選擇雪域高原為他的創作基地,體現了他獨特的審美視角,他選擇雪山是連同酥油和犛牛糞一起熱愛著的。他從高原回來,夫人用洗衣粉洗淨了他那身滿是酥油味兒的衣服會使他不舒服好幾天。他用自己的心靈去體驗高原的心靈,所以他的畫有種精神的東西,正是這種東西打動著觀眾。

高原的粗獷、雄厚,蒼涼而又不失深度的美感染了敬庭堯20年,為此,他的生活觀跟著審美觀一起發生著變化,這種生活觀到了筆墨中就變得非常灑脫,絕無那些小器的點綴、裝飾,更無做作。真實,是敬庭堯作品中最寶貴的元素。看他的畫,我們直接感受到了青藏高原。

——程大利

一位鍾情於生活又忠於生活的畫家——敬庭堯

盼牧歸200cmX240cm1995年紙本

一位鍾情於生活又忠於生活的畫家——敬庭堯

飄動的經幡FlyingScriptureBanners2007年紙本350cm×300cm

一位鍾情於生活又忠於生活的畫家——敬庭堯

天路小站2007年紙本280cm×438cm

一位鍾情於生活又忠於生活的畫家——敬庭堯

天界子民 2003年紙本230cm×120cm

一位鍾情於生活又忠於生活的畫家——敬庭堯

朝佛2011年紙本180cm×97cm

庭堯是一個非常好的畫家。

他以苦為樂,視生活為空氣,沒有就無法生存……

他視創作為水,沒有就要枯竭……

他講真話,不會為了討好而去迎合或取悅。

他的畫結實,有質感、有張力,帶給我們歷史的回顧,讓你感到厚重和高原缺氧的顫音。

他是大地的兒子,是一個讓我尊敬的人。

——文懷沙

一位鍾情於生活又忠於生活的畫家——敬庭堯

菩薩像2011年紙本68cm×76cm

一位鍾情於生活又忠於生活的畫家——敬庭堯

寫意佛像之白度母 2014年 紙本 68cm×138cm

一位鍾情於生活又忠於生活的畫家——敬庭堯

六字箴言 2007年紙本332cm×160cm

在敬庭堯幾十年創作的積累中間,他的作品大致分成了兩類。一類是經過反覆咀嚼過的精心製作,屬於莊嚴肅穆的題材,具有很強的製作感和描繪感,還有一類是近距離的反映藏民的形象,當代藏民的生活形態,具有很強的現場感,能夠讓你非常清晰的感覺到他在作畫現場充滿激情的真實感。他的作品中具有某種鮮明的肌理效果,這是一種表現技法形式的創新,儘管對於藝術的表現方式見人見智,但我們在敬庭堯作品前感到某種沉重和張力卻是實實在在的。

——馮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