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賢王忠肝義膽——怡賢親王允祥

怡親王允祥與雍正帝關係非常親密,宮中事務無論大小,他都涉及參與,在雍正王朝中有舉足輕重地位,但是有關允祥的歷史資料各處並不多見,甚至不少人對其瞭解甚少,更不知道他究竟幫了雍正帝多少。下面我們就來談談怡親王允祥。

一代賢王忠肝義膽——怡賢親王允祥

允祥 (1686—1729):玄燁第十三子,敬敏皇貴妃烏雅氏所生,努爾哈赤裔孫。弟兄間,惟與雍親王胤禛關係最密。胤禛繼位,即封為和碩怡親王,總理朝政,又出任議政大臣,處理重大政務。初入政壇的胤祥,其做事手段之高明,手腕之強硬,一點也不像位“新手”,雍正皇帝對他的這位兄弟更是刮目相看,於是他一改順治時期定下的“貝勒”不可掌管戶部的祖制,任命胤祥全權掌管戶部。

一代賢王忠肝義膽——怡賢親王允祥

他以“國家休養生息,民康物阜”為務,針對前朝財政積弊,清理天下賦稅,稽核出納,量入為出,致府庫充盈,國用日裕。天下浮糧,害民甚劇,在胤禛支持下,竭力剔除,僅江南之蘇、松,浙江之嘉、湖,江西之南昌,通計每年減除60多萬兩,直省正供蠲免多達數百萬兩。

一代賢王忠肝義膽——怡賢親王允祥

雍正三年,胤祥主管水利事務,親自前往現場勘察水道,形成有效的治理方案,並形成水利圖呈報皇帝。經批准,設立了營田水利府,將直隸諸河分為四局管轄。胤祥數次親臨指導,修河造田,闢荒地數千裡,募民耕種。因治理京畿水利有功,賜御書“忠敬誠直,勤慎廉明”榜並特恩准在其親王爵位之外又附加一個郡王爵位,並可任其指定子孫世襲罔替,這在大清歷史“絕無僅有”。

一代賢王忠肝義膽——怡賢親王允祥

七年(1729),準噶爾部策妄阿刺布坦、噶爾丹策零父子叛清,朝庭決定對西北兩路用兵,奉命參與帷幄,籌劃建立軍機處,出任首席軍機大臣,全權籌措兵馬糧草以及各類軍需之轉輸。以所領度之儲備充足,調度得宜,而屢博獎諭。

一心濟人利物,為國為民。經其奏準,寬免了雍正三年以前天下“積逋”,恢復了一切“詿誤”。存心忠厚,聽斷公明。曾奉命訊鞫大案,審訊中,不用重刑,堅持以誠感人,以理服人,重證據,不輕信口供,雖涉及人眾,而不株連無辜,使數十件大獄,件件處理平允。

一代賢王忠肝義膽——怡賢親王允祥

他還主持過製造火炮,監理養心殿修繕工程,還管理諸皇子事務以及督領圓明園八旗守衛禁兵,負責雍正皇帝陵寢選址等大小事務,而且樣樣都辦理得十分到位,雍正皇帝誇獎胤祥“無不精祥妥協,符合朕心”。

允祥為臣,對胤禛可以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