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想要推翻薩達姆的伊拉克百姓,為什麼如今開始懷念他?

影說笑

與其說伊拉克人民在懷念薩達姆倒不如說是伊拉克人民在懷念他統治下的生活,以及薩達姆制定的各種政策罷了,其次就是現在的生活和過去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然了也並不是說所有伊拉克人民都懷念薩達姆,這話太絕對了,只能說是有一部分人在懷念薩達姆,而且這部分人目前已經開始公開宣佈支持薩達姆之女參加下屆伊拉克大選。


薩達姆之死真的是死於獨裁嗎?不見得,即使現在獨裁的國家依然是有的。美國說薩達姆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似乎推翻薩達姆之後再沒人提這個事,連武器的影子都沒見到。言歸正傳說說伊拉克人民懷念薩達姆統治時期的什麼好政策。

首先薩達姆剛剛上臺,他乾的第一件事就是將西方人掌握的石油資源收歸國有,非常有魄力的人才能做出來,這種國家都是石油型國家,自然是要靠石油來發展本國的經濟。事實證明薩達姆做的決策非常正確,他靠著石油讓伊拉克一躍成為強國,而且建立了非常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最起碼伊拉克人人有屋住,人人有事幹。

薩達姆還建立了非常健全的醫療系統,可以這麼說薩達姆在位的時候,伊拉克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最為關鍵的是伊拉克有四大免費,免費養老,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免費住房。生活在這樣的國度有多幸福不用想了吧。並且幾乎人人都有車,因為薩達姆會補貼買車錢,人人都受教育,而且薩達姆鼓勵民眾多接受教育,當時伊拉克人民的受教育程度放眼世界都是名列前茅的,因為這個薩達姆還獲得了聯合國教育成果金質獎章

可惜的是薩達姆是獨裁統治,或許人民實在是太幸福了,這個時候就想著改變了,就想著擁有更多的權利,如今的他們的確是得到了自由,可遠遠沒有曾經幸福,當然有人覺得不幸福,也有人絕對很幸福,只是苦的是最底層的百姓。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2003年,美國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推翻了薩達姆政權。2006年底的宰牲節,薩達姆被絞刑處決,終年69歲,一個時代結束了。

1.薩達姆倒臺後,終於薩達姆的武裝持續對美軍發動進攻,到了2011年美軍宣佈撤軍,致使數萬美軍傷亡。派系矛盾和衝突也愈演愈烈,使得安全狀況很糟糕。

2.薩達姆政權倒臺後,極端組織和恐怖主義肆虐,一度佔領了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逼近巴格達郊區。雖然極端組織被消滅殆盡,但化整為零的獨狼進攻仍未斷絕。人們的生命安全,無法得到切實的保障。

3.薩達姆時期的住房、醫療和教育福利很高,人們結婚時可以得到一份大禮包。在半夜開車可以暢行無阻,女性的平權狀況比現在好得多,總體狀況比海灣土豪國都好。現在未成年女性都可以嫁人,權益大幅受損。

4.薩達姆時期國家主權完整,但現在庫爾德人事實上控制著北部領土。

5.薩達姆時期伊拉克的經濟總量和軍事實力在中東是頭等大國,但現在七零八落,外交獨立性很差。

綜上,伊拉克人懷念薩達姆時期的安定和福利,也是可以理解的。


啥都不知道

人們懷念薩達姆時代,不是懷念薩達姆本人,而是懷念國家安寧的時代。

薩達姆在伊拉克執政了24年,早年很受美國政府的器重、支持,也感受本國老百姓的歡迎。由於伊拉克石油資源比較的豐富,隨著個人執政時間越來越長,自己內心威信也達到頂峰;對原來言聽計從的美國也敢於表達獨立於美國的觀點和政策,才最重惹惱美國觸犯美國國家利益,美國才決定發動伊拉克戰爭,藉口伊拉克藏有大量的生化武器,並且薩達姆政權無辜屠殺伊拉克百姓,所以發動伊拉克反對派從內部分解化解伊拉克,在外部發動戰爭,繞過聯合國,組織英國法國等十幾個國家對伊拉克圍攻42天,捉住了薩達姆,推翻了薩達姆政權,使伊拉克陷入了內戰狀態。戰爭從2003年發動到現在,2017年,伊拉克內戰不斷,人民生活顛簸流離水深火熱,政權搖搖欲墜,恐怖襲擊總在發生。在極度動盪不安餓狀態下,人民平安和平,思念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自然就想到薩達姆。就追問為什麼薩達姆沒有化學武器美國英國就可以悍然發動對伊拉克戰爭?美國英國最近情報機構說,情報有誤所以才導致錯誤的決策。

到目前為止,伊拉克人民也很蒙圈,美國人說,伊拉克人民很幸福,因為他們得到了自由,擁有了人權?難道處於水深火熱就是自由和人權嗎?

伊拉克人民呼喚安寧,伊拉克人民希望和平,伊拉克人民希望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

歷史的畫面,如在昨日。但是人民內心總在懷疑推翻薩達姆銅像難道伊拉克從此就幸福了嗎?


錦繡中華一捧土


我覺得這個問題本身不準確,因為並不存在所有伊拉克民眾都懷念薩達姆的情況。


說實話,能問出這樣的問題,只能說明提問者對伊拉克歷史和文化所知甚少。


事實上薩達姆被推翻,佔伊拉克總人口20%,生活在伊拉克北部四個省的庫爾德人就對薩達姆的下臺歡欣鼓舞。


我這裡不談阿拉伯地區庫爾德人苦難的歷史,我只是伊拉克國成立後北部庫爾德人地區究竟是個什麼情況。


伊拉克的庫爾德人大概有400萬,而且庫爾德人所在伊拉克北方四省石油儲備佔了伊拉克全國石油儲備的50%,而且北部四省還是伊拉克國有名的“糧倉”,盛產穀物。



從伊拉克國建立那一天起,伊拉克的庫爾德人就想脫離伊拉克,伊拉克歷屆政府對北部的庫爾德人只能採取“安撫”和“清剿”兩種辦法,而在薩達姆時代,從兩伊戰爭開始,薩達姆就對庫爾德人使用強硬的“清剿”手段,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在兩伊戰爭期間伊拉克北部的庫爾德人因為宗教和民族原因,站在了伊朗一邊。


結果薩達姆直接對北部庫爾德人使用了化學武器,之後薩達姆1980年代錄音帶曝光,錄音帶證實了薩達姆確實授意軍隊對庫爾德人地區使用化學武器。


海灣戰爭以後,因為北部庫爾德人想乘機獨立,又引來薩達姆的大規模圍剿,這次圍剿中薩達姆不但動用了坦克和飛機,還再次動用化學武器,直接造成200萬庫爾德難民,這才引來國際社會建立伊拉克北部的禁飛區,目的就是為了保護伊拉克北部的庫爾德人。



我們先不談伊拉克北部庫爾德人想從伊拉克獨立對不對,以及薩達姆為了“維護伊拉克統一”,動用化學武器清剿庫爾德人武裝對不對,我們只看2017年伊拉克北部庫爾德地區獨立公投,90%庫爾德人投票支持庫爾德人獨立。


僅這一點就足以說明至少有20%的伊拉克民眾(庫爾德人)不但不懷念薩達姆時代,甚至還一心想著從伊拉克分離出去。


蘭臺

並不是所有的伊拉克人如今都開始懷念薩達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而那些曾經在伊拉克戰爭中,選擇推翻薩達姆的伊拉克百姓更不可能去懷念薩達姆。不是因為沒有了薩達姆的伊拉克變的更加危險,而僅僅是因為派別問題。

伊拉克人主要分為什葉派和遜尼派,那些曾經推翻薩達姆的人大多都是什葉派伊拉克人,而懷念薩達姆的人基本上全都是遜尼派伊拉克人。因為薩達姆是遜尼派,在薩達姆時期,遜尼派伊拉克人得到的利益遠大於什葉派人,伊拉克的各種利益都偏向遜尼派。薩達姆死後,什葉派上臺,什葉派人民的利益卻又大於遜尼派人。那些曾經因為薩達姆而生活十分滋潤的伊拉克人如今生活遠不如從前,所以基本上所有的遜尼派人都懷念過去薩達姆時期的生活。

那麼如今的伊拉克和薩達姆時期的伊拉克相比究竟哪個更好。從經濟上來說,如今的伊拉克遠比薩達姆時期要好的多,薩達姆時期,伊拉克一直處於戰爭狀態,從最開始的兩伊戰爭,到科威特戰爭,再到伊拉克戰爭,可以說薩達姆時期伊拉克總是處於戰爭之中,兩伊戰爭後,伊拉克經濟嚴重下滑,人民的生活也一落千丈。而如今,儘管還有許許多多的問題,但如今的伊拉克卻明白了許多,不參與任何伊拉克之外的紛爭,埋頭專心發展經濟,也決不允許任何外國軍隊繼續駐紮在伊拉克。


走進伊拉克

嚴格意義上來說,現在大家懷戀薩達姆其實是懷戀當年安定的生活,薩達姆執政時,國內的教派衝突、恐怖分子都是被壓制的,人民生活安定,至於很多公知和媒體所說的薩達姆獨裁迫害百姓,言過其實了,只是為歐美搖旗吶喊而已,薩達姆執政期間主要“迫害”的是庫爾德人;

庫爾德人一直想獨立建國,而且有自己的武裝,對伊拉克領土完整有威脅,薩達姆要維護伊拉克的主權獨立完整必然會對付庫爾德人,現在土耳其、伊朗、敘利亞也還在和庫爾德人衝突,而且大規模鎮壓發生在海灣戰爭之前1988年前後,當時歐美都支持薩達姆,直到1990年海灣戰爭,歐美才開始對付薩達姆,然後挖各種罪證,維護主權完整而鎮壓反叛勢力,這是正義的事情,居然變成歐美口中的“種族清洗”,這跟緬甸事件是一樣的,歐美當時支持薩達姆,那歐美自身也是協同犯罪;

我說庫爾德人的問題是想說,薩達姆迫害對象並不包括普通百姓,相反他要“賄賂”百姓維持統治,薩達姆真正的敵人只有歐美、庫爾德人、和歐美支持的政敵,他對付這些人,要和這些人爭奪“人民”,又豈會故意迫害人民;

之前薩達姆統治下的伊拉克富足強大,百姓生活很好,但是兩伊戰爭(7年)伊拉克自身損害不小,之後海灣戰爭,伊拉克損失極大,同時被歐美製裁,這導致伊拉克經濟困頓,百姓生活水平下降,老百姓從之前極為富足的生活中一下子變得不那麼富裕了,於是對薩達姆不再信任,所以薩達姆失去了人民;

還有伊拉克是什葉派佔多數的國家,薩達姆是遜尼派,什葉派的人並不喜歡他,所以薩達姆倒臺時大家都很高興,以為要過上好日子了;

但事實上戰後,歐美及其財團獲得了想要的、庫爾德人得到了想要的,薩達姆政敵得到了想要的權力,什葉派登上了權力中心、小部分投機分子也得到了想要的,他們是絕對不會懷戀薩達姆的;

但是其他普通百姓呢,他們沒有富足,甚至生命受到威脅,教派衝突、恐怖襲擊、反美武裝衝突、伊斯蘭國侵害,日子反而越過越差,這部分人還是會懷戀薩達姆的;

普通百姓只想過富足安定的生活,在倒薩運動中沒能到的好處,還日子變得不安定的懷戀薩達姆很正常,至於國內那些叫囂伊拉克人民得到民主,不懷戀薩達姆,說你們代表不了伊拉克人民的人,我只想送你一句話,廣大普通中國人也都上有父母要贍養,下有子女要教育,他們和普通伊拉克百姓一樣,只想好好生活,如果你自己不甘心,嚮往伊拉克的自由,你辦個簽證去伊拉克,去為你的“民主和自由”奮鬥好了,請給我們普通百姓一個“被奴役”的權力好了。


世紀銘豐土豆俠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所謂懷念薩達姆,只是有些人天真的幻想。

推翻薩達姆的不是美國人,而是伊拉克的老百姓。

至於推翻他的原因,看薩沙的文章。

獨夫民賊,倒行逆施,為了自己野心將國家和人民視為草芥,最終落到可悲的下場。

此人又是一個軟蛋。希特勒是獨裁者,最後關頭還自殺了,不願意受辱。

而薩達姆被像狗一樣拖出地洞的時候,他身邊就有槍。他一不自殺,二不敢想美國兵開槍,就是為了苟活。結果呢,還是被人示眾一樣的活活絞死,丟了大臉。

11年前薩達姆被絞死為什麼?統治下的伊拉克人每月只有7公斤麵粉

【薩沙講史堂第四百九十二期】(歷史系列第199講)

11年前的今天,2007年12月30日,薩達姆被絞死。薩達姆是不是罪有應得,薩沙不想多說。倒是有很多朋友很奇怪,不知道為什麼2003年美軍剛打了打,薩達姆就垮了。很簡單,老百姓對他恨之入骨唄。聽薩沙說一說吧。

薩達姆之所以會跨,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和美國死撐10多年,導致該國經濟崩潰,人民生活極端困難,對老薩很敵視。

伊拉克原本是一個樂土,是富裕的中東國家。

藉助大量的石油資源和較多的人口,1980年該國人均年收入高達3600美元。該國醫療和教育幾乎免費,有工作的年輕人都可以輕鬆過上體面的生活,有房子甚至有汽車。同時代,中國人還以擁有1輛自行車而自豪。

遺憾的是,薩達姆很快將這一切毀掉。為了成為中東的霸主,薩達姆悍然攻打伊朗。

經過長達8年的殘酷戰爭,薩達姆偷雞不成蝕把米,僅僅直接經濟損失至少2000億美元。西方認為,兩伊戰爭讓伊拉克經濟倒退了30年,至少需要15年以上才能恢復戰前的經濟水平。

伊拉克是石油國家,石油收入佔國家收入百分之九十以上。戰爭讓產油設備遭到破壞,海上油路中斷,石油產量銳減,石油收入不及戰前的1/5。

面對怨聲載道的人民和高達800億美元的外債,以及花費數千億美元才能收拾的戰爭殘局,薩達姆想到了一個字,搶。

依靠強大的軍事力量,老薩一口吞掉了科威特,將它併入自己的版圖。這個佔世界石油儲量第4位的鄰居,僅僅國內的外匯儲備就有400億美元。

二戰以後,沒有一個國家敢於公然武力吃掉主權國家,薩達姆也算創造了記錄。

1991年第一次海灣戰爭爆發,百萬伊拉克大軍被摧枯拉朽打垮,薩達姆宣佈投降。

這又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伊拉克直接經濟損失達 2000億美元。要知道,在1989年,伊拉克全部國民收入還不到200億美元。更為嚴重的是,伊拉克的生產設施有將近半數毀於戰火,由於“造血”功能的嚴重喪失,90%的工人失業,潛在經濟損失估計高達6000億美元。

安理會於同年4月3日通過687號決議,要求伊拉克銷燬所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包括化學、生物武器和射程在150公里以上的導彈,併成立聯合國銷燬伊拉克化學、生物和核武器特別委員會,負責監督執行。

從1991年開始,聯合國派出多個核查小組進行數百次檢查,涉及2000多個地點,銷燬了一系列化學武器、導彈及導彈發射裝置、特殊化學與生物彈頭和數百件可以用來製造化學和生物武器的設備。

在核查期間,伊拉克以民族尊嚴和主權為理由,百般阻攔,設置各種障礙。

終於,在1998年連續發生3次武器核查危機,薩達姆拒絕繼續配合核查。於是,當年沙漠之狐行動爆發,美軍再次發動武力打擊。即便如此,核查也直到2002年11月才恢復。

幾個月後美國宣佈:不再和薩達姆玩這個長達10年的遊戲。

隨後美軍發動了伊拉克自由行動,不費吹灰之力的打垮了薩達姆政權。

需要說明的是,在行動開始之前,薩達姆發射了多枚射程達到300公里的飛毛腿導彈。如:伊拉克向科威特北部共發射了6枚“飛毛腿”導彈,其中2枚被“愛國者”導彈攔截。

稍後美軍沒有在伊拉克發現生化武器,但顯然薩達姆保留了彈道導彈,這也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一部分,這仍然是違背安理會決議的。

在薩達姆死死支撐,不願意放棄權力的同時,伊拉克人民生活卻陷入低點。

在第一次海灣戰爭開始之前,聯合國就對伊拉克進行了制裁。

伊拉克是一個石油國家,該國相當大部分物資需要進口,包括大量的食品和生活必需品。

海外戰爭之前,伊拉克人民生活水平就已經大大退步,但吃飯大體沒有問題。

戰爭剛剛結束,薩達姆自持有一定物資儲備,還是很囂張的。

他對國際社會提出石油換食品的計劃嗤之以鼻,宣佈不懼怕任何制裁,不承認科威特是獨立國家。

這樣3年後,老百姓生活陷入崩潰的邊緣。

當時在巴格達的中國外交人員回憶:每個伊拉克人憑卡每月可以購買7公斤麵粉、1公斤大米、1塊動物油脂(半公斤),還有少量的糖、茶葉及豆類,甚至還有洗衣粉、肥皂等基本生活用品。但是拿供應卡到指定供應點買的米、面,都是當地生產的糙米、黑麵。這些食物非常差,連經歷過三年饑荒的中國老幹部們,都難以下嚥。

除了這種定量以外,伊拉克人根本買不起任何食物。

還是這個一等秘書回憶:當時的伊拉克,軍人屬於待遇比較好的職業。我問過使館的警衛,每月有多少津貼?他告訴我,戰前他們軍人的待遇是很高的,現在摺合每月4個美元。伊拉克的女人不出去工作,這4美元必須養活警衛、他的妻子和幾個孩子。普通伊拉克人根本買不起其它食品。一盤30個雞蛋是3500多迪納爾(約合2個多美元),1公斤牛羊肉也超過了3000迪納爾,1公斤西紅柿或黃瓜為500迪納爾。也就是說,一個衛兵1個月的薪水還不夠買2公斤肉或蛋或10公斤西紅柿或黃瓜!

更可怕的是,此時的伊拉克有高達百分之六十的男人失業。也就是說,百分之六十的男人連每月4美元都拿不到。

伊拉克的底層民眾就不談了,連中產階級也迅速淪為貧民。

一些伊拉克著名的學者、藝術家,家中也連續幾個月買不起一斤羊肉了。

在這種情況下,薩達姆才被迫接受了石油換食品計劃。從1996年底“石油換食品”計劃正式開始到2003年結束,這項涉及金額高達640億美元,平均每個伊拉克人每年可以分到400多美元,生活應該是夠了。

這麼多錢,又不知道給薩達姆搞到哪裡去了。

反應在老百姓身上,僅僅是:如原來每人每月供應的7公斤麵粉改為9公斤,一塊動物油脂改為一升植物油,其它豆類、糖、茶也有些許增加。

2006年1月16日,澳大利亞小麥出口有限公司總裁承認,他們在石油換食品計劃中向薩達姆政權非法支付數億美元的回扣,用於購買非民用物資。

2004年美國參議院政府事務常設委員會公佈:薩達姆在聯合國對伊拉克制裁期間走私石油,並利用“石油換食品”計劃進行幕後石油交易,獲取了超過210億美元的非法收入,比原先估計的數字翻了一番還要多。在薩達姆的統治下,許多伊拉克人死於飢餓和貧困,而老薩卻藉此大發國難財。

搞笑的是,薩達姆卻很有錢。

2003年美軍打下巴格達後,發現薩達姆將大量美金胡亂存放:美軍4月22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一處高檔居民區內有發現了1.12億美元的現鈔,這筆鉅額美元分別被藏匿在這一居民區的7個狗窩內和花園裡。4月18日,美軍曾在同一社區的4棟小屋內發現6.56億美元的現鈔。

同時,因薩達姆不斷阻擾核查,導致石油換食品計劃頻繁中斷,人民得不到最基本的食物和藥品。

直到2003年美軍軍事行動之前,伊拉克人民已經在極度貧困下生活了10多年,實在忍無可忍。

薩達姆藏身的地洞

伊拉克人是很有尊嚴的民族,此時早已風光不再。還是那個外交官回憶:我們離開前的1998年,在巴格達街上經常碰見乞討的孩子。但94年我們剛到時,乞討的孩子還很少。在伊拉克,即使是殘疾人,向別人乞討的大人也不多。乞討的男孩子較少,他們主要是從事幫工來掙錢,乞討主要是女孩子的事。剛到伊拉克不久,有次我給了一個在街上乞討的小孩一點錢,過來個男人很嚴肅地讓孩子把錢退給我,並說伊拉克人不應向外國人乞討。孩子含著淚把錢還給了我,那個人離開後,我又把錢給了這個孩子。我很可憐那些乞討的孩子,因為他們大多身體瘦弱,臉色蠟黃,看不到這個年齡應有的天真。我也很理解要求孩子把錢退給我的男人,因為我們必竟是外國人,在他們的國土上向他們的孩子進行施捨,對他們來說,會是怎樣一種感受呢?到了98年我們快離開的時候,街上乞討的孩子越來越多,也再沒有任何伊拉克成年人阻止他們的兒童向外國人要錢了。

這個外交官還回憶了一段經歷,對於在菜場打臨工,來要一點小費的兒童:一次,買完菜後,一群小孩圍著我們的車不肯離去,讓我們僱傭他們。因為我們不需要他們那麼多人,有些孩子沒得到掙錢的機會。於是在我們的中巴旁搭個手往車上遞遞菜,然後纏著我們的人要點小錢。這種場面是經常發生的。那次,我一扭頭看見旁邊有個伊拉克買菜的男子,默默無聲地坐在他的破舊汽車的駕駛座上。看著眼前這一幕,我看見他滿臉憂傷,眼睛裡含著淚水,使得我的心也發顫了。我知道伊拉克人是非常自尊的民族,他們常對我們這些外國人說,伊拉克人在外來人入侵時從來都不屈服,對奧斯曼帝國和後來英國的佔領一直進行著不屈不撓的反抗。現在,看到他們的孩子圍著外國人要錢,只能流下傷心的淚水。

到了這個地步,老薩還能不垮臺嗎?

現在的伊拉克怎麼樣?早在IS被消滅之前,經濟已經大幅度恢復。

隨著IS被消滅,伊拉克的內戰已經停止了,恢復成為一個和平國家。

2013年伊拉克戰爭十年的時候,央視曾報道稱“伊拉克戰後經濟復甦強勁,GDP翻了8倍”。

2014年,伊拉克油田的日均原油產量達到360萬桶,較四年前增加逾50%。如果按當月的產量計算,已經超過了薩達姆時期1979年全盛時期年均產量紀錄,當年的日均原油產量為350萬桶。而2016年伊拉克的產量,更是增加到420萬桶/天。

至2013年伊拉克實際GDP已經比戰前增長87%。如果扣除價格因素,以現價美元計算人均國民總收入GNI來看,2013年伊拉克人均GNI為6800美元(據世界銀行按圖表集法統計,當年中國為6710美元),約是1989年海灣戰爭前水平的1.8倍。

伊拉克的總人口從2002年的2494萬,增至2015年的3642萬,同時獲得改善水源和改善衛生設施的人口比例也在增加。而另一重要衡量標準嬰兒死亡率也在持續下降,如每1000活產嬰兒的死亡率從2002年的34.6降至2015年的26.5,同時下降的還有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另外就公共醫療衛生投入數字來看的話,2014年伊拉克衛生醫療支出佔GDP的5.5%,略高於印度、沙特等國的4.7%。其中公共醫療衛生支出佔醫療總支出的60%,2011年時一度超過75%,與沙特水平相當。

【薩沙講史堂第四百九十二期】(歷史系列第199講)


薩沙

沒人想要回到薩達姆時代!

推翻“家天下”式獨裁統治是社會的進步,懷念薩達姆甚至想要回薩達姆時代那是開歷史倒車!伊拉克目前是國家轉型期間,必然有很多問題,但是選對了路子,選對了制度,又回到了國際大家庭,伊拉克才真正有未來,才真正有可持續的發展。

很多可笑的網友就愛用福利來做比較,證明薩達姆時期比現在好。可別忘了,薩達姆家族把本該屬於全體國民的國家當成了自己的私人企業!愛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折騰完了交給兒子接著折騰。而伊拉克國民們本該享受的國家福利在薩達姆時代屬於“皇室恩典”!伊拉克國民們享受了本該享受的福利後可是要大喊一聲“謝主隆恩”的!

再說了,薩達姆時代普通老百姓的福利並沒有網上宣傳的那麼好。薩達姆執政24年,三分之一的時間在打仗,三分之二的時間在“享受”制裁,這樣的國家環境下,國民的福利能好到哪兒去?況且伊拉克僅剩下的社會資源都被“皇親國戚”、復興黨高層等薩達姆家族圈子內的人佔用了,真正底層的老百姓得到的只有缺醫少藥、輪椅擔架!

薩達姆時期的國家,再好再強大,那也是統治者的家事,百姓們只能期望薩達姆家族“開開恩”、“行行好”,跪求上蒼賜個明君出來,別折騰國家,別折騰老百姓,老百姓對於自己的祖國根本做不了主,如此的“國富民強”有意義嗎?可持續嗎?

以前伊拉克人偷偷罵聲薩達姆,當天就有可能人間蒸發,現在伊拉克人跑到總理府前破口大罵阿巴迪,沒人會管你,這就是進步!

在同樣是“家天下”獨裁統治的敘利亞,現役軍官超個車,竟然就會被當朝權貴槍殺,諷刺的是被槍殺的軍官還是擁護阿薩德家族的,而權貴最後也沒事。薩達姆家族統治時期,其家族成員也是一樣的無法無天,這樣的國家伊拉克人民誰想回去?

懷念薩達姆的都是前朝遺老遺少罷了,真正底層的廣大伊拉克人民不會懷念這樣一位一年到頭就知道發動戰爭的獨裁者,真正底層的廣大伊拉克人民不會再希望回到以前當“奴才”。

而現在推翻了“家天下”式獨裁統治的伊拉克人民,才真正迎來了新生!事實上整個國家都在朝著好的方向在發展,我之前就寫過2篇文章專門闡述,這裡就不復制黏貼了,大家感興趣的可以去翻我以前的寫作。

“家天下”式獨裁統治,就算可以繁華一時,那也是建立在流沙上的海市蜃樓,不可能持續。而現在沒有薩達姆的伊拉克,才真正走上了正途!以後的伊拉克,必然是一箇中東版的日本、韓國!


九維貓

現在的伊拉克已經不再是到處恐怖襲擊,不再有大規模的戰亂了,人口從2400多萬增長到3600萬,人均收入也跟我們中國處於同一水平線,網易數讀裡有專門的數據統計文章,大家可以查查。兼聽則明 偏信則闇

創建於2017.12.8

凌天58232216

不要抹黑美國,美國從來沒有發動過侵略戰爭,那是為了解放全人類,為那裡受壓迫,受苦難的人民送去民主,自由,人權!美國人聽說,薩達姆,卡扎菲欺壓百姓,警察在大街上就可以殺射殺有色人種的大人及小孩,美國政府為了解放那裡的人民,才發動的戰爭。是為了民主自由人權。和希特勒不一樣。那個國家雖然被毀滅了,那裡的人民雖然家破人亡,流離失所,飢餓,疾病,貧窮,死亡充滿每一個角落,人們在瓦礫和廢墟上掙扎,享受著自由,民主,人權的保障,幸福的生活。這個問題雖有爭議,但是你們想一想呀,幾百年前的國家和政府不是也被摧毀了嗎,現在他們不是免費醫療,住房,教育,這不是更好嗎?現在再把這些摧毀了,幾百年以後會更好,沒有人想回到過去,也不會有人想念薩達姆,的。不過,飢餓,貧窮,疾病,死亡不屬於民主,自由,人權的範圍。所以不歸美國管。你們千萬不能抹黑美國呀!

創建於2017.12.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