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正能量:互聯網+精準扶貧,幫助超100萬貧困家庭獲醫療保障

100萬貧困家庭中的“頂樑柱”已經獲得了一份健康保障。今天(5月23日),頂樑柱健康扶貧公益保險項目(以下簡稱:頂樑柱保險項目)成果報告暨百縣資助計劃發佈會在北京舉行,會上宣佈,該項目已覆蓋超過100萬人,未來3年計劃投入3億元,覆蓋百縣1000萬人次,為建檔立卡戶家庭中的主要勞動力提供醫療保障,助力脫貧攻堅。

作為首個全部通過互聯網完成執行的公益保險項目,頂樑柱保險項目由阿里巴巴公益、螞蟻金服公益、螞蟻金服保險攜手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發起,以互聯網+精準扶貧的新模式,向現行貧困標準下18-60週歲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專屬扶貧公益保險,為農村家庭中的“頂樑柱”提供醫療保障。

互聯網正能量:互聯網+精準扶貧,幫助超100萬貧困家庭獲醫療保障

2017年7月,頂樑柱保險項目啟動,不到10個月的時間,項目已累計籌資5527萬元,支出2370萬元,覆蓋貴州、雲南、四川、新疆4個省、自治區,15個縣,建檔立卡家庭勞動力超過100萬人直接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5527萬元善款中,來自阿里巴巴平臺公益寶貝項目的捐贈達4530萬元,超10億筆,充分展現了互聯網公益的特點和能量。

國務院扶貧辦政策法規司副司長陳洪波指出,頂樑柱保險項目將有效降低貧困人口住院負擔,能夠成為健康扶貧工程的有益補充,為社會力量參與健康扶貧探索一條新路子。

阿里巴巴集團合夥人、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理事長、脫貧基金副秘書長孫利軍表示,發起這個項目的初衷,就是要解決貧困家庭害怕去看病、看不起病、家裡唯一經濟來源的“頂樑柱”因病倒下的問題。

互聯網正能量:互聯網+精準扶貧,幫助超100萬貧困家庭獲醫療保障

“我們很高興看到,過去10個月,這個項目已經讓超過100萬人獲得了醫療保障。”孫利軍表示,未來將繼續整合資源,通過阿里巴巴公益平臺和螞蟻金服公益平臺,整合阿里巴巴生態的力量,助力脫貧攻堅。

數據顯示,2017年末全國農村貧困人口仍有3000多萬,而殘疾人、孤寡老人、長期患病者等特殊貧困群眾佔比較大。

中國扶貧基金會助理秘書長秦偉介紹,2018年至2020年三年期間,頂樑柱保險項目計劃投入3億元,覆蓋百縣1000萬人次,為建檔立卡戶家庭中的主要勞動力提供醫療保障。

目前,貴州省習水縣、雲南省昭通市永善縣、鎮雄縣、文山州廣南縣、紅河州金平縣、保山市施甸縣等已經率先將項目落地本縣,未來將推進更多縣加入頂樑柱保險項目中。

來自雲南省鎮雄縣的趙勇是頂樑柱保險項目的受益人之一。患病前,24歲的他是家中的頂樑柱,擔負起照顧年邁父母和弟弟們的重擔。2017年他不幸被查出感染性休克、急性腹膜炎、闌尾膿腫、腸間膿腫等十餘種疾病,危及生命。後經手術搶救,終於脫離生命危險。

通過國家醫療體系報銷和頂樑柱保險項目保障報銷,趙勇因生病帶來的沉重家庭負擔大大減輕。“等病好了,我還要繼續外出打工賺錢養活家人。”他說。

中國扶貧基金會理事長鄭文凱表示,頂樑柱保險項目不僅有效降低了因病致貧、返貧的發生率,而且充分利用大數據和網絡功能,有助於逐步建立建檔立卡家庭勞動力健康檔案和救助工作體系,創新精準對接與社會扶貧工作機制。

據螞蟻金服公益運營經理張秋景介紹,項目實現了線上投保、查詢保單、線上理賠,一旦發生醫療費用,通過支付寶上傳醫療憑據即可實現快速審核、快速理賠,3-5個工作日即可完成理賠到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