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金融風暴”席捲中國股市,究竟是誰在算計中國股市?

本傑明·格雷厄姆作為一代宗師,他的金融分析學說在投資領域產生了巨大震動,如今活躍在華爾街的數十位管理著上億美金的基金經理都自稱是格雷厄姆的信徒。而他目前在世的最有名的學生就是:巴菲特。

投資箴言:

1.對股票價格要斤斤計較,要像超市購物,不要像買化妝品,真正重大的損失總是在投資者忘了問“多少錢”之後。

2.高增長不等同於高盈利。上漲的股票風險增加而不是減少,下跌的股票風險減少而不是增加。

3. 投機不是不行,但致命的威脅是投機卻自以為投資。投機時就要像理智尚存的賭徒,只帶100美元去賭場,把棺材本鎖在家中保險箱裡。

4.別看到星巴克生意好就去買星巴克的股票。買熟悉的好公司,這話只對了一半。另一半是還要價格合適。

5.在大家恐懼時貪婪,在大家貪婪時恐懼。行不行?這個策略的問題是熊市無底,牛市無頂。

史上最大“金融風暴”席捲中國股市,究竟是誰在算計中國股市?

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成為有錢人,希望可以發財,但是往往真的賺到錢的人只是少數。而有些人拼盡全力,每天忙裡忙外,努力的程度是很多人的好幾倍,但是結果卻沒有賺到錢,這是為什麼呢?

這些人其實並不是其他人,就是咱們口中經常說的“老實人”,經常說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穫,但是在現在這個時代,好像這句話並不是很實際,應該是努力了不一定有收穫,這句話也在“老實人”的身上體現出來了,但是為什麼“老實人”就賺不到大錢呢?下面就來看看原因吧!

1.太過中規中矩,死板教條

從字面就可以看出老實人做事很老實,說的好聽叫老實,說的難聽一些就是死板教條,做事有自己的一套規矩,而且是不可以違抗的規矩,不管什麼事情,他們都會按照自己的一套規矩去做事,這樣雖然很好,但是不夠靈活。想要賺錢創業,就必須夠靈活,太過於死板只會讓路走入死衚衕!

2.省錢的作用是有限的

在理財中,省錢有利於財富累積。但是想靠省錢來發家致富是很難的,與其花盡心思去想著怎樣省錢,不如去拓寬自己賺錢渠道,開源永遠比節流重要。

3.承擔風險能力不高,膽子小

想要靠創業賺大錢,那必須有冒險精神,很有衝勁,如果大家看過那些創業的成功人士,你就可以看到他們身上有一種氣質,他們喜歡把不可能的事情化為可能,李彥宏曾經說過,他們就是把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的,如果別人說不可能那就不做了,那一輩子都會一事無成!

4.過於謙讓,錯失良機

老實人的確是個很好的品格,但是在競爭激烈的時代,老實就成了一把雙刃劍,一般都是犧牲自己,成就別人,這種品質很高尚,但是自己卻沒有辦法賺到錢,畢竟競爭是很殘酷的,有時候在競爭上,不是自己贏了,就是別人贏了,如果自己一味的謙讓,那隻會讓自己走不下去!


中國股市多年來的現狀

1990年12月到2018年5月,中國股市成立27年半了,除了圈錢手段不斷翻新,其他的都沒有變,還是那個老樣。

所以我堅持認為。中國股市這種搞法沒戲,一百年都沒戲,不信咱們就走著瞧。

中國股市一下跌,不是找自己的原因,老賴人家美國股市,人家美國股市上漲的時候,中國股市也沒上漲啊,拉不出屎賴茅房,這不是辦法。還有就是賴中小股民不成熟,中小股民頻繁短期炒作造成的股市下跌。實際上股市的暴漲暴跌,都是機構興風作浪的結果。反正就是沒有管理層的責任,沒有上市公司的責任。

中國股市成立以來,每年都有暴漲暴跌的行情,遠的不說了,2015年的暴漲暴跌記憶猶新吧,可是每一次暴漲暴跌後,沒有任何根本性的改革,一切還是照舊。比如上市公司質量問題;業績下滑上市公司都可以圈錢問題;管理層的體制問題;獨立董事不獨立不懂事問題;股評黑嘴問題;上市公司退市不退錢問題;基金公司管理費旱澇保收等等等等這些老大難問題,解決了嗎???一個都沒有解決,而且愈演愈烈。

作為散戶,我們改變不了大舉,唯一能做的,就是武裝好自己,沒有一套成熟的操作思路,再好的市場也難有收穫。美國股市擴容到800只股票,整整用了100年時間,平均每年8只,所以產生了一批因為長期投資而成就千萬乃至億萬富翁的奇蹟,使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能夠深入人心。

香港股市擴容到800只股票用了33年,平均每年24只,所以產生了一大批中產階級。

而中國A股擴容到800只時只用了8年的時間,擴容到現在的1380只,僅用了14年時間,平均每年100只,所以產生了一批無產階級。

史上最大“金融風暴”席捲中國股市,究竟是誰在算計中國股市?


中國股市為何股災頻發?

股災其實國內外都有,美國股市在健全之前,也發生過各種類型的股災。從當年荷蘭的鬱金香事件開始,這種人為的災難從來沒有停止過,不過是換了個說法換了個形式罷了。

從發展歷程看,A股只有不到30年的發展歷程,而國外股票市場至少都有上百年的歷史,也都經歷過股災。

A股30年的發展歷程則更像是歐美國家的股票市場縮影,因此,看起來股災發生的頻率要高一些。

從制度方面看,目前A股的制度建設遠遠落後於股票市場發展,部分機構和個人利益制度漏洞,牟取鉅額暴利,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市場的大起大落。

從市場監管角度看,監管機構也是在不斷學習、不斷進步,而有時候這種進步滯後於市場投機者的行為,這也就給予了市場投機者以可乘之機,使得市場出現大幅波動。

從投資者角度看,A股以個人投資者居多,而具備專業投資能力的投資者相對較少,即不成熟的投資者居多,而這些投資者又極容易受市場短期波動或未經驗證的消息影響,追漲殺跌,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助推了市場的大幅波動。

從投資機構行為看,有時候機構投資者基於某種目的,需要進行調倉或其他行為,短期內大幅買入或賣出,也會引起市場大幅波動。

一定要記住:吃一塹,長一智,傷害就是明白,失敗就是懂得。我們會從失利中慢慢走出,重拾信心,不開心、後悔、抱怨和慌亂對你的投資毫無幫助。股市很重要,但一定不是生活的全部,除了股市,我們還有詩和遠方,這才是我們該擁有的生活,繼續我們的努力與追求。


炒股秘笈

底部漲停板容易製造中長線的黑馬。

股票在較低的位置經歷了較長時間的盤整之後,突然出現了有成交配合的漲停板,其後股價一直在漲停價之上運動,同時成交量也保持較高的水平,這種類型的股票很容易出現中長線走勢,如果漲停先鋒推薦的漲停股屬於以上情況,那麼投資者可中長線持有。

史上最大“金融風暴”席捲中國股市,究竟是誰在算計中國股市?

突破廂體的漲停板很可能製造中長線黑馬

如果股價以漲停板的方式突破了近期股價震盪形成的廂體上軌,那麼就意味著多頭已經擺脫了空頭的束縛,很可能出現“海闊任魚越”的走勢,在這個漲停板之後很可能出現持續性的上漲。

史上最大“金融風暴”席捲中國股市,究竟是誰在算計中國股市?

突破重要均線的漲停板容易製造中長線黑馬

股價以漲停板的方式帶量突破多根均線,有一種“快刀斬亂麻”的感覺,是多頭橫掃空頭的表現,這種股票容易出現中長線的行情。

史上最大“金融風暴”席捲中國股市,究竟是誰在算計中國股市?

技巧一:紅色--耐心持有

史上最大“金融風暴”席捲中國股市,究竟是誰在算計中國股市?

技巧二:綠色---耐心持幣

ST東方000725:該股自9.99元開始調整,中間出現了4個跌停板,空間已經下跌30%至7元,很多投資者在這個位置進行了抄底買入的操作,但這隻股在隨後的時間裡又出現了連續的下跌,最低至4.62元,使投資者遭受較大的損失。但如果投資者能遵守操盤線“綠色---耐心持幣”的原則,則完全可以避開這次巨大的下跌。

史上最大“金融風暴”席捲中國股市,究竟是誰在算計中國股市?


散戶要知道什麼類型的形態不能買,列舉幾個點

1、均線空頭排列的股票不能買。

史上最大“金融風暴”席捲中國股市,究竟是誰在算計中國股市?

均線空頭排列,參數較小的短期均線在參數較大的長期均線的下方,並且均線向下發散。這種形態堅決不買,如果出現反彈信號,也不建議新手參與,對於空頭排列的股票 止損要堅決。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2、出現天量陰線的股票不能買

如果一隻股票之前走勢比較平穩,成交量也相對中規中矩,突然某天或某幾天開始放巨量,這種天量一般都是主力開始逃離的信號。股價表現要麼開始橫盤,要麼開始往下。雖然後面不排除有繼續上漲的可能,但是那是很久之後的事情了。

史上最大“金融風暴”席捲中國股市,究竟是誰在算計中國股市?

3、暴漲過的個股不能買

股票的上漲是靠資金推動,當一隻股票漲到300%甚至更高之後,原來的主力一旦抽身跑掉,新的主力是不會那麼快形成的,需要時間來收集籌碼,而當一個股票,只有散戶在小打小鬧,是成不了氣候的,因為短期內價格很難上漲。

另外,如果個股行情走勢想一根筷子,短期直衝上天,那說明莊家已經換籌走人,在做最後的拉昇誘多,此時如果再進去就會被套。

史上最大“金融風暴”席捲中國股市,究竟是誰在算計中國股市?

4、出現烏雲蓋頂形態的股票不能買

烏雲蓋頂,由兩根K線組成,通常出現在一段上升趨勢的末期,或在水平調整區間的上邊沿,市場價格在第一個交易日大力收陽,第二天卻高開低走,大幅下跌,跌幅達第一根陽線實體一半以下,這常常是一種見頂標誌。當發現股票出現烏雲蓋頂形態,要及時作出賣出決定

史上最大“金融風暴”席捲中國股市,究竟是誰在算計中國股市?


遵從規律,切勿自負

不僅僅在市場上對於政策性、法律法規性的這種改變我們要敬畏。另外一個我們要敬畏的就是市場規律性的變化。

市場有規律嗎?有人說市場有規律,有人說市場沒規律。但是你只要去研究,在市場上任何一個角度去思考,花足夠長的時間,你發現的確能夠找得到它們內在有一定的運行規律。不管是從價值、上市公司、趨勢;從各種各樣的循環不變的變化過程裡面找到它們的共性,這時候我們就說這裡面是有規律的。

而這種規律它並不是精準的規律,它是按照一定的週期朦朧的規律,這種朦朧的規律它在市場不停地重複。就好像春夏秋冬這種規律它是不變的,春夏秋冬一定會來,並且生生不息地循環。但是為什麼它不是精準?就好像在今年的冬天,我沒辦法知道今年最低的溫度是多少度,甚至可能遇到的是一個百年不遇的暖冬,也就是說在冬天氣溫非常之高,非常的暖和。儘管沒有冬天的特徵,但是冬天還是在不停地在循環,也是會來,我們並不認為冬天就不再有了。

所以這就叫做朦朧的這種規律,它並不是精準的,在市場上也是這樣。包括如果我們只是從價格上來看的話,市場其實不停地在牛市、熊市、盤整市不停地在循環過程之中。

當我們知道這些規律不會因為我們的需求、恐懼、貪婪、渴望而改變的時候,我們就必須得遵循市場的規律,而不是專注或者是固執於自己的看法。這時候這種敬畏心也就會產生了。

實際上在市場上面,個人投資者甚至機構,大型機構,都需要有敬畏心。因為當我們沒有敬畏心的時候,我們就會跟市場、跟政策去對抗。這種對抗到最終,一些極端的市場行情或者是政策它足以讓個人或者是中小投資機構,甚至大型機構照樣付出的代價就是嚴重的損失,甚至是毀滅、破產、爆倉。

當我們沒有足夠的敬畏心,我們會以任何一個非常小的元素就引以為自豪,引以為狂妄自負,這時候所有風險就離我們越來越近。我們可能會認為自己的資源多、錢多,也許會認為自己的心態好,也許會因為自己也許能夠把控某一些消息,某一些資訊,某一些政策,或者是某一個方法,我們就引以為驕傲、狂妄、自負,這時候我們離毀滅也就不遠了。

所以,在市場上面常有敬畏之心,只有敬畏,我們才會沉浮。

因為我們知道即使市場上它們也有一些極端的行情小概率對我們不利的事情,當我們願意沉浮的時候,我們才願意順勢,當我們願意順勢的時候,我們才能夠把握機會,迴避風險活下來,並且又能夠越活越好。所以在市場上敬畏之心不可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