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賭球選擇依據

歷史強則恆強?

中國近代史瞭解一下。

初中歷史書找不到?

翻翻前幾天的比賽就成,德國爆冷,法國小勝,阿根廷、德國、巴西打平,足球是圓滴,世界是動態滴,除了中國足球,其他球隊都是在向前發展滴。

控球、防守、反擊都已經標準化運作,五大三粗、踢球像打架的澳大利亞都開始抓控球率,腳下技術進化的令解說員感概像一隻歐洲傳統強隊。

大開大合的對攻自打西班牙10年世界盃奪冠後就沒了,現在都注重控球率,翻譯成普通話:球在我腳下時間越長,我獲勝的概率越高。

大數據近2年成為現金貸風控利器,大數據營銷幫助電商二次起飛,落地變現的場景想象力似乎就在這唯二的領域繞圈圈,這是漢語語境下的場景,外語場景就多了,譬如:NBA,4年3冠的勇士5小是數據跑出來的結果——5小在場時淨勝分最高,一打五的詹姆斯就這樣成了背景。

10年西班牙場場70%+的控球率打開了足球的另一扇門:控住球最起碼可以不輸,對攻是不可能對攻的,這輩子不可能對攻的。

揭幕戰沙特對攻俄羅斯是沙特人民送溫暖,讓東道主開心一下,開心過就完了,1打11的C羅轟下3球后,世界盃就此陷入對守模式,1:0,1:1,場場小比分,冰島防的梅西慌得一比,點球都踢丟了。

進攻抓控球率,防守掐線路,高、中、低“三維”空間參賽球隊都研究過無數次,左路高球、中路遠射、右路2過1...方式就這麼多,足球場每一寸空間參賽球隊都是看過N遍視頻滴,打進需要個人能力,防守用團隊堆空間就好,冰島11個守門員就是這麼來的。

一句話:足球在向前,大比分hin難。

莊家控盤這事也得掰扯下,賺錢的總是少數人,“顯而易見”的實力對比,所有人都押中,莊家還不賠死?

高曉松掰扯過控盤這事,俺就不掰扯了,你就認清自己是平凡的大多數,你能接觸的數據、信息,莊家早接觸到了,甚至是莊家故意放出來的。

所以呢,如果你真的忍不住非要買,建議你單場博冷門。

最最關鍵的:一定要設置止損線。一天買個10元8塊的就闊以了,別想著一夜暴富。

世界盃賭球選擇依據

天台不是好地方

大熱必死

如果你的命好,還至於靠彩票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