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絕推銷是怎麼成為辦公室門口標配的?

這事我覺得跟孕婦在職場受“歧視”差不多。

第一個隱瞞懷孕入職的女性上了2天班後回家待產,公司覺得受到“坑害”之後便對所有女性充滿戒心。

地域標籤也類似,新疆小偷、河南井蓋、東北黑社會、上海小男寧、四川辣妹、中國人沒素質公共場合大聲喧譁、歐美國家都是紳士。

上門推銷的銷售人員打亂他人工作節奏,公司員工忙的飛起時推門進來推銷,聽不進好言相勸,只有狼性、堅持到底的雞湯賴在那強推,公司為規避這樣事再次發生不得不在門口貼上:謝絕推銷。

貼上後前臺有了習慣性應對推銷的解決方向:你看下門口,不讓推銷的,我也有工作,領導不讓,沒辦法,謝謝。

銷售人員也有了寬慰自我的藉口:人家不接受上門推銷。

像我這樣創造不了需求,只會滿足需求的銷售,成單靠的是他人口中的運氣,我自己心中的概率。

掃樓就是撞大運,話術、技巧會隨著時間的演進而爛大街,多半會換回職業又冰冷的:有預約嗎?

這個栗子不太合適,你可以觀察下做信用卡的,推銷話術基本一樣,這不是歧視,我也不斷地重複相同的銷售話術。

億美成立於01年....我重複了3年,這半年不斷重複的是:催收外呼,我家模糊關鍵詞指向是最精準的...

這都屬於老幹部內刊範疇,沒有個體創造力,全是自上而下培訓得來的鴨食。

上門陌拜又只能屬於推銷範疇,難道只能和前臺小姐姐對立嗎?

前臺小姐姐會幫什麼人辦事?

為什麼幫他辦事?

驅動力是啥?

在我們村,找人辦事一般先寄煙。

方向俺就理到這裡了,俺去驗證自己的猜想了。

謝絕推銷是怎麼成為辦公室門口標配的?

銷售與狗不得入內

產品驅動力=事情朝向預期結果的動力

一二戰都是一件小事引發的

菜市場一毛兩毛討價還價不適合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