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作為中國經濟第三大省,為何在“搶人大戰”中輸得這麼慘?

眾所周知,山東省不僅中國的經濟第三大省、同時也是中國的人口第二大省。但近年來,隨著周邊區域異軍突起,山東逐漸被群起之雄包圍,戰略地位略顯尷尬。而在近期的“搶人大戰”,山東省竟然成了最大的輸家!

山東作為中國經濟第三大省,為何在“搶人大戰”中輸得這麼慘?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全國各地都在搶糧食指標,90年代全國每個縣長都在到處搶投資。而今天全國除北京上海還在主動控制人口之外,幾乎所有的二三線城市都投入到了空前激烈的搶人大戰當中。

中國幾乎數得上的二線城市都已經加入了這個戰團之中。從最開始的成都武漢,到後來的西安天津。各個城市推出了各種多樣的吸引人才落戶的方案。據悉,到目前為止,西安統計已經吸納了將近60萬人了。大家都知道,60萬人,這個數目是一箇中等城市的規模。而天津,天津剛剛出臺那個政策,在24小時之內就有30萬人申請,未來恐怕有幾百萬人想要通過這個方式落戶天津。

山東作為中國經濟第三大省,為何在“搶人大戰”中輸得這麼慘?

從下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山東去年人口自然增長(出生人口減死亡人口)101.16萬,但常住人口只淨增了不到60萬人,其間的差額說明還有40多萬山東人淨流出到其他省份去了。

山東作為中國經濟第三大省,為何在“搶人大戰”中輸得這麼慘?

這次人才大戰,山東輸得這麼慘,讓不少山東人感到很擔憂。那麼導致年輕人紛紛用腳投票逃離山東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恐怕並非像東北和西部某些省份一樣是由於自然條件太惡劣,人均收入太低。山東的地理位置兩面靠海,既不缺水也不缺資源,氣候四季分明,除了春秋兩季經常有霧霾之外,就幾乎沒有什麼值得吐槽的地方了。山東的經濟發展狀況在全國屬於比較領先的省份,是超過國際公認發達國家門檻——人均GDP1萬美元的全國9個省級行政區之一。

山東作為中國經濟第三大省,為何在“搶人大戰”中輸得這麼慘?

山東人才大戰失敗,有三個基本面差,一、高科技及創新有發展前途的公司企業缺乏,二、工資與經濟不相稱,工資偏低,三、高等教育不發達,即缺好大學,高考競爭太激烈。第一條留不住高端人才,第二三條留不住一般人才。

山東作為中國經濟第三大省,為何在“搶人大戰”中輸得這麼慘?

山東作為中國經濟第三大省,為何在“搶人大戰”中輸得這麼慘?

山東作為中國經濟第三大省,為何在“搶人大戰”中輸得這麼慘?

如今的山東面臨嚴重的人才流失,面對全國二線城市咄咄逼人的“搶人”形勢,山東再不作出反擊,人才必將流失的會更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