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老農說“寧可墳前臥,不打古廟過”,什麼意思?

在農村,老農說“寧可墳前臥,不打古廟過”,什麼意思?

懷念啊我們的青春,一去不復返的年華,那些年少無知時農村的記憶,已經在經濟發展的浪潮中,成為了往昔!

暮然回首,三十年的風風雨雨讓一個懵懂的農村娃變成了滄桑的中年歐巴。然而,在我的回憶中農村的記憶是那麼的親近卻又觸不可及!農村的發展在國家堅強的領導下,與日俱新,經濟發展了,鄉村美好了,農民的生活有盼頭了!然而,在發展的過程中又有多少傳統的習俗與文化淹沒在快生活的節奏中呢?而俗語或許只是其一吧!

在農村,俗語的發展與生俱來脫離不了農村的環境,也離不開她的創造者。在過去,由於科技文明的有限,很多事情農民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在一次次的失敗與教訓中不斷前行,積累經驗,逐漸演化成如今言簡意賅的語句。曾經有同事問我,農俗究竟是什麼?俗語是怎麼的?我只能說,你不妨走進農村,自己去傾聽那些來自過去的聲音!今天我們探討三則農村有趣的俗語,有些是農村的禁忌,而有些是為人處世的道理!

在農村,老農說“寧可墳前臥,不打古廟過”,什麼意思?

一、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

記得曾經在上學的時候,讓記憶深刻的是關於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從藝術的表現形式來看,西方文化在建築形式上常用巨石為材料進行構建,而我們傳統的習俗是以木材為原料進行建造。比較有代表的如西方的神廟建築,而我們的代表如北京的故宮建築群已經江南的園林。從建築的角度來講,中西文化習俗的差異在於一個是永恆而另一個是傳承!

而我們的“傳承”的文化也是農村生活習俗的一種體現!在很多農村,過去宗族都有祠堂,家中有新人降生都會燒香祭拜,告知祖宗以示後繼有人!因而在這一歷史文化氛圍中,傳承也就顯得愈發的重要,這也是為何在封建社會“重男輕女”現象嚴重的原因!因此,瞭解了這麼多關於“傳承”的事,也不難理解“有兒貧不就,無子富不長”這句農俗了!

在農村,老農說“寧可墳前臥,不打古廟過”,什麼意思?

二、男三女四,光棍無嗣

在農村,老農說“寧可墳前臥,不打古廟過”,什麼意思?

三、寧可墳前臥,不打古廟過

在農村,有種說法叫做“小心駛得萬年船”,的確在過去舊社會的農村,人們對打尖住店有著很大的警覺。過去的旅舍不像如今這樣發達,有時相距百里找不到一個落腳處。農村有種說法“寧可墳前臥,不打古廟過”,從字面意思上講,古廟雖好,但是人龍混雜,容易惹出不必要的麻煩,不如墳前安靜!也有人解釋說“人心太複雜,有何比鬼還可怕!”對於這句俗語,你傾向那種說法呢?

在農村,老農說“寧可墳前臥,不打古廟過”,什麼意思?

生活在農村,你能感受到不同的民俗文化,但是又有多少人願意生活在這“貧瘠”的土地上呢?曾經有人說,農村安放不了理想,而城市卻容不下肉身,對於農村人的困惑又有多少人真心體會過呢?

【豬友巴巴】服務三農,專注農村,最尋最美的鄉村記憶,感謝大家的關注與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