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精準扶貧打造攻堅“鐵軍”

從識別、幫扶到退出,精準是衡量扶貧作風的“硬槓槓”。今年以來,已率先在全市“摘帽”的廣元利州區,聚焦扶貧領域的新問題,狠殺“回馬槍”,採取資金使用拉網式檢查、建立臺賬全面自查、打造扶貧“鐵軍”等一系列新舉措,全面確保“摘帽”後的扶貧隊伍不散、力度不減、成效明顯。

拉網式檢查,讓扶貧資金用在“刀刃上”

“扶貧項目資金是國家給的起火糧,誰都不能動‘歪腦筋’,這不,公示資料都按整改的要求完善了。”近日,利州區赤化鎮張公村村支部書記趙勝元對筆者說,村上在實施項目時不但要把項目規模、資金使用情況等公示給群眾,還要群眾參與監督,得益於“曬賬”式操作,老百姓參與項目建設熱情高漲,目前,村上反映最強烈的“行路難”問題得到了根本解決,13公里的村道硬化完工,170餘戶的入戶路硬化全面完成。

讓扶貧資金用在“刀刃上”,才能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擁護,張公村僅是利州區扶貧領域實施精準監督的一個縮影。

除了“曬賬”式監督,今年年初,該區還組織區扶貧移民局和區級相關部門深入各鄉鎮、街道認真開展了扶貧資金使用監督管理專項督查,重點圍繞財政涉農資金整合、扶貧資金使用管理、公示公告等內容,對扶貧領域虛報冒領,截留挪用、弄虛作假等情況進行了拉網式檢查。通過全區拉網式檢查和全市扶貧資金交叉檢查,共發現問題10個。同時,利州區審計局對全區扶貧三項資金使用情況進行了專項審計,發現問題20個,現已全部整改到位。

為進一步落實整改任務,該區通報了全區扶貧資金使用監督管理督查情況,提出了整改要求及時限,有效防範扶貧領域腐敗問題滋生和蔓延。目前,排查中發現的10個問題已經整改8個,還有2個正在整改中。

全面自查,建臺賬將問題逐一“銷號”

“工農鎮大塘村集體經濟項目因受市場價格波動等因素,生產效益不明顯。近期通過加強技術指導,目前第一批產量創收15922.5元,增收效益明顯……”翻開該區5月份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進度表,問題類別、具體問題、整改時限、整改責任人及進度一目瞭然。

據瞭解,今年3月份開始,按照總體部署,該區各鄉鎮(街道)、區級相關部門立即啟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自查自糾,結合“清單制+責任制”工作要求,緊緊圍繞扶貧領域作風問題10大項60小項,逐項自查自糾,共梳理出20個具體問題,並建立了問題臺賬,細化舉措,明確整改時限、責任人。

同時,該區結合“查問題找不足補短板”等措施,深入查擺認真梳理出脫貧攻堅各類問題43個,並與省級考核驗收評估反饋的4個方面13個問題一併整改,目前已整改“銷號”45個,其餘問題均在加快整改中。

多輪培訓,打造一支扶貧“鐵軍”

“原以為村子都脫貧了,幫我們的幹部們不回來了,哪曉得還經常來講政策,出點子。”提到幫扶幹部,利州區三堆鎮小河村脫貧戶吳國玉老人直誇讚,她說,以前交通不便,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村裡只剩下老弱病殘。自從扶貧開始到現在,在大小幹部們的操心下,她住上了新房子不說,還分上了村集體經濟的紅利。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國家的好政策要落實到基層,得靠本領過硬、作風優良的扶貧幹部隊伍,如何用好扶貧幹部這根“繡花針”繡好脫貧奔康的秀美畫卷?今年以來,利州區聚焦鞏固脫貧成果,舉辦了2018年扶貧幹部第一期培訓班,同時,多次組織基層扶貧幹部開展扶貧資金使用管理業務培訓。

“通過各種培訓,進一步增強了扶貧幹部們打好脫貧攻堅戰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提高了大家研究和解決新問題的本領。”該區扶貧開發和移民工作局幹部梁應龍說,為培養一支懂扶貧、會幫扶、作風硬的扶貧“鐵軍”,利州區圍繞脫貧攻堅年度目標任務,緊扣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制定了《全區2018年扶貧政策和能力培訓方案》,著力加強基層扶貧幹部脫貧攻堅政策水平和推動脫貧攻堅工作能力,計劃全年開展扶貧政策培訓2次,累計培訓區、鄉、村幹部人數達1000人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