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醫學博士的創業經歷

一個醫學博士的創業經歷

我是武漢火鳳凰雲創空間,創業者的學習圈子

01

高中時,我看了一部日劇,是講醫生之間發生的故事,當時覺得電視劇裡面的醫生知識淵博,穿著白衣大褂,風度翩翩,家裡也有人當醫生,也許是從小耳濡目染的原因,就立志想要當一個醫生。

我上學的時候,成績一直比較好,每次考試都是排在班級的前列,高考後,我所有的志願都報考了醫學院,雖然當時家裡有人告訴我,當醫生很辛苦,你要想好,但我仍然奮不顧身的選擇了當醫生。

學了九年醫,我終於畢業了,醫學本科五年,碩士三年,博士三年,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時光都在大學裡面度過了。

02

我是土生土長的江蘇人,這裡的人不太喜歡在外闖蕩,更多的會選擇在家鄉謀生。

我很難想象,如果在北上廣,每天要花費兩三個小時在路上來回奔波,是一個多麼令人發瘋的事情。

我一直以為我會這樣一成不變的過完我的一生,工作、家庭,生活,人生翻不起半點漣漪。

人過了三十,內心就有那種強烈的不安定,想改變現狀的念頭,想實現自己的理想,做有價值的事情。

03

一個醫學博士的創業經歷

大家都熟悉門診的看病流程:1.門診掛號;2.醫生診療;3.做檢查;4.醫生開藥;但是病歷卻經常被我們忽略。

每次看病的時候,我們都會花上一塊錢來買一本新的病歷,上面的字除了醫生本人,估計沒有人能認出來,也沒有人能看得懂。

比如說這次來看病,醫生讓你做了血常規、血生化、胸片等好多檢查,但是你再過一個月再來看病時,如果不是特別細心保存這些資料,多半的人的病歷和資料都已經找不到了。

這時候,醫生為了安全起見,多半會讓你再檢查一遍,費時費力又費錢。如果有一個電子病歷,能夠把病人每次看病的病歷都存起來,再就診的時候,能夠把以往的病歷都調出來,對醫生診斷病情有幫助,對個人來說也很方便。

於是,我根據自己作為醫生的理解,設計了一個針對病人和醫生的app軟件,既可以記錄每次看病的情況,還可以連通溫度計、血壓儀、血糖儀記錄血壓、血糖、心率、體溫等。

這樣的app在國內還沒有人涉足,很快,這個app就通過騰訊應用寶、豌豆莢、小米應用商店、華為應用市場審核,在平臺上上線了。

04

當時特別激動,覺得一個普通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堅持,做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且是對別人有價值,特別有成就感。

當然,我並不是辭職創業,我是利用自己工作之外的時間去做喜歡的事,通過這次創業,我也有一些感悟和心得,分享給大家。

1.創業是一種生活工作經驗的積累。創業中的種種問題,是自己工作生活中的經驗總結,一個創意,通過不斷的實踐可以變成一個產品,滿足人們的某種需求和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某項問題,就會有一定的市場。

2.作為一個小醫生,沒有人脈,沒有資金,不具備創業的一切條件,但既然做了,就想辦法認真去做。

3.任何事情都要去投入,資金和精力的投入,由淺入深,慢慢去修改完善。在製作app的過程中,隨著自己深入學習瞭解,會有越來越多的想法冒出來,重新添加一些新的功能,非常有意思。

創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期間肯定會經歷各種艱辛和困難,不要害怕,一步一步的走,最後肯定可以達到你想象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