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伏天”達40天 未來3天廣西大部分地區降水

今起3天 廣西大部分地區降水

21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截至當日16時桂西的氣溫普遍達到了31℃以上,田東、崇左、凌雲等6個市縣的氣溫還超過了35℃,達到高溫標準。桂東21日白天大部出現了明顯降雨,氣溫受到了“打壓”,相較於20日同一時段下降了3℃~10℃。

據氣象臺預報,今起3天廣西大部仍多降水,桂北的強降雨仍將持續。其中21日晚到今天,河池、百色、柳州、桂林、來賓、賀州等市及南寧市北部的部分地區雨勢強勁,提醒公眾注意防範強降雨引發的城鄉積澇、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災害,同時警惕江河水位上漲帶來的影響。

23日,河池、百色、柳州等市及南寧、崇左兩市北部的部分地區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並伴有短時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我區其他地區有小到中雨,局部有大雨到暴雨。

北部灣海面兩天內多雲有陣雨或雷雨,偏南風5~6級,陣風7級。

相關新聞

7月17日“入伏”

今年“三伏天”長達40天

夏至不僅是北半球白天最長、夜晚最短的一天,還決定著當年“三伏天”的長度。

據瞭解,“三伏”的具體日期是由節氣的日期和干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與五行搭配中屬金,金怕火,在數伏天氣中逐日消減,因此古人以庚日來計“伏”。

傳統推算方法規定,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從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起為“末伏”,總稱為“三伏”。

“由於庚日在陽曆中的日期每年都有變化,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盡相同,但都是在7月中旬入伏。”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當出現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今年夏至到立秋有5個庚日,因此今年的中伏是20天。”

具體到今年的“三伏天”來說,7月17日交“初伏”,7月27日交“中伏”,8月16日入“末伏”,8月26日“出伏”。

“三伏天”的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保健專家提醒說,此時節,公眾要格外注意防暑降溫,清淡飲食,及時補水,注意補充鉀元素,多吃苦味食物,規律睡眠,高溫時段儘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外出。

今年“三伏天”達40天 未來3天廣西大部分地區降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