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既贏得了比賽又因球迷行為獲得全世界讚揚

日本既贏得了比賽又因球迷行為獲得全世界讚揚

橋本隆則/文

如果各位讀者還有記憶的話,本專欄在4年前就曾經有一篇文章,提到過日本球迷在巴西世界盃球場上雖輸球不輸人的事情。事情的起因是美國推特上的一張照片,引發全世界對日本球迷的讚揚。上屆世界盃,日本是屢戰屢敗,幾乎沒有任何的亮點,但日本球迷的有素質的行為成為這屆盃賽最大的亮點。在日本隊對陣科特迪瓦隊比賽後,有人把當時日本球迷默默地在球場撿垃圾的照片用“一流人”的題目上傳SNS,瞬間引發了全世界的暴風雨般讚揚聲。

日本既贏得了比賽又因球迷行為獲得全世界讚揚

日本既贏得了比賽又因球迷行為獲得全世界讚揚

當時很多人在這張照片下留下:“日本最棒”,日本文化教育最好”“這是令人尊敬的行為,我們必須學習”等留言,還有評論員說:比賽本身是科特迪瓦勝利,但觀戰的禮儀與舉止方面是日本獲得大勝利。當時筆者就這樣評論:在體育比賽,或者活動後把自己周圍的垃圾帶走是日本的習慣,這樣的在日本普通的行為卻給世界帶衝擊。其實巴西世界盃並不是日本球迷第一次在球場撿垃圾,時間再往前推的1998年世界盃時就有球迷在撿垃圾。從這以後每當日本隊外出參加比賽,日本球迷會帶著藍色的垃圾袋檢垃圾,這樣的舉動也會傳染給當地球迷,如巴西球迷在日本球迷的帶動下,每次比賽以後自覺撿垃圾。

日本既贏得了比賽又因球迷行為獲得全世界讚揚

日本既贏得了比賽又因球迷行為獲得全世界讚揚

日本球迷良好的習慣與傳統不會中斷。本屆世界盃,日本第一戰迎戰的是從來沒有戰勝過的哥倫比亞隊,最終日本隊憑藉香川與大迫的兩粒進球,以2:1戰勝了亞洲球隊從來沒有戰勝過的南美球隊,雖然當天哥倫比亞球迷遠遠超過日本球迷,但比賽以後,日本球迷的喜悅獲得爆發。但在比賽以後,電視鏡頭一直在關注在球場內的日本球迷,他們並不非常著急離去,而是等其他球迷都離開以後,才拿起大的垃圾袋,開始撿拾觀眾席內的垃圾。這樣的鏡頭當然被傳到世界各地,有的地方媒體把日本球迷稱為“藍武士”,說他們一直保持良好的禮儀與舉止從來沒有中斷。在電視臺的留言中,有的西方球迷說,在世界盃觀戰中,最喜歡的場面不是C羅的進球,而是日本球迷在日本隊戰勝哥倫比亞以後的撿垃圾場面。這樣的情景讓世界為日本加油。

日本既贏得了比賽又因球迷行為獲得全世界讚揚

日本既贏得了比賽又因球迷行為獲得全世界讚揚

日本既贏得了比賽又因球迷行為獲得全世界讚揚

日本既贏得了比賽又因球迷行為獲得全世界讚揚

日本既贏得了比賽又因球迷行為獲得全世界讚揚

日本既贏得了比賽又因球迷行為獲得全世界讚揚

日本既贏得了比賽又因球迷行為獲得全世界讚揚

日本既贏得了比賽又因球迷行為獲得全世界讚揚

日本既贏得了比賽又因球迷行為獲得全世界讚揚

日本既贏得了比賽又因球迷行為獲得全世界讚揚

愛清潔是日本的生活習慣,也是日本的文化一種,這樣的情景不僅僅存在於足球比賽中,在日本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體現。如日本很喜歡爬山,其實在山中亂扔垃圾是各國的頭痛的地方,日本曾經也有這樣的煩惱,但日本10年前就把在山中的垃圾桶撤除,要求登山者把垃圾帶回家,而不是留在當地,因為這些垃圾會給當地造成困擾。

東亞的教育,特別是日本的教育中,都有從小培養孩子的清掃習慣,長大以後,在日本各地實行5S運動,(豐田工作法。5S是指: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要求不能隨地亂扔垃圾,喝完的空瓶,吃完的各種包裝盒都要帶走,筆者在專欄中指出,在60年前,日本曾經也是亂丟垃圾,環境很差的國度,當時為了迎接東京奧運會,日本政府就強力推廣環境整治,並且出臺了《輕罪法》對違反的人給與懲罰,同時還從娃娃抓起,這樣兩手並用,才有了今天的良好習慣。

日本既贏得了比賽又因球迷行為獲得全世界讚揚

日本既贏得了比賽又因球迷行為獲得全世界讚揚

日本既贏得了比賽又因球迷行為獲得全世界讚揚

日本既贏得了比賽又因球迷行為獲得全世界讚揚

筆者在高中與大學學習時,學到的一個基本習慣就是清掃,清潔。特別是少年時代養成的好習慣,長大以後都不會忘記,所以日本製造,日本工匠精神的原點就是“清掃”。日本球迷已經習慣利用世界的舞臺把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良好生活喜歡,展現自己的價值觀。雖然安倍政府對美國的退出巴黎協定沒有任何的批判,但日本民眾卻向世界表明自己有責任維護地球的環境的決心。日本球迷的舉動現在都成為世界各國球迷的自覺行動,如韓國球迷,也在比賽結束後撿拾垃圾。中國觀戰的球迷也有自覺留下把自己的垃圾帶走,一個好的舉動需要有人贊同,有人參與,清掃,清潔不是日本的專利,是世界文化,但日本人能夠為自己率先做出的這樣良好舉動,他們應該為自己感到驕傲。

原名:日本球迷檢垃圾又成為世界盃的大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