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被汙染:南極發現塑料和致癌化學物質

南極被人們稱為第七大陸,是地球上最後一個被發現、 唯一沒有人員定居的大陸。南極大陸的總面積為1390萬平方千米,相當於中國和印巴次大陸面積的總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整個南極大陸被一個巨大的冰蓋所覆蓋,平均海拔為2350米,南極洲分東南極洲和西南極洲兩部分,是世界上唯一有陸地的極地,蘊藏著多達220餘種寶貴的礦物資源。南極洲是個巨大的天然“冷庫”,是世界上淡水的重要儲藏地,擁有地球70%左右的淡水資源。

淨土被汙染:南極發現塑料和致癌化學物質

極點附近幾乎無降水,空氣非常乾燥,有“白色荒漠”之稱。由於南極的高海拔和相對稀薄的空氣又使得熱量不容易保存,所以南極異常寒冷,是世界最冷的地方。

南極,這塊神秘的大陸,不僅是科學家們探索實驗的樂土,更是地球上最後一片淨土。人類活動與南極環境保護之間如何平衡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綠色和平組織在對南極

淨土被汙染:南極發現塑料和致癌化學物質

周圍地區進行的為期三個月的研究發現:研究人員採集的大部分海水和雪樣中都發現了人造材料的痕跡。

綠色和平組織在研究過程中抽取了8份海水樣本,其中7份中,每升水至少存在一片塑料或微小碎片。海水樣品中也發現了服裝的微纖維。

在9個雪樣中,綠色和平組織發現,有7個雪樣中都含有具有可檢測濃度PFAs(多聚氟烷基與全氟烷基物質,具有致癌性)或PFCs(全氟化合物)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在剛落下的雪中也被發現,這表明它們是從大氣中沉積下來的。

淨土被汙染:南極發現塑料和致癌化學物質

綠色和平組織呼籲採取緊急行動,阻止塑料流入世界海洋,並在源頭抑制汙染物,為人類留下最後一片“淨土”。這個獨立的環保組織也正在請求建立一個巨大的南極海洋保護區,以保護該地區的野生動物和棲息地。

保護南極脆弱的生態 是科研的前提。據瞭解,各國考察站每年至少消耗一千萬升燃油,即使是安全無誤地操作,也要洩漏掉其中的0.1%~1%,與正常滴漏造成的土壤汙染相比,燃料大規模意外洩漏對周圍地區的土壤生態環境的威脅更加嚴重。南極寒冷、乾燥、低溫的環境使任何汙染物都會在此長久保存下來。因此,如何處理受到燃油汙染的土壤一直是各個考察站尤為關注的問題。

南極大陸是目前世界上最後一個天然的、未被人為改造的陸地生態系統。但是,也是地球上最為簡單、也最為脆弱的生態系統,一旦受到破壞,很難自行恢復。

淨土被汙染:南極發現塑料和致癌化學物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