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被電影工業化時代淘汰?淘票票總裁李捷給你出招

如何不被電影工業化時代淘汰?淘票票總裁李捷給你出招

“宣發需要透明化的背後是信任的問題,在沒有信任的情況下透明就變得很重要了,因為要通過透明建立信任。”在6月18日娛樂資本論和大魚影視文化沙龍共同主辦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市場活動《影視宣發的迷霧與曙光》論壇上,阿里影業高級副總裁,淘票票總裁李捷如是說道。

如何不被電影工業化時代淘汰?淘票票總裁李捷給你出招

阿里影業高級副總裁,淘票票總裁李捷

作為互聯網宣發的代表,淘票票推出的一站式宣發平臺燈塔,力求解決數據不透明、投放精準度低等行業痛點,通過整合阿里體系內最完整的影視分析數據和相關聯的媒介、商業數據,提供智能化的宣發方案。一經上線,便得到片方和宣發方的認可,即將到來的暑期檔大戰,燈塔憑藉自身優勢一舉拿下《西虹市首富》、《我不是藥神》和《風語咒》等電影的主宣發和聯合發行,可謂承包了暑期檔的流量電影。

此前,淘票票在春節期間的表現大放異彩。《唐人街探案2》、《捉妖記2》、《紅海行動》、《西遊記女兒國》四部春節檔票房主力的發行,都有淘票票的身影。據淘票票大數據顯示,春節檔首日票房中,通過淘票票購票三張及以上的用戶同比增長90%。

李捷表示,淘票票未來不僅是國內最大的在線票務平臺,還將成為中國最大的用戶觀影決策平臺。

他認為,互聯網公司在中國電影工業化的發展進程中,除了用科技和數據讓平臺更透明、公正外,還得擁有消除電影行業的不確定性,把單一的票房收入能力擴展為多元化的非票房收入,將電影從以項目模式為核心成長為平臺模式的三個能力。

如何不被電影工業化時代淘汰?淘票票總裁李捷給你出招

淘票票將成為用戶觀影決策平臺

2018年國內電影宣發進入全新時代,國內電影線上購票比例達達到87%,在今年春節檔期間,淘票票對新型互聯網宣發手段進行了試水。除了海報、預告等基本素材外,淘票票還錄製了明星拜年的視頻,聯合支付寶進行“腦洞換票”“明星口令紅包“等各類營銷活動。

“作為一個互聯網平臺,我們在推動行業變化的時候,我們需要真正體會一下宣發的整個業務流程。”李捷表示,淘票票如今雖是國內最大的購票平臺,但最大的價值卻不止於此。用戶是否購票的決定性因素,是影片映前的宣傳和映後的口碑評價,淘票票憑藉用戶視角的優勢,已成為用戶購買電影票的決策平臺。未來,淘票票希望能更好地使用平臺上的數據,和專業的發行公司進行合作。

如何不被電影工業化時代淘汰?淘票票總裁李捷給你出招

淘票票發現,電影行業中有很多宣發的產品化和數據化,以及決策的不確定性的消除做的是不夠的。電影行業透明化的問題應該用技術和數據解決,道德或呼籲是沒用的。中國電影宣發門檻較低,幾個人就可以成立一個宣傳和發行公司,從數量上來看是屬於供過於求的狀態。但質量上卻是嚴重的供不應求,導致片方選擇宣發公司的時候非常困難,李捷認為互聯網宣發跟傳統宣發的屬性不一樣,互聯網宣發不會顛覆傳統宣發,作為互聯網平臺,淘票票真正影響的是存在這個行業很長時間的行夥公司。

淘票票大多數團隊成員雖不是做宣發出身的,但在產品和運營經驗都擁有豐富經驗。2018年4月在北京電影節,淘票票發佈了“燈塔”產品,“燈塔”具有三大優勢,首先是精準把握用戶畫像,聯動淘票票、支付寶、手機淘寶等阿里資源,便於分析用戶需求和興趣點。其次是整合域內外資源,最大化宣發效果。

但淘票票卻始終不會對自己下宣發公司的定義,“我自己在內部定位是叫show case。我們想證明給行業看我們用數據和用戶思維的宣發,不能只高談一些理論,我們需要用案例證明。淘票票未來對宣發的態度是非常謹慎的,我們絕不會給自己定一年要接20部片子的宣發,可能一年接3-4部,我們自己真正希望,像阿里的淘寶生態一樣,我們是一個平臺賦能的角色。”李捷稱。

如何不被電影工業化時代淘汰?淘票票總裁李捷給你出招

淘票票在甄選合作方時,對方能否利用好互聯網的數據,用戶優勢和用戶規模十分重要,這樣合作起來淘票票可以充分提供數據決策上的支持,還能供用戶運營的玩法,合作起來能有1+1>2的效應。

在李捷看來,2017-2019年將是中國整個宣發行業比較關鍵的時刻,會有很多公司退出這個領域,也會有更多合作者進入,而原有的宣發公司也會有很大的改變和升級,最終穩定的形態可能會在2019或2020年出現,他堅信屆時作為用戶購票和決策的互聯網平臺,能和專業的策略性發行公司構成非常完美的合作模式。

如何不被電影工業化時代淘汰?淘票票總裁李捷給你出招

不好意思對導演說不?可以用數據化解尷尬

在論壇上,當聊起和發行方合作中的磕磕碰碰,影片的試映環節讓大家印象深刻,“電影是藝術品,導演都是藝術家,藝術家都有一顆玻璃心,一不小心就崩潰、心碎,所以我們經常做一些導演的心理按摩、溝通,為保證客觀,經常要把片子看上4-5遍”一位發行公司總裁對此表示有些無奈。

李捷也有相同的感觸,“我很害怕看片後和導演的交流,如果說不好看,就像說人家的孩子難看,情商低才這麼講,片方3-4年完成一部電影,從適應心理學角度來說,再難看的小孩看上500遍也是最好看的,導演不是因為片子不好的地方不知道,而是他看了太多次了。所以我覺得用數據和產品看片子,不僅能解決尷尬問題,還會更加理性。”

同時,淘票票還有輿情監控產品八爪魚,能看到全網對這部電影搜索的關鍵詞是什麼。比如近期即將上映的《我不是藥神》,在八爪魚指數中,搜索最多的關鍵詞竟然是“王川軍沒有演《愛情公寓》”,大數據所能提供的內容有時是片方想不到的。

“這樣的試映、數據產品我非常建議片方和宣發放多多使用,因為我們做的是創意的東西,太多你本體感受的東西會被誤判。”李捷補充道。

如何不被電影工業化時代淘汰?淘票票總裁李捷給你出招

互聯網公司想在電影工業化發展中如魚得水?

得具備這三個能力

在宣發不透明的背後,李捷認為是嚴重的信任危機,在沒有信任的情況下,透明變得尤為重要,因為要通過透明建立信任,建立的基礎需要用科技和數據來以示客觀。在他看來,用科技和數據讓平臺更透明、公正,互聯網公司在中國電影工業化的發展進程中需要具備三個能力,第一個就是需要消除電影行業的不確定性。

阿里影業作為一家平臺化的互聯網公司,天然厭惡這種不確定性。在助力中國電影工作化的進程中,阿里影業首先要做的就是通過自身的數據和技術實力,提升從預算管理、製片管理、類型選材、編劇控制到導演製片等各個電影生產環節中的管理能力,有效降低甚至消除電影行業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淘票票發佈的“燈塔”就能從一定程度上解決這種問題。

如何不被電影工業化時代淘汰?淘票票總裁李捷給你出招

阿里影業在衍生品開發和銷售方面,近幾年實現了大跨步式的發展,合作商家由最初的幾十家擴充到600多家,去年暑期檔上映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衍生品就曾賣了3億。

第三個能力是工業化需要將電影從以項目模式為核心成長為平臺模式。目前中國電影總體是一個以項目模式為核心的行業。阿里影業希望每一家電影公司最終都能成為平臺型的電影公司,擁有持續生產爆款的能力,能夠把IP和用戶運營做到標準化。

就好像近期上映的好萊塢大片《復仇者聯盟3》和《侏羅紀世界2》一樣,IP具有持續生產和爆發的能力,在擁有巨大數量粉絲基礎的同時,還能不斷的吸引更多新的觀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