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殼網對話BBC電影《海洋》主創、中文版配音:同一個海洋

巨幕中央BBC Earth的標誌逐漸放大,最後消失在海浪之中。在逼真的3D效果下,藍綠色的浪濤彷彿觸手可及。

2018年4月15日,BBC自然歷史部新作、巨幕影片《海洋》(Oceans)在中國科技館舉行首映儀式。《海洋》是繼去年豆瓣高分紀錄片《藍色星球2》後,製作團隊推出的一部同題材巨幕影片。兩部作品同步拍攝,在故事的選擇與內容基調上又有所不同。相比於電視版的悲憫和悠遠,影片《海洋》更加緊湊輕快。

果殼網對話BBC電影《海洋》主創、中文版配音:同一個海洋

果殼網有幸採訪到了電影製片人尼爾·南丁格爾(Neil Nightingale)、執行製片人喬納森·威廉姆斯(Jonathan Williams)、電影中文版配音季冠霖女士。

《海洋》主創:動物的故事會讓我們聯想到自己

58歲的製片人尼爾·南丁格爾同時是BBC Earth創意總監,曾任自然歷史部負責人。而喬納森·威廉姆斯更年輕一些,負責 BBC Earth品牌的商務運營。在科技館一層休息室內,我們對主創人員進行了簡短採訪。

果殼網對話BBC電影《海洋》主創、中文版配音:同一個海洋

果殼網對話BBC電影《海洋》主創、中文版配音:同一個海洋

果殼網:電影時長只有40分鐘,為什麼要設置成這麼短的時間呢?

尼爾·南丁格爾:這個是固定好的,所有在影院公映的巨幕電影都是40分鐘。但是我們還是成功地在40分鐘裡講述出完整的、覆蓋到全球海洋的故事。在短時間內探索如此豐富的海洋,將是奇妙的濃縮體驗。

果殼網:相比電視紀錄片,電影是否有新的拍攝內容?

尼爾·南丁格爾:製作巨幕電影是開始就有的計劃。在製作電視紀錄片的過程當中,我們會拍攝專門用於巨幕的畫面,因為巨幕電影對畫面質量、取景的要求與電視版不一樣。我們在最初創作了影片《海洋》的故事,從故事出發拍攝出高質量的畫面,講述我們想講的故事。電影與電視版的製作同時進行,也是前後四年。

果殼網對話BBC電影《海洋》主創、中文版配音:同一個海洋

果殼網:在哪裡能看到《海洋》這部影片呢?

喬納森·威廉姆斯:電影可以在科普場館影院(institutional theatre)觀看,比如博物館等機構的巨幕影院。如果觀眾希望在商業影院看到的話,我們也可以試著調整發行方向。但首先是在科普場館影院。

果殼網:電影拍攝中用到了哪些重要的設備?

喬納森·威廉姆斯:這部影片《海洋》是和OceanX Media(由科學家、探險家、電影人組成的海洋探索非盈利機構,擁有專業設備與經驗)聯合制作,你在電影裡看到那艘巨大的船為巨幕版和電視版的拍攝做了大量貢獻。

很多技術設備都裝在了船上,包括兩臺潛水艇,還有科學儀器、研究用的實驗室、潛水實驗室等等,很有意思。對於難以觸及的拍攝地點,這艘船對拍攝太重要了。

果殼網對話BBC電影《海洋》主創、中文版配音:同一個海洋

果殼網:影片相比電視版似乎更具有娛樂性,在塑料汙染、商業捕鯨、全球變暖等人類造成的環境問題上表現更為溫和,這是為了讓觀眾更容易接受嗎?

尼爾·南丁格爾:這裡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我們的內容從七個小時的電視記錄片中取材,從中挑出最精彩的故事製作影片,你只能選擇很少的幾個故事。另外,對來電影院體驗3D巨幕影片的觀眾的來說,他們花錢買票,對娛樂性是有所期待的,同時也希望能收穫知識。我們的影片裡有很多知識,也展現了很多新的自然現象。

另外在影片最後,我們表現了全球變暖。只是在講述方式上,選擇用北極海象寶寶的生存困境來討論這件事。這可以讓觀眾——特別是兒童聯想起自身。而博物館觀眾裡,兒童的比重非常大。這個故事對學生和家庭觀眾都會引起強烈的共鳴。

喬納森·威廉姆斯:我們在關注博物館、科技館、學校還有家庭的需求,來開發額外的教育資源。在課堂之外,3D巨幕電影也許能點燃人們探索科學的新的興趣點。

果殼網:這部電影的主要目標受眾是?

喬納森·威廉姆斯:電影有非常廣的受眾。我們試著讓巨幕電影稍傾向於家庭觀眾和學生群體。所以,相比於《藍色星球2》電視版,電影的觀眾可能要更年輕一點。不過,這部影片整體上適合所有人。

《海洋》中文版配音季冠霖:要為動物留出生存空間

不同於電視版《藍色星球2》的男性背景音,電影《海洋》中採用了女聲旁白。英文原版由凱特·溫斯萊特配音,而中文配音為季冠霖女士。

果殼網對話BBC電影《海洋》主創、中文版配音:同一個海洋

果殼網:之前有看過您配音的譯製片和電視劇、電影等,這是您第一次為紀錄片配音嗎?

季冠霖:2017年12月的時候,我曾經為一個關於北極熊的紀錄片配音,也是BBC出品,不過是在網上播出。《海洋》是我配音的第一個院線放映的紀錄片。

果殼網:為角色配音和為紀錄片配背景音有什麼不同?特別是一部只有海洋生物的影片?

季冠霖:如果是為真人角色配音,你的配音需要建立在演員表演的基礎之上。我的聲音表演不能與演員當時的表演相差很大,我必須在演員表演的範圍之內或者是水平線上下去做接近的聲音表演。但是為紀錄片配音像是在一張白紙上畫出你心中的樣子,可以說出自己的心聲,而不是為其他演員說話。

果殼網對話BBC電影《海洋》主創、中文版配音:同一個海洋

果殼網:可不可以說為紀錄片配音的發揮空間更大?

季冠霖:對。比如,這部分我可以說得更有意思一點,或者更深沉、更活潑一點,都是我自己做控制,沒有其他的限制。

果殼網:作為一個觀眾的話,《海洋》裡有沒有情節讓人感到驚喜,或者是之前想不到的?

季冠霖:讓我非常驚訝的是,可以在電影裡看到之前不知道、沒見過的各種生物和場景,比如有些魚類高智商的行為。海底拍得太美了,當然這依靠了拍攝技術,讓製作團隊可以捕捉到鏡頭或者潛入深海進行拍攝。這些對我來說都是不可思議的。

從聲音上講,我自己在看到畫面配音時能有發自內心的感受。人們對自然的不重視和傷害讓我很難過。海洋很美,但如果我們疏忽了對它的保護,不只是對自然的破壞,人類自身的未來也同樣需要擔憂。

果殼網對話BBC電影《海洋》主創、中文版配音:同一個海洋

果殼網:對於《海洋》中的海象母子尋找浮冰容身的故事,您會認為自然很殘酷,還是會把它當成故事來看?

季冠霖:我認為這就是自然。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物都要去適應自然、保護自然。人類保護自然,才能為這些動物留下生存的空間。動物有生存空間,人才能生存,這是相互的。

當看到海象媽媽的溫情時,比如她為寶寶找冰面休息,或者在找不到冰面時抱著海象寶寶,我覺得動物和人的情感是互通的。這種母子之情就像人類間的母子之情,那麼人類也應該讓這樣的母子有更好的生存環境。

果殼網:您在配音前有去看《藍色星球2》電視版做準備嗎?

季冠霖:我看了幾集,沒有看全。之前看過2009年上映的關於海洋的紀錄片,都非常喜歡。紀錄片在國內上映得比較少,偶爾才有一部,我希望以後可以大大推廣。我們這些經常走進影院的人,應該多看多聽,不光是帶著孩子看動畫片和劇情片。像這樣和人類、自然相關的片子我們應該多吸收。

果殼網:您希望以後可以推廣紀錄片嗎?

季冠霖:當然,如果未來有更多與紀錄片的合作機會,我會非常開心。

如有需要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