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人到中年,多事之秋!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人到中年,多事之秋!

阮小籍

《浮世清歡》

1、

40歲,該是狠狠心斬斷萬千煩惱絲的時候了。

多少個患得患失的夜晚,聽窗外月光落在枝頭的聲音——

溫暖、騷動、薄涼、顫慄,都與你有關,也都與你無關。

生活遠沒有我們想象的單純,就像我和你,不是愛或者不愛能說的清楚。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我們都已老了。

女人在屋頂晾曬絲綢的棉被,湖綠的絲綢被面在秋陽下一閃一閃,散發著相濡以沫的味道;

梧桐樹在窗外和三更的雨在糾纏,斑駁的葉子在黎明的微光裡散發著樂知天命的味道;

慵懶的黑貓在青苔院落裡閒步,卻又在牆頭倏然而逝,秋風拍打鏽蝕的門環,散發著煢煢獨立的味道。

素年錦時,時光緩慢——

多少的隱忍糾結都偃旗息鼓,

多少的辛酸委屈都春風化雨,

多少的兵荒馬亂都絕處逢生。

這世上,走的最急的總是最美的時光……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人到中年,多事之秋!

2、

我已經很久沒有痛痛快快的喝一會酒了,不是不能,而是不敢。

人到中年,風聲鶴唳。

過了40歲,顧慮多了,牽絆多了,膽子小了。

廚房的液化氣關了沒有,睡覺前防盜門鎖好了沒有,鄉下的老媽早晨起來吃降壓藥了沒有……

彷彿御前帶刀侍衛,夜裡枕戈待旦,守護一家老小的平安。

亦彷彿拉車的驢子,白天揮汗如雨,忙碌一家老小的生計。

還有那麼多不可知的疾病、天災、人禍,需要我們在來臨之前加固堤壩。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年輕時我們都沒走到一起,人到中年,我們又能怎樣?

萬丈紅塵中,誰喜歡長伴青燈古佛,用一生的辛勤擦拭一粒潔淨的珠?

茫茫人海里,誰身心不動從一記鐘聲的餘韻裡領略白髮紅顏?

誰在信誓旦旦?

誰在飛蛾投火?

誰在飲鴆止渴?

餘生好長,你好難忘!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人到中年,多事之秋!

3、

中年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中年的牽掛,不動聲色而又深入骨髓,愛是一輩子恨也一輩子。

我們是兩個魚缸裡的魚,彼此只能遙望而不能靠近,沒有未來、沒有希望、沒有來生——

春雨不眠隔夜的你曾空度多少無眠的日子?

飛去飛來的滿天的飛絮是幻想的誰的笑臉?

很多年以前的少年——

我們是那樣的不珍惜,不珍惜親情,不珍惜友情,不珍惜愛情,隨隨便便的去輕言別離,隨隨便便的去傷害和被傷害,隨隨便便的去愛和被愛。

很多年以後的現在——

我們是那樣的糾結和隱忍,糾結當年的別離,糾結過去的放棄,隱忍當下的厭倦,隱忍當下的不甘。

很多年以後的以後——

我們又該是怎樣的一種淡定和從容?或是怎樣的一種追悔和心疼?

這世上,有些事、有些人,錯過了就錯過了,要麼在糾結裡漸漸老去,要麼在自欺欺人的麻醉裡沉默。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人到中年,多事之秋!

4、

人到中年,多事之秋。

有人在觥籌交錯洞房花燭,有人在鬢亂釵橫心如刀絞,有人在鮮花著錦烈火烹油,有人在錦衣夜行低到塵埃……

明明愛著卻偏要忍著,明明疼著卻偏要笑著,明明累著卻偏要裝著。

懷舊悔斷腸,動情心易傷。

做不成夫妻也不必做朋友,放在心裡一個人的時候想想,沒什麼不好。

沒有誰能陪你走完一生,就算是夫妻,能夠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又有幾個呢?

當年看《少林寺》《神秘的大佛》《黑三角》的孩子們,如今都已是步入中年,日子過的咋樣也都是冷暖自知。

所謂的日子,所謂的夫妻,所謂的幸福,也都不過是一個字——熬!

不熬,還能怎樣?

苦難是熬走的,快樂是熬來的。

吻唇角的殘鬢、

曬高樓的陽光、

彈易斷的弦、

飲不醒的酒。

但凡辛苦,都是勉強。一張買了半輩子也沒有中獎的彩票,就別買了;一個等了半輩子也沒有一點消息的人,就別等了。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人到中年,多事之秋!

5、

未曾清貧難做人,不經打擊永天真,一輩子終究是一個人的浮世清歡。

這麼多年

多少的無奈你就熬著,

多少的思念你就藏著,

多少的屈辱你就忍著,

花滿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來悲。

兩個人之間不外乎兩個結局,一個是相濡以沫白頭到老,一個是朝三暮四、始亂終棄。

在我們尋找、傷害、背離之後,還能一如既往地相信愛情,這是一種勇氣。

有些人走著走著就不見了,說過要一直喜歡,卻敵不過時間。

燈火欲黃昏,洛陽城裡逢故人,道不盡多少舊夢前塵——

時光太瘦,指縫太寬,不經意的一瞥,已隔經年。

是一種飛蛾投火的勇敢

是一種烈火乾材的快樂

是一種撕心裂肺的傷感

沒有人在乎你怎樣在深夜痛哭,也沒人在乎你輾轉反側的要熬多少個秋!

執手看黃昏,問你粥可溫?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人到中年,多事之秋!

阮小籍,居蘇州,喜歡文字、紫砂、硯臺、閒章這些樸素、自然的東西,作品見《散文》《讀者》《芒種》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