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生病臥床期間,為何每日換四五次衣裳?

夜舞風花雪夜

秦可卿應該是紅樓夢金陵十二釵裡最神秘的一位了,原文說她是從育嬰堂抱出來的一個女嬰,但她這樣的身份卻能夠嫁入四大家族的賈府,而且死後能夠享受那麼大的哀榮,的確令人費解。

我們都知道,曹公在對紅樓“批閱十載增刪五次”的時候,改寫了秦可卿生病死亡的一段情節,把“秦可卿淫喪天香樓”的四五頁文字刪去了,因此,秦可卿在身份之謎之外又多了一個死亡之謎。

可以說,原文中關於秦可卿的每一處文字和細節,都很值得推敲,比如她生病期間,有一處細節說到她每天要換四五次衣裳,一直以來有很多解讀,很多人都搞不明白,秦可卿都生病了,為什麼還要不厭其煩地頻繁更衣呢?

可能很多人都會把這個細節跟秦可卿的身份,或者她與公公賈珍的關係聯繫起來,因此解讀出看似很正確的諸多深意,那麼秦可卿頻繁換衣服這出細節,到底有沒有深意呢?我們不妨先看原文是怎麼說的。

這段文字發生在原文第十回,金榮的姑媽因為金榮跟秦鍾鬧了矛盾,要來找秦鐘的姐姐秦可卿討說法,沒想到秦可卿臥病在床,尤氏跟她說了一通兒媳的病,金氏走後,尤氏和賈珍之間有這樣一段對話。

尤氏答道:“……現今咱們家走的這群大夫,那裡要得?一個個都是聽著人的口氣兒,人怎麼說,他也添幾句文話兒說一遍。可倒殷勤的很,三四個人一日輪流著倒有四五遍來看脈。他們大家商量著立個方子,吃了也不見效,倒弄得一日換四五遍衣裳,坐起來見大夫,其實於病人無益。”賈珍說道:“可是。這孩子也糊塗,何必脫脫換換的,倘再著了涼,更添一層病,那還了得。衣裳任憑是什麼好的,可又值什麼,孩子的身子要緊,就是一天穿一套新的,也不值什麼。……”

其實這段話裡,已經給出了答案,秦可卿每天之所以換四五遍衣裳,是因為每天有三四個大夫輪流著四五遍來看脈。就這麼簡單。

很多人依然有疑問,第一個疑問就是,秦可卿換衣服難道只是因為有大夫來看病?會這麼簡單嗎?難道沒有任何深意嗎?第二個疑問是,為什麼大夫來看脈,秦可卿就要換衣服呢?晴雯看病都要放下帳子,秦可卿就更不用說了,換衣服完全沒必要啊。

我們看尤氏和賈珍的對話,從賈珍的反應中可知,秦可卿換衣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他並沒有覺得詫異,其實這是古人一種習慣,尤其是有權勢的人家,常常每天都要換多套衣服。

這一點在秦可卿死後出殯時就寫到了一次,王熙鳳在鄉村野店更衣,她方便之後,就換了衣服,然後就讓寶玉他們換,他們不換。原文:鳳姐洗了手,換衣服抖灰,問他們換不換。寶玉不換,只得罷了。

由此可知,換衣服對賈府這樣的貴族來說,是每天的常事,他們不可能像我們今天這樣,一套衣服穿一天甚至更久,他們一天中可能換多套衣服,尤其是見客之後,這其實是一種風俗和禮節。

其實不僅紅樓夢,金瓶梅中吳月娘等人也是一天中多次換衣服,這其實是一種自我尊重和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個人身份的象徵,所以秦可卿見不同的大夫換衣服,反應的正是她的知禮懂禮,也與她蓉大奶奶的身份契合。

所以,不管是來幾個大夫看病診脈,也不管是放下帳子甚至是懸絲診脈,以秦可卿在賈母心中“重孫媳中第一個得意之人”的身份,她都會當成女子見客的一件大事去對待,哪怕生病了,也不能亂了禮節和妝容,都會依禮更衣。

換句話說,如果每天來十個八個大夫,可能秦可卿就會換十遍八遍衣服,這是她自重也是重人的表現。賈珍的一番話,也很好理解,他覺得兒媳生病,不比往常,可以不用講究那麼多虛禮,衣服不用頻繁更換。

如果非要說這其中有深意,可能有兩點可以稍加猜測,一個是這時候賈珍與兒媳秦可卿已經有了關係,賈府眾人都還不知情,秦可卿為了掩飾,通過頻繁更衣這樣一個細節,來表達她緊張慌亂的內心。

第二個是每天來四五個大夫看病,這顯然不一般,似乎隱約暗示了秦可卿不一般的身份。一般來說,人生病了,找個太醫來看就是,但秦可卿是每天都有好幾個大夫輪流來看,這儼然是皇家之人看病的派頭。

當然,關於秦可卿的真實身份,一直是個謎,紅學界目前尚無定論,也許永遠都不會有定論,這樣挺好。


少讀紅樓


不小心打了個噴嚏

她對璜大奶奶說,她囑咐繼子賈蓉不許累著她,要什麼吃的用的儘管到自己這兒來取,若是媳婦有個三長兩短,這樣好的模樣性情,打著燈籠也再難尋到第二個了,還拖璜大奶奶薦個好大夫給秦可卿看病。璜大奶奶聽了尤氏這番話,便得知秦可卿在尤氏心目中的地位,告她弟弟秦鐘的狀是指定告不贏的,於是灰溜溜地逃走了。

尤氏保護秦可卿的目的達到後,又趕忙與丈夫賈珍商量怎麼給秦可卿看病。兩人在商量醫藥的同時,賈珍也是關心情切,說日日四五個太醫巡診,病因沒查出,倒還得秦可卿每日脫換四五回衣裳。賈珍嗔怪這孩子也是糊塗,衣裳值什麼,哪怕每天一件新的也無妨,孩子身子重要,尤氏也附和。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涉及一個規矩問題。還記得尤二姐看太醫的時候嗎?太醫請示賈璉,請奶奶將金面略露一露,醫生好觀氣色。也就是說過去女子就醫是不可以露面的,只可以在圍帳內給太醫問診,女子即便在病重給太醫診治也必須穿戴整肅,不可蓬頭垢面地見太醫。

然而病中,這些禮儀往往可以簡化,但秦可卿偏不,她恪守言行舉止的規範,見太醫堅持要脫換衣裳。秦可卿在以此樹立恪守婦道的形象。其實秦可卿在人前一直都是這樣的形象,侍上馭下無一不周到,下人敬她,長輩憐她。且任何人跟她說的每一句話她都放在心上,長此以往憂愁憂思才染上了不治之症。

賈珍所透露的這個脫換衣服的細節實則是展示了她的這一性格特點,也是她染病的原因了。秦可卿雖表實質上是個風月女子,但表面上卻是這樣的恪守女德,這又何嘗不是假作真時真亦假呢?


凡話紅樓

秦可卿是《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之一,可以說是十二釵中最神秘的人,她的死至今都是個謎。

她在書中的筆墨並不多,而且活的時間也不長,存在的意義卻非凡。

賈家的衰落是從秦可卿的死開始,一個從育嬰堂抱出來的女嬰的命運影響著賈家的命運,這讓人細思極恐。而她的真實身份,至今都是個謎,也許未來也無從解開。

自古紅顏多薄命,秦可卿也逃不掉命運的魔爪。在她生病臥床期間,讓人不解的是每日都要換個四五次衣服,這究竟是何原因呢?

1、性格使然

秦可卿是林黛玉和薛寶釵的合體,因為她出身卑微貧困,進了賈府之後和初入賈府的林黛玉一樣的反應,不敢多說多做,時時察顏觀色,心思縝密,總害怕有不妥之處。

在人情世故上又和寶釵相似,處事圓滑,眼觀六路,面面俱到,所以跟賈府的人處的都很好,沒得罪過誰。

還偷偷與公公賈珍有染,長期如此,心身疲憊,累倒也不足為奇,所以後來幾個大夫都查不出什麼病因,算是一種心病吧。

像她這樣的人,自尊心強又好強,再加上在賈府自己的身份,無論何時怎可以讓外人瞧著病怏怏又無精打采邋遢的樣兒,所以一天有四五個大夫來看病,就換上四五件衣裳,在外人面前不失了身份和印象。

2、古代人的習慣,風俗禮節

在秦可卿出殯過程中,王熙鳳鳳姐在鄉村的野店換衣服,還問了賈寶玉和其他人換不換,結果寶玉不換,只得算了。

可想可知,在古代尤其是有錢有權有勢的貴族人家來說,每天換幾套衣裳也是常事,顯示自個家族家大業大。

賈府總有客人上門登訪,穿著不同衣服見不同的客,顯示出他們的禮節。

所以貴族典範賈府中的很受認可和喜歡的秦可卿一天內換了幾件衣裳也就好理解了。

還有隱含深意我們來猜一下:

1、為了掩飾慌張感。

秦可卿生病時候,與賈珍已經有染,賈府上下還不知曉,她為了加以掩飾,見了公公也要穿戴整齊,所以經常換衣服來證明正常,也掩飾了她慌亂的心理。

2、影射身份

正常來說,生病了一個大夫來看就可以了,而秦可卿卻要每天有四五個大夫甚至更多大夫輪流看病,這派頭隱含她尊貴的身份,像極了皇族人士。

這一點倒是和劉心武先生的說法不謀而合。劉先生說秦可卿是廢太子的閨女,不過這點讓人吐槽,不可能。誰敢娶廢太子的閨女?戳當今皇帝的脊樑骨,不要命了嗎?

後來秦可卿死於臘月初二,這一代紅顏香消玉損。

綜上所述,秦可卿生病臥床期間不厭其煩地每日換四五次衣裳嘍。有不同想法,歡迎給有書君留言討論呦!


有書博物館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秦應是大有來頭的,她是被安排進賈府的,也是致使賈府破敗的一根導火索。因為作者在書的最重要的章節,用最華麗的詞藻,描寫了秦的臥室,也算是她的貼身陪嫁,裡面所有的東西絕不是賈府這樣的大家族所應有的,而獨獨擺在了,賈府最高輩分的賈母的孫媳婦的臥房裡。賈蓉的身份和地位本不足以配秦,只是不得不收下秦這顆名流尤物罷了,所以秦嫁給了賈蓉而不是年少有為的

賈珠。

還有一證,作者用最重要的章節,詳細認真的描寫了,秦的葬禮,如果僅僅作為賈府的孫媳,秦是不應該有如此豪華的待遇,並且這是連皇帝都默許的,因為賈蓉還為此捐了個宮官。

還有秦的侍女,應該是自小秦從王府帶出來的,否則一進賈府就會因諱榮國公長孫賈珠,老祖宗的心頭肉寶玉之名,主子就會馬上給她們改名的,而不是把名字帶到棺材都不改,是賈府沒人敢給她們改這個名字。

秦之死,個人覺得,最主要是抱愧而死。愧對賈府,愧對公婆,愧對丈夫,愧對各位知書識禮的兄弟姊妹們,因為與公公賈珍的孽情是秦嫁入賈府的主要目的,跟不出色的賈蓉結婚只是幌子,搞垮賈府才是秦幕後主使的最終目的。

而因秦的聰明和高級教養,嫁入賈府後,秦得到了上下一致的尊重和喜愛,但是和賈珍的事成之後,這種種尊重喜愛從下而上化為了泡影,而秦也作為棄子,完成了政治使命,只有死路一條了。

秦的短命應是紅樓夢中規格最高的紅顏消逝。


沐春風鞏玉華

蟬聞答題。

前些年,因為劉心武在百家講壇講紅樓,秦可卿這個人物突然大熱起來。劉心武把秦可卿作為紅樓夢的一把鑰匙,試圖通過這個角色挖掘出一些隱藏的秘聞。個人覺得,他用力過猛,有言過其實之嫌。

秦可卿作為金陵十二釵之一,出場次數不多,也早早就死掉了,似乎是個無關緊要的人物。但是也正是這個女人,的的確確隱藏著一段有意思的秘聞。

這個秘聞,跟曹雪芹有關。

曹雪芹創作紅樓夢,確實辛苦非常,前後好像刪改了十次之多,這也直接導致流傳下來版本不盡相同。

但是民國之前,流傳於市面上的都是經過高鶚和程偉元增訂與刪減的版本,也就是我們現在能讀到的通用本。但是隨著後來許多珍貴的孤本出現,在其上的脂硯齋批註上發現了這個隱秘。關於秦可卿的秘聞。

脂硯齋透露,其實有專門一個章節是講秦可卿的,部分回目叫做:秦可卿淫喪天香樓!

一石驚起千層浪。

我們也終於得知,原來焦大口中的爬灰,曹雪芹原來是寫過的。當事人便是賈珍與他的兒媳婦秦可卿。

秦可卿在現通行本中是個比較討喜的人物,識大體,舉止端莊,容色絕美。她與賈珍的關係無論是被迫抑或是自願,已經不可考知。但這件事確實發生了,最終的結局也不是現在的病死,而是在天香樓上吊而死。

曹雪芹在刪減重寫後,還是留下了很多蛛絲馬跡。就包括問題中看病的不合邏輯之處。

現在回答這個問題。

據太醫的口中我們得知秦可卿有大崩之症,說白了,其實就是流產後的血崩。血崩一日幾次是很正常的,於是就有了四五次換衣的奇怪舉動。

還有一點關於秦可卿有意思的事,賈寶玉在太虛幻境的第一次房事,就是與一個叫可卿的女人。這裡面是否也有所暗指呢。


如是蟬聞

【秦可卿到底得的是什麼病?】

鑑於秦可卿的獨特性,和她的神秘性,使她成為了書裡書外讓人最為關注的人物之一,議論她的話題從未停歇,當然,她也是賈府最喜歡的人物之一。只是,這樣一個賈府上下交讚的人,卻過早地離開了人世,讓人扼腕長嘆。那麼,秦可卿到底得的是什麼病呢?她生病臥床期間為何每日換四五次衣裳呢?

秦可卿生病後,賈珍為之神醫的張友士曾有診斷,他分析病因是憂慮傷脾,肝木忒旺,經血所以不能按時而至。由此,結合秦可卿月經常長的情況,秦可卿或是月經失調症。月經長期失調,可誘發失血性貧血,導致不孕,皮膚出現色斑等等。當然,沒聽說過月經失調能致命,而且發病一年多就去世了,說不通。

有一個醫生從從秦可卿的消瘦,來證明她患了癌症。他根據秦可卿發病後兩個月的當年九月,王熙鳳去看望時說:“我的奶奶,怎麼幾日不見,就瘦的這麼著了?”說明她已經明顯消瘦。六個月後,王熙鳳再去探病,看見秦氏雖未甚添病,但那臉上身上的肉全瘦幹了。半年時間就瘦得不成人形,可見為進行性的重度的消瘦,這是癌症病人最明顯的症狀,加上她有婦科病,因此認為她患的是卵巢癌。

秦可卿患癌症一說有可信度。但到底是卵巢癌還是子宮內膜癌呢?有人不是說女性月經量異常也代表著子宮內膜異常,長期下去會誘發癌變,從而形成子宮內膜癌嗎?

不過,不管是哪種,年餘死人,還是不合常情。因此,這可能與秦可卿的另一個病——心病——有關了。尤氏曾經說,她可心細,心又重,不拘聽見個什麼話兒,都要度量個三日五夜才罷。這病就是打這個秉性上頭思慮出來的。她思慮什麼?與賈珍有關。

焦大說:“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爬灰被許多人認為是秦可卿和賈珍亂倫。養小叔子,通過焦大之口罵出來,應該也是揭露寧國府之醜,養小叔子的人也有七八成是秦可卿。而焦大一罵,罵出了秦可卿的心病。在那個時代,男權至上,亂倫之醜,往往責怪女人多,責怪男人少,秦可卿的心病又加了一重。而她臥床期間因出汗每日換四五次衣裳,這一方面是她體虛,另一方面是心虛,雙重夾擊,汗流不斷。

秦可卿患了絕症,又擔心家醜外揚,自己羞愧難當,加上癌症日重,最後,她在疾病和憂慮的雙重摺磨下,匆匆去世了。


帝國的臉譜

有人說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秦可卿一天幾遍衣裳是讓賈府人知道,他們待女人如衣裳,一件衣裳剛穿一次即換。女人就這樣被換來換去。對待女人是無禮,夫妻之禮沒,長幼之禮沒,君臣之禮沒,人倫之禮沒,親情之禮沒。三綱五常沒。人與人之間,不同等級之間失序,失禮。

她用這種方式提醒,女人不是衣裳不能換來換去。也是這種換女人如換衣裳,是家庭無禮失序之始。家有幾個女人,各生子保其勢而爭。貴族至宮廷在換女人,換子之間順序時,朝代變換。根源是對擁有富貴與眾女人的所有權導致人性變,貪圖富貴及享受能有許多女人之心。是舊制的病根。

三四個太醫為其看病,她的身份是宮中元春的使女,寶玉遊太虛幻境見的警幻之妹,警幻仙子乃元春化身。時常寫信教導過寶玉,寶玉從小被她撫養情同母子。教字識文。遊太虛幻境是元春想念寶玉讓其進宮。而為了家族興旺,為了寶玉不在女兒中廝混,而讓使女秦可卿與其發生關係。以讓他懂男女之事從中解脫精於學業。

後以一種方式令秦可卿嫁賈府,並作眼線,間接管理賈府,使家門興。又送貴物。但秦可卿面對賈府無禮之人之至不扛辱。病,元春以巧妙的方式讓幾個太醫去。

秦可卿之病是賈府的喪禮非元春能救。她告訴秦可卿治家之術但人喪禮,淫非她能救。秦可卿託夢王熙鳳不日有烈火烹油之事,繁花鼎盛。王熙鳳問她何知,她說日後你就知道了。即她與元春有淵源。她是警幻之妹,即元春宮中使女。情同姐妹。她嫁入東府,其父當宮裡營繕郎。其父與人搞上關係,女兒當了元春使女,又嫁東府。

而元春間接通過秦可卿打理賈家產業,秦可卿不堪賈府之淫,被元春利用。死,而事發。元春成為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之事發而死。為爭家族之位死了人命,秦可卿。這也有是引發賈家被查抄,四五次換衣裳也預示賈府四五代大廈將傾,舊制也在這種喪禮下將傾。死至元春悟,告父母早抽身。


圃香

紅樓夢》裡,秦可卿身為金陵十二釵之一,兼具釵黛之美,鮮豔嫵媚,有似寶釵;風流嫋娜,則如黛玉。她如同一團謎:身世是謎,病因是謎,死亡是謎。其中生病期間,婆婆尤氏和公公賈珍討論秦可卿的病情。

尤氏提到,大夫三四個人一日輪流來看脈,倒弄得一日換四五遍衣裳,坐起來見大夫,其實於病人無益。賈珍說道,何必脫脫換換的,孩子的身子要緊。衣裳憑什麼好的,就是一天穿一套新的,也不值什麼。

這段話乍看沒什麼,仔細琢磨一下,發現隱藏一個很大的玄機。那些大夫怎麼能夠輕易進入寧府大少奶奶的房間呢?我們看看榮國府治病的情形。

第五十一回,晴雯生病。老嬤嬤帶著一個大夫進來,裡面的丫鬟都回避了。有三四個老嬤嬤放下暖閣上的大紅繡幔,晴雯從幔中單伸出手去。大夫看到金鳳花染的紅指甲,趕緊回過頭去。有一個老嬤嬤忙拿了一塊手帕掩了。

後來大夫診斷完離開時,還問剛才是小姐的繡房。老嬤嬤道:“那屋子是我們小哥兒的,那人是他屋裡的丫頭。若是小姐病了,你那麼容易就進去了?”

那時豪門大戶非常講究“男女授受不親”。第三十三回,賈政痛笞寶玉,王夫人聽見消息,急忙趕過來,結果“慌的眾門客和小廝等避之不及。”第四十八回,薛蟠要跟著夥計販賣貨物,薛姨媽命人置辦酒席款待夥計,原文“自己在後廊下,隔著窗子,向裡千言萬語囑託張德輝照管薛蟠。”

對比寧府,秦可卿生病後,三四個大夫徑自登堂入室,過來看脈。秦可卿是賈母重孫媳中第一個得意之人。她顯然知道這樣不妥,有辱自己的身份。但尤氏、賈珍絲毫沒有覺察任何不妥。在這種情況下,秦可卿能夠保持自己尊嚴的做法就是“換衣裳,坐起來見大夫。”

他們不但沒有體會秦可卿的用心良苦,反而抱怨“一日換四五遍衣裳。”這暗示寧府一向不懂禮節分寸,並且滲入骨子,“除了門口兩個石獅子,怕貓兒狗兒都不乾淨。”


正經說閒話

這個迷其實到現在還是沒有很好的解釋,劉大俠的秦學看似有一點道理,譬如:張又士似乎真是暗示宮中有事。但那個網友說的一句話就推翻了:要是秦可卿真是公主,那賈珍可真的犯的是滿門抄斬的罪。而本身收留廢太子的女兒,本身就是犯滿門抄斬的罪。本人也於前年發現了《紅樓夢》金鑰匙:把賈家宗親名連起來,扣除早死的,你會發現:家亡血史,真憐玉環,原因嘆息。這個家我認為是國家。這又和土默熱教授的觀點不謀而合。其次:在梅花觀喝茶一節你讀懂了,那基本《紅樓夢》的大半部分就懂了。梅花觀飲茶通過茶具逗漏了該書九曲十環,百二十節。也就是說脂批不能全信。周汝昌,劉新武、葵酉本等從回數上就已經錯了。如果你搜索《紅樓夢》百二十,文中不止一次暗示《紅樓夢》是一百二十回。如那道士說百二十貼狗皮膏藥。賈璉置辦錦繡,從鞋桶中抽出賬單,只完成八十匹,還欠四十匹,這就非常驚人,《紅樓夢》居然連寫書進度也暗含其中了。這個信息也說明《紅樓夢》作者壓根就沒想把書寫完,正如維納斯的斷臂,腫麼接也是不好看。就由讀者自己想個結尾吧。一萬個讀者就有一萬個尾巴。正如寫黛玉的美一樣,每個讀者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林黛玉。既然九曲十環,(那九曲見我新浪博客)那整個《紅樓夢》應該是九大戲曲改寫而成。戲曲中才頻繁更衣。所以這個更衣是戲曲中未剃乾淨的東西。唯獨有偶去年就報道了一女子患多汗症。這種怪病還真與心性有關。

提示下:梅花觀這回暗示薛寶釵窮愁而死,(與金簪雪裡埋照應)終身未能破瓜。林黛玉早夭。賈寶玉出家寫《紅樓夢》。大家回去細細讀下梅花觀這節的茶文化。再來談《紅樓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