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帶你一窺1870年前後的中國


明孝陵神道石人,江蘇南京,1872年,50×40.5釐米。坐落在古都南京鐘山南麓的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帝王陵之一。長達1800米的神道上有四對身著盔甲或蟒袍的文臣武將,他們體型巨大,是明代石刻的藝術珍品,拍攝時石人保存還相對完好。

天后宮,浙江寧波,1870-1871年,50×40.5釐米。天后,民間俗稱媽祖,是中國沿海百姓崇拜的海神。寧波天后宮,又名慶安會館,始建於宋代,清代重修。它既是祭祀天后媽祖的殿堂,又是行業聚會的場所,佔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系我國八大天后宮和七大會館之一。

天主教堂遺蹟,江西九江,1872年,40×41釐米。江西九江上通重慶,下達上海,是一個名副其實通江達海的內陸港口城市。九江港在鴉片戰爭後被清政府列為通商口岸,從此贛北門戶洞開。照片中的拍攝地距離九江十英里,據說是當時中國最大的一個天主教堂。


鼓山湧泉寺,福建福州,1870-1871年,41×40.5釐米。福州市鼓山湧泉寺為“閩剎之冠”,寺建在海拔455米的鼓山山腰,創建於唐代。湧泉寺當時也是很多當地外國人夏天避暑的場所。

金山寺,福建福州,1870-1871年,52×40.5釐米。金山寺位於福州西郊洪塘村附近烏龍江上。建於宋代,是福州唯一的水中寺。金山寺原是江心的小石阜,因為它的形狀像石印浮於水面,有如江南鎮江之金山,故曰“小金山”。主要建築物有觀音閣、大悲樓、金山塔等。

外國人居住區,福建福州,1870年,102×85釐米。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簽訂後,福州是第一批被迫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也是中國的主要茶葉市場之一,大批外國淘金者蜂擁而至,一座座小洋樓拔地而起。

殖民地風格建築,福建福州,1870-1871年,48×40.5釐米。湯姆遜到達福州時,這裡的外國社區已經成熟。可以看出這座西洋風格的建築周圍綠樹成蔭,風景如畫。照片中幾個外國人似乎很享受這裡的風景。

教堂,福建福州,1870-1871年,49×40.5釐米。從19世紀中期開始,大批傳教士就來到了福州。除了用中文和地方話傳教外,一些醫學傳教士也投入了反對鴉片的活動,希望藉此得到地方官員對傳教的支持。大部分傳教士建立了自己的教堂。

圖片拍攝者皆為約翰·湯姆遜。摘自《晚清碎影:約翰·湯姆遜眼中的中國》 ,中國攝影出版社, 2009年06月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