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等到高考成績公佈後,再考慮填報志願呢?

為什麼要等到高考成績公佈後,再考慮填報志願呢?

眾所周知,高考作為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然而在面對這重要的事情時,絕大多數的家長和考生反而是一種很隨意的心態去對待。為什麼都是等到火燒眉毛的時候才行動,或是遲遲不肯行動,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咱們先來看一個發生在現實中的真實故事,甚至說是每個人都經歷過的事。相信大家都吃過快餐,快餐在日常生活中算是非常常見的飲食。有一次和朋友談事情,快到午餐的時間了,就約起來去吃午餐,在到達快餐廳以後,發現等候的人特別多,一直排到了快餐廳的門口,然後就和朋友一起排隊。在排隊的過程中,一邊看快餐廳的菜單,一邊就和朋友在商量著午餐吃什麼。

為什麼要等到高考成績公佈後,再考慮填報志願呢?

在此期間,發現了一件發生由來已久的事情,只不過人們看到了並沒有提出來而已。那就是在排隊的過程中,有些人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先看快餐廳的菜單,瞭解一下今日的菜單或是有沒有新的菜品,把自己想要的午餐早早的就選好了,等到排到自己時,直接告訴工作人員就可以。而剩下的一部分人則是在拿著手機,刷著微博,看著段子,並沒有去看餐單。等排到自己的時候,這才放下手機,認真的去看一下菜單,有什麼自己想吃的菜品,這期間就會空留部分時間出來,等到想好自己要吃什麼時,再讓工作人員把飯菜打理好。

為什麼要等到高考成績公佈後,再考慮填報志願呢?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這種場景是不是不就是自己身邊的事情嗎?有什麼可以拿的出來的值得推敲的。想問一下大家,為什麼同樣的一件事情,同樣的結果,過程卻是不一樣的。大家可以動用一下自己聰明的大腦,利用名偵探柯南科學的推理思路,試著來解釋一下,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趕快開動腦筋!

大家推理出來了嗎?好,看完這個小故事,大家可以在返回去看一下一開始提出的問題。這是不是有相同的地方呢。同樣的事情、同樣的結果,過程中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不同。面對的問題都是一樣的(如何填報高考志願),最終的結果也都是一樣的(那就是上大學),在如何選擇大學和專業時,準備的時間卻是相差十萬八千里。

為什麼要等到高考成績公佈後,再考慮填報志願呢?

有些家長和考生足夠的重視,可以拿出1年甚至是3年的時間做準備,而大多數的家長和考生卻用3到5天的時間,甚至是3到5分鐘的時間就決定了自己的高考志願。在這件重要的事情上並沒有重視起來,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不久之前看了一片文章,大意是當把一天的計劃列在表格上時,第二天再拿出來反思時,只要是計劃沒有做到的事情,那就是這件事情並沒有重要到你要做的程度,也就是說,重要的程度沒有打動你,使得你遲遲不肯行動。

為什麼要等到高考成績公佈後,再考慮填報志願呢?

高考是人生中第一次重大的選擇,可以說是成年禮後的第一個重大選擇,但並沒有引起家長和考生的重視。大家一定要重視起來,這將對你的人生有著巨大的影響,當你想明白時,後悔晚矣。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重視起來,重視起來,重視起來。祝願大家可以填報出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為什麼要等到高考成績公佈後,再考慮填報志願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